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2023-08-20戴团结

高考·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戴团结

摘 要:应试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风格统一、解题方法统一,这不仅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会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了当今教学的导向,而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与之达成适应。基于此,文章以高中数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性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而后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借助案例的方式提出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和推动下实现高中数学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方法创新

核心素养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制订相应的计划,才能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实际上却是:教师深受应试理念的影响,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只会组织学生开展以“提升数学成绩”为主的活动,最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研究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性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的特性

高中生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持久性三大特点。知识学习的关键就是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展现出来,而表现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就是数学问题的解决。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思考与判断就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特征。阶段性指的是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可以突破一个个难点问题,登上顶峰[1]。持久性就是经过长期的学习,知识会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当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调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1.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正确数学观的建立是知识学习与课堂互动、学生自主思考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解数学概念、公式的基础上,树立起自己的数学观[2]。因此,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各知识点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促进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

2.提升高中生本身的综合素质

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是核心素养教学的核心。而落实到数学课堂中,要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明确三维目标,并结合教学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在一系列数学活动的推动下完成教学目标,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3]。

(三)促进数学实践的有序开展

加强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样对数学实践的开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新高考背景下,数学研究者加强了分析与研究,证实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的意义[4]。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还能让他们将理论知识践行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而且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学生更加注重课程的优化与设计,更关注学生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再盯紧学生的分数。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进度快

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当下的数学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主。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复习时间,会在两年内完成三年的课程,但由于学习时间有限,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程,最终导致学生在快速的知识学习中,没有夯实好基础,特别是对学困生来讲,他们的成绩会逐渐落后。还有部分教师认为“题海战术”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但因课程进度快,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后续安排大量的习题训练也不能弥补,甚至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模式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知识多且很抽象,加之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开展,让数学课堂更枯燥、乏味。所以,无论是课堂学习抑或是课下训练,学生都会面对大量的课业压力,这就加剧了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在课堂讲学中,教师局限于向学生灌输知识上,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即便是有互动也只是简单地提问,并没有引起学生思维的波动。正因如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死记硬背,套用公式解答问题,最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难以达成新课改要求的构建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5]。

(三)学生缺少积极性,影响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

对高中生来讲,高中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不仅身心健康在发展,而且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这就给高中生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学生自然无法对数学提起兴趣,如若教师还在关注知识教学,忽视趣味元素的融入,学生的反感情绪会更重,这会阻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另外,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安排一系列的机械化训练,只看结果是否正确,忽视学生的整个思考过程,这种繁重的压力让学生感到身心俱疲,不仅没有起到提升数学成绩的作用,相反会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所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以往的数学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分析当下的数学课堂现状,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构建生活数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指向生活,数学也是如此。抽象能力、建模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以生活做载体。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只会向学生展示公式和概念,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能力的关联,而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去,则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把握住数学概念与生活的连接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6]。

例如:在《不等式性质》一课的探究中,如若教师一板一眼地在黑板上列出步骤,学生记住的仅仅是这个知识点,不会产生思维的波动。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入“分数不等式”的生活例子,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的秘密。例题如下:刚结束了数学考试,一些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的分数,更想知道自己班上其他人的成绩,假设该名同学考了分,打听到明明比他高为分,又打听到芳芳是分,要低于自己,那么明明和芳芳的数学成绩相比如何呢?学生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给出答案:因为>,>,所以>。于是,教师抓住这一机会,继续根据生活例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如若将、、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你可以得到什么关系?该名同学的数学分数为,明明的数学分数为,而他们物理分数一样,你可以得到不等式的一个什么性质?根据问题2的结论,你可以推导出哪些数学命题?上述三个命题环环相扣,而且呈梯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分析和对比中得出结论,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方法是助力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但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必须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教给他们合适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学生习惯课前预习,在课堂有针对性地听讲;有的学生习惯听完教师讲解后,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开展中,教师要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度、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函数概念及其表示”的学习中,先为学生介绍集合的知识,随后要求学生学习与之有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难以真正理解,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这不仅可以保障课堂学习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对本节知识(函数、记法、定义域、三要素)有系统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推动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开展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分析教学要素,开展单元备课

分析教学要素是促进单元教学有序开展的保障,为后续目标制订、单元流程的开展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包含六个方面:第一,学科分析。从本学科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的定位,与前后单元知识间的关联。第二,课标分析。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订单元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各课时学习中来。第三,教材分析。教师要立足教材本身,把握单元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而后采取合理的方法将其串联起来。第四,分析学情。在单元教学开展之前,教师要提前整合学生当下的水平、生活经验,通过统筹分析推动单元教学的有序开展。第五,把握重点。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需要教师提前设定好。重点是教学的核心,只有通过有效设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第六,分析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本身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

2.设定单元目标,指明方向

目标是单元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也是一节数学课设计的核心。需要指出的是:单元目标并非各课时目标的叠加,需要教师立足整体视角分析各要素。例如:《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单元目标设定如下:根据函数图像的特征,分析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大(小)值,进而用数学符号精准刻画函数的性质;从几个特殊函数出发,归纳其共同的特征,再概括形成函数的一般性质;能够运用集合的一一对应说表示函数,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函数内容与方法,为后续数列、导数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依据;感悟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注重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合作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集体精神、合作意识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保障。在当下的教学中,学生习惯独来独往,自己思考,即便不会也不请教同伴,这不仅加大了他们自身的学习压力,还会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高中数学知识点难度大,一些问题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只有有序地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打开学生局限的思维[7]。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在各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性格、数学能力划分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讨论话题:“小李参加工作后,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在建設银行存款,从元月份开始,每月第一天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一年利率为1.71%”计息,试问年终结算的时候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通过鼓励学生分析与讨论,建立起等差数列的解题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等差数列与银行存款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做好总结,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且复杂,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做好总结与归纳,才能真正地领悟。在学习后,学生要从学习过程、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出反思,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经历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高中生的理解力得到了提升,在完成知识学习后,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做好对知识的总结,才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从中获得新的灵感[8]。另外,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锻炼自身的探究、概括能力,经过长期锻炼,学生的反思与总结能力势必会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集合》一课学习后,学生对于课后习题训练表现得游刃有余,但涉及其他的问题则不知道如何下手。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做出总结,以小组的方式讨论“子集、补集、全集”的边界,这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虽然教育部一直倡导减负,但适量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在作业布置中,教师必须坚持“开放性、多样化”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作业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而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很大,而且学生认知、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得很吃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灵活应对各类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开展中,教师要明确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采取一切手段开展数学教学,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以直线与圆锥曲线教学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20(6):19-20.

[2]向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求知导刊,2019(18):37-38.

[3]王健.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促进核心素养落实: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6):3-4.

[4]刘海英,李玉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思考[J].华夏教师,2018(18):65.

[5]谭斯霞.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J].中外交流,2021(6):315.

[6]张立刚,段晓晓.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6):47.

[7]蔡晓庆.多视角培育,静待核心素养花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4.

[8]贾洪涛.优化高中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课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4.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