APP下载

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及需求调查—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2023-08-20韩梦莹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4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医疗卫生慢性病

韩梦莹

(苏州大学,苏州215000)

0 引言

日益慢性病化的疾病谱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达685/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8.5%[1]。我国自2001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至2022年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从7.1%攀升至14.9%[2]。据世界银行预计,到 2030 年,人口迅速老龄化可能使中国慢性病负担增加 40%[3],完善落实慢性病防治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文献研究和对相关政策文件整理,选取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达到国家级的苏州市吴中区作为案例,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作为慢性病高危群体的老年人对当地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及其他服务需求,为完善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满意度需求

在苏州市吴中区范围内,以老年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线下发放和线上收集,共收集到12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6份。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素养

106位被调查者中,低龄老年人(60~69岁)占51.89%,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占58.49%,可见常见慢性病并不局限于高龄老年人,已成为威胁老年群体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4]。受所处年代的影响,被调查者中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人数较少(11.32%),但问卷数据显示,所调查老年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素养良好,可能是得益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好、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等多重因素。被调查者中,医疗保险实现了基本覆盖,但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在苏州的老年人是外来人口,在医疗保险异地使用上存在一定程序障碍(见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06位被调查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素养总体良好。在健康档案管理方式上,半数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传统的纸质留存,有16位受访者是子女保存等其他保存方式。在慢性病防治方面,48.1%的受访者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有超半数的被调查者对慢性病预防重视不够,在访谈中他们解释“老年人出现轻微不适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就医”,存在“不想给子女带来过多负担,能忍则忍”的顾虑以及未能及时获取信息的客观因素(见表2)。

表2 慢性病自我管理素养

1.2 慢性病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及需求情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慢性病防治中的“守门人”角色。《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要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免费提供健康体检。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制定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的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

问卷数据显示,72.64%的被调查者享受过社区常见慢性病筛查服务;39.62%的被调查者享受过慢性病随访、登记与信息更新,其中随访方式为门诊随访的有34人,占80.95%,享受过电话随访的被调查者较少,入户随访能力不足;享受过体育锻炼指导和中医预防保健教育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分别占2.83%、4.72%。

图1 被调查者享受慢性病服务情况Fig.1 Respondents’access to chronic disease services

对于治疗期长、预防保健效果好的慢性病患者,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康复治疗、健康管理等延续性治疗也很必要。然而各级医疗机构间不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患者淡薄的分级诊疗意识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量大、人员不足、难以落实相关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因慢性病入院治疗过的48名被调查者中,转诊享受过延续性治疗的仅占25%。

表3结果显示,49.06%的被调查者慢性病年度支出低于2000元,支出费用在2000~4900元的占34.91%,超过10 000元的仅占4.72%。访谈中,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仅需按时用药,而所需药品大部分可以享受医疗保险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慢性病治疗费用支付比例调查中,19.81%的被调查者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在20%以下,44.34%的被调查者集中在20%~49%的支付比例区间,有6.6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慢性病方面的支出,未享受相关报销。从线下问卷发放与访谈的观察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对慢性病治疗支出费用比较关注,而对各类检查、治疗费用的医保支付比例则明显印象不深。

表3 被调查者享受慢性病医疗保障政策情况

门诊慢性病政策对有针对性地减轻慢性病患者就医用药负担、保障其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规范地区间慢性病种认定范围不同、待遇标准不同、申请程序不同等现象,解决地方门诊慢性病政策碎片化、无序化的难题,苏州市自2023年1月1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规范全市门诊慢性病的认定标准、待遇标准、保障范围和管理方式,有效解决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公平性问题。但被调查者对门诊慢性病政策知晓度并不高,66.9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该项政策,其中包括听说过但并不了解申请条件、待遇水平等具体政策内容,也包括完全不知晓该项政策。申请并享受过该项政策的被调查者占16.98%,多数是在就医时得知该政策。也有2.83%的被调查者虽然符合申请条件,但因异地缴纳医保或申请手续上存在个人不便等原因没有申请享受门诊慢性病政策。

表4中的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出被调查者对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慢性病防治政策落实情况。有63.21%的被调查者非常满意,21.70%的被调查者基本满意,12.26%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89%的被调查者有点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占0.94%,说明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政策落实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所有被调查者中,有104人认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相关服务应在工作人员数量、工作专业性、工作态度上应加以改进。

表4 调查者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

表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体育锻炼指导、中医药保健指导等慢性病非药物治疗的强烈需求。但对移动设备智能检测、远程诊疗、在线随访等形式的“互联网+”慢性病防治医疗模式的需求较低。有被调查者表示,虽然线上就医问诊更为便捷和安全,但他们还是更倾向于面对面的传统诊断方式。被调查者对提供一对一体检、健康状况评估与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健康管理机构的态度更是冷淡,认为是“高消费”“不安全”的选择。

表5 被调查者对慢性病防治服务的需求

2 结果

2.1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不足

基层医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否真正落实有关政策、有效发挥其慢性病防治“守门人”功能。而参与本次调查的106位被调查者中,71人认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最先改进的是增加工作人员数量。人员不足直接导致了慢性病防治政策落实停留在筛查登记的基础水平;随访方式局限于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和入户随访人员明显不足;慢性病非药物治疗、全科医师+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等服务更是难以稳定提供。随着慢性病防治需求的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不足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缓解,基层慢性病服务的质量将会大受影响,居民对政策的满意度和社区就诊意愿也会随之降低。

2.2 慢性病非药物治疗服务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必要提供慢性病非药物治疗服务的占92.45%,但享受过相关服务的人数却很少,尤其是体育锻炼指导和中医预防保健教育。

体育锻炼不足是发生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而缺乏科学指导的盲目性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改善慢性病同样弊大于利。《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全民健身行动列为十五项重大行动之一,苏州市政府也在《苏州市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中提出“促进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科学体育锻炼相关政策规划的重要性。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中,健身专家占比极少,医务人员的专业限制导致其只能提供有限的科学健身指导。

中医“治未病”是我国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理念的精髓,与慢性病防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但完整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中医药干预等一系列动态调整过程,现有的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构成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2.3 居民对慢性病防治认识不足

虽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明确提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但本次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居民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健康管理意识明显不足。被调查者中,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极少主动关注社区相关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服务信息,患有轻症慢性病的老年人也存在一定的主观轻视,这与文化背景、资源获取障碍等客观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文化水平显著提高的青年一代对慢性病防治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慢性病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据调查,吴中区相关医疗机构线上公众号的健康教育主题推文阅读、收藏数据不佳,线下定期开展的慢性病讲座和候诊大厅轮播的慢性病宣传信息,也很少有参与者过多地关注。居民主动健康意识的薄弱大大地增加了慢性病有效防治的难度。

3 建议

3.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促进人员上下流动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调整员工薪酬。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慢性病患者按人头打包付费的支付政策,提高工作人员的基础薪资待遇,缓解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待遇低的矛盾,减少基层工作人员的流失率。同时加强绩效考核与管理,将基层工作人员的绩效薪酬与一定区域内居民的慢性病防治服务提供水平和慢性病干预效果挂钩,通过阶段性考核,激励基层卫生人员提高服务质量[5]。要扩展基层医疗队伍上下流动通道,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扩展基层工作人员晋升通道,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晋升机制对接,吸引更多医务工作者从基层做起。建立上级医院医务人员定期下沉基层岗位的考核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的基层就诊意愿[6]。

3.2 提高慢性病非药物治疗的服务水平,协调多方合作

以体育锻炼指导、中医保健指导为代表的非药物治疗服务对慢性病的干预效果好,民众对其需求日益增加。《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也已明确强调体育锻炼促进和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将其与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有机结合还需要多方主体继续增强协调能力,合作探索。

提高基层慢性病防治的体育锻炼指导服务水平,需要体育和医疗跨部门协调合作。社区组建跨学科的体医复合团队,上级医院开设运动处方门诊,体医综合诊断、上下联合诊疗,共同促进全民健康。要加强体育健康服务管理规范,积极引导体医融合市场化运营,鼓励公共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体医融合的市场环境。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社区与中医医院的合作交流。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原有的传统全科诊疗基础上引进中医专业人才,增设治未病科、中医阁等特色科室,鼓励中医专家骨干定期开展基层门诊,提升中医卫生服务在基层保健防治服务中的能力。

3.3 明确各级机构的功能定位,探索应用新型模式

我国慢性病防治政策涉及多层级、多类型主体,应从多角度进行规划,不仅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落实,充分发挥“守门人”职能,还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合作,居民自觉主动,各类健康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实际经验表明,各级医疗机构人员流通、信息共享、转诊机制仍然存在较大阻碍;公共卫生机构与健康管理机构自我定位不明确,对慢性病防治工作参与度低,难以获得民众认可;民众“主动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对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医疗模式接受度不高。

针对健康管理机构市场定位不明晰、民众不信任的问题,需要政策设计与主体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健康管理机构定位与功能,明确各级机构监督监管职责,营造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进一步畅通多元主体合作通道,有效协调医疗机构与健康管理机构间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健康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7]。继续探索应用“互联网+”的新型慢性病服务模式,加强相关的宣传与培训力度,转变老年人固有的传统思想,帮助其克服使用智能设备的障碍,完善“互联网+”慢性病防治医疗模式的监督评估机制,规范化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医疗卫生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癌症只是慢性病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