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妙渗透
2023-08-20何智荣
何智荣
(广东省湛江市第四小学,广东 湛江 524000)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促使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语文教学体制日益形成。它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多种科学举措,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探究课文主旨,确保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等获得明显提升,为其日后学习更加深奥的文化知识奠定牢固基础。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熟练应用语文技能的指导者,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举措,渗透核心素养内容,以便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推动其朝着更为优秀的方向努力。
一、渗透核心素养理念的意义
(一)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阅历有限、认知有限等,在面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时,会难以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难以体会作者的心理活动的走向。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则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摆正态度,切实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最终获得个人文化修养的明显提升,为其日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强大助力。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核心素养理念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掌握语文技能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渗透方案,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反馈,做出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以便能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调动他们身上所有的感官,促使其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强化其责任心,为其获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必要助力。
(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整体思维,还代表着学生的细节思维。若是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那么他们就能及时辨别是非,这会降低不良思潮对于他们的影响,便于他们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开始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落实审美教育内容的实践路径,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一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渗透核心素养理念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学生将通过学习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情感美等,切实感受“美”的含义与精髓,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成为一个创造美、有着高尚品位的人。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相对陈旧
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家长施压过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教育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他们只知道一味地传授知识,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动态等。部分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缺乏对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的了解,在具体教学中,依然采取低年级语文教学方式。由于教师未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于语文教材学习的多元化要求,致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部分学生甚至已经有了厌学的苗头。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任何文化知识的基础,若是他们长时间保持厌学情绪,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这对于其拥有牢固的语文基础是非常不利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因而,必须进行科学的改革与调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既要重视小学生日常的表现与考试成绩,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鉴赏能力的强化,以便能给予学生较为全面、较为详细的评价,促使其找到改进自身不足的实施路径,为其获得夯实的语文基础,掌握更多语文技能提供强大助力与支持。
(二)语文教学流于形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了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他们开始积极探索落实素质教育内容的新路径,比如引入合作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然而相关数据显示,这些新的教学模式过于流于形式,即一味注重创新,而忽视了语文教育活动开展的本质与内涵。譬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存在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具备形式多样、传播快捷等优势,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但是,并非所有文章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语文学习倾向于快餐式,既不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文学意蕴,又不能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此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具备强烈的改革特点,但应注意到,任何教育方式的实际应用都应建立在语文教师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上。目前,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其教学经验相对缺乏、控制课堂能力相对较弱,故而,未能充分发挥新型教育方式作用,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巧妙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欣赏文章
为了提高育人效果,语文教材引入了许多名篇佳作。他们或是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童年趣事;或是用严谨的语言,阐述了众人寻求真理的艰辛;或是用激昂的词语,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用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亲情的温馨、友情的美好。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分析文章的结构与思想情感,确保学生学会品读文章,最终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这篇课文要求学生通过朗读、画关键词等方式,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之处,并学会通过关键句描写事物的方式。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教师在学生朗读完毕以后,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资料,以便学生将课本上的文字与所观看的图画进行对比,从而切实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然后组织学生通过“找关键词”的方式,分别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海岛、海滩、海底和海面比较美的词语,并进行反复诵读,以此来强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以“海水”为例,文中曾用“五光十色”与“瑰丽无比”两个词语概括海水的美。教师可以通过换词语的方式,譬如将“五光十色”换成“颜色很多”,将“瑰丽无比”换成“颜色好看”,然后请学生再重新朗读文章,体会一下哪个词语较好。学生经过细细分辨,就会意识到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这对于其鉴赏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结构美。这篇课文借助于“总分总”的方式,揭示了西沙群岛的特征,饱含结构之美。在学习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总分总”的结构,描写自己较为喜欢的事物或是风景,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美的感受,为其审美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助力。
(二)借助于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
以往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而很少启发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受此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想的是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不是深入研究课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品质的提升,不利于其养成从各个角度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便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其学好语文学科,乃至是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时,这篇课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探究等途径,对“幸福”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理解智慧的女儿所说的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小学生碍于阅历较少,通过阅读,只能模糊地理解“幸福”的含义,而不能进行科学地归纳与总结,这势必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学生围绕课文的具体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比如“幸福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故而,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多半千差万别。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以后,再继续提问:“今天这篇课文也是讲述‘幸福’的,现在请大家阅读一下文章,看看你们口中的‘幸福’与文中主人公的‘幸福’是否相同?并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会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开展分段教学。期间,依然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譬如,在讲第一部分内容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第一部分起因是什么呢?”“他们挖井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他们要挖井呢?”
在讲第二部分时,可以提出这些问题:“‘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最后是否明白了呢?”“‘三个青年快活地看着这一切’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请用直线画出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并结合前面的课文思考一下,他们是怎么弄清楚‘幸福’的?期间都各自做了什么呢?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讲第三部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三个青年聊天的时候,谁出现了呢?她说了什么话?”“智慧的女儿所说的话中出现了‘义务’一词,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呢?”
通过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将逐渐掌握《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期间,他们思维的深度、灵活性都会有所提升,这对于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就为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助力,便于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获得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朝着更为优秀的方向迈进。
(三)优化写作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写作素养
写作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写作教学理念落后等,是致使学生写作素养较差的重要原因。碍于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推进,部分教师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尚能落实素质教育内容。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过于关注等原因,教师开始引入应试教育理念,尤其是写作教学时。众所周知,写作是一种输出活动,而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输入,故而,面对写作活动,会出现无法下笔的情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模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做出适当调整,竭力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以多元化的写作方式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以便他们能形成良好写作习惯。
首先,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紧紧围绕阅读活动,开展相应的写作教学活动。期间,应利用各种举措,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写作元素,以便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增进其写作理解。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利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时发生的趣事,激发其生活情感,鼓励其以此为中心,结合文中的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方式记录趣事。
其次,将写作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其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最终实现个人写作能力的提升。其中,除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课堂随笔、课后读后感等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机会,还应有效地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以便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各项写作中,最终实现个人写作素养的有效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的巧妙渗透,对于学生掌握语文技能,获得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核心素养理念渗透的必要性,在具体教学中,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现状,并围绕核心素养内容,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等,切实提升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