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3-08-20刘阔叶钟娈娈

广州化工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思政实验

刘阔叶,钟娈娈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湖南 娄底 417000)

生物化学是一种具有理论和实验双重性质的生命科学基础学科。近几年,随着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完善,已成为当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中引入生物化学实验课,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抽象复杂,实验室设备和教学设备精度高,实验教学内容滞后,由于缺乏对实验原则的清晰论证,限制了实验教学的有效与发展。大部分的生物化学实验课与理论课程都被合并了。实验结果只占总成绩的20%,这也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被忽视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很多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使实验教学更好地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利用网上教学平台,生物化学实验展示了大量的网络资源,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教育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和空间,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1]。

2 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以德育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最基本的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技术方法有更全面的认识,并能加深对生物化学知识的认识与吸收。除了为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提供基础的培训外,本课程也将培养学生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客观地跟踪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与数据,并进行科学的对比与分析,最终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批判的科学思考.因为生物化学实验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修的,并且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在培养生活型学生的过程中,它有着无可取代的教育优势。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也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生物化学教学还停留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层面,很难将其融入到学校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学生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成熟期,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

3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策略

3.1 构建生物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校纷纷在网上开设了自己的网站。网上学习平台比较完善,包括课程介绍、课程设计、课程规则、教师资料、教学通讯、问卷调查、课堂笔记、课堂信件等,该平台将促进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教学平台间的交互作用,保证了对学生的及时、高效的服务。现在,智能设备在学生中间很受欢迎,智能手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教育软件。在生物化学课上,老师把课本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可以在手机上使用该软件浏览有关的信息。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移动终端可以实现课堂签到、随堂答题等多种功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3.2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凝练与设定

学校的各项职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表现出了一些特点和规律。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学生对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特性的认识尚处在初级水平。教师应将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质量、定量分析、酶活性检测等内容融入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有关的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加强实践能力,加深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任务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文化素养[4]。

3.3 授课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与德育观念和德育能力密切相关。过去,尽管在一些实验中,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将目前的热门话题和实验内容融入到课堂中,但是学生的教学思想是模糊的,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课程思政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使得课程思政的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手段也更为具体。因此,将思政教育的学习扩展到相关的课堂中,将评价的成果导入到评价系统中,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国家课程思政的大形势,认识课程思政对教育立德树人根本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发挥个人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使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紧密融合的思政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不断增强。

3.4 结合教学大纲修订,构建融入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新课程改革中的思政要素,对新课程进行了修改,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并将其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知识主线的设计到硬件设施的建设,形成一套实用的教学内容体系。生物化学内容涵盖了从糖类、蛋白质、脂肪、酶等重要的生物化学实验,把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创新精神、实验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传教意识等理念融入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实验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5]。

3.5 结合课程知识特点,融入思政教学元素

3.5.1 厚植爱国情怀、灌输科学精神

国家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来自于科学家们的爱国热情、坚持不懈、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蛋白质定性定量分析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老师可以把蛋白质质量理论引进到课堂教学中,为我们国家的生物化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吴贤教授救国、兴旺、发财为榜样,引导同学们加深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科学的奉献。

3.5.2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不同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其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长、仪器设备昂贵。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实验活动,教师要完善实验操作程序,运用多种实验手段进行试验,要对比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并对最佳试验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实验中,设计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从选择、处理、试剂、设备、操作、总结、报告等环节,通过学生的共同努力,将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运用于实际操作和综合训练中,以夯实的职业素质为基石,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3.5.3 构筑实验安全意识、培养高尚道德修养

实验室安全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实验内容的优化上,既要考虑到安全、环境保护,又要做到一丝不苟,让学生在做实验时,要做到万无一失。实验室废物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例如,不容许意外处置会污染环境及损害废物净剂的废物及注射器。微生物和真菌等生物废物必须在高温下消毒,然后再进行清洁。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造力的同时,加强安全与环保的教育,培养关心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首先,同学们将仪器分批到实验室进行。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安全培训,内容有实验室安全规则,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应用,常规实验室仪器安全处理规则,实验室环境的检查和处理等。教室里的垃圾处理工作,由同学和老师一起完成,并在老师的监督下,让同学们了解垃圾的分类与处置。实验室废物的类别包括酸性废物、碱性废物、一般废物、塑胶废物、纸制品、玻璃制品、家居废物等。向同学们介绍废弃物回收所需的大量处理费用和能耗,特别是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对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否存在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门课,学生们基本养成了垃圾分类、收集垃圾的习惯和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

3.6 课前预习保障了实验课教学效果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需要预习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在进入生物化学实验室之前,学生必须先参加安全课程,以提高对实验安全性的了解。在之前的课程中,很难引起学生对枯燥的理论讨论的注意,其结果可想而知。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应加入训练资料、录影带及其他元素,例如实验室规则、火警及意外情况等,通过向学生提供教学任务和实验室准入规则,确保教学质量。人才的具备是影响测试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老师必须对大量的学生进行示教,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操作精度。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利用生物化学实验网络平台,老师在每次实验课之前,可以将实验技术原理、实验操作等上传并发布作业,同时上传相关链接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采用Forino方法,将三聚氰胺奶粉引入教学平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他们测量蛋白质的能力。在教学前的准备阶段,老师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制作一段简短、易于学习和掌握的微型教学录像。比如,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有几项基本的工作要做:清洁玻璃器皿,使用分级滴管,使用分光光度计。因为微课的内容是对一个特定的知识或问题进行的,所以它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5 min,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主动的反复观看,深受学生的喜爱。

3.7 课后信息反馈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教学的质量。利用可开发生物化学实验网络平台,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间,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适时的调整,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课堂完成后,教师的反馈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往的纸质问卷不但发放时间长、工作量大,而且回收率也很低,无法充分反映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问卷调查,不仅可以减少能耗,而且还可以回收、统计问卷。

3.7.1 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的课程表现和老师的评价有一种间接的联系。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不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还需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

3.7.2 与时俱进、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动态、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特定的课程中。在专业实验的大背景下,要坚持从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中挖掘思政元素。

3.7.3 综合思想政治经验

知识与体验是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其所涉及的内容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而非滥用性。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的传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7.4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当前,将教学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要素的课程中,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思想政治因素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使其内容和生活具体化,使其与主题课的知识系统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3.7.5 课程协同育人效果的发挥

不同学科的知识系统、核心观念各不相同,针对学科的特殊性,结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性问题,可以根据自身特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职能和特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支持作用。各课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整体课程和协同教学的目的。

4 结 语

总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推动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课程思政课和生物化学实验课融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防止“重知识、轻道德、教育成果反向输出”的重要措施。在制定课程时,要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尤其要重视课程的特殊性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以达到指导学生整体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思政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做个怪怪长实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