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展现国家高新区的勇为担当

2023-08-20

群众 2023年14期
关键词:高新区企业发展

□ 高 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国家高新区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更应在产业链安全稳定、科技自立自强、改革先行先试等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体现担当。

盐城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产业超千亿、挺进五十强”的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拼经济,加快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先后创成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是盐城市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转型发展引擎、对外开放窗口。

提升全链条韧性,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新格局。盐城高新区主动融入全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锚定主导产业抓项目,找准细分领域求突破,着力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特色产业集群。全链协同塑造产业生态。积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培大育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机遇,锚定价值链高端环节,持续做强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等细分产业链,已落户项目120 多个,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领先。高端装备产业积极推动传统装备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制造+服务+品牌”协同发展体系,创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 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44 个,获批输变电装备等4 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主动融入全市“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加快突破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环节。目前已拥有海上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等两个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落户集聚华锐风电、博盛新材料等一批新能源企业。未来产业切入发展风口。选准赛道布局三大未来产业,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已集聚康佳芯云、盐芯微电子等企业,汉印机电在碳化硅外延片等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已有一定规模。重点发展设计、衬底、外延片生产到封测的碳化硅生态链,率先打造全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集群。新材料领域已引进东风电池隔膜、恒隆通导光板等企业,重点培育电子功能材料集群,打造全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基地。人工智能领域已培育大因多媒体影音算法、龙迹智能驾驶等智能算力企业,强化高通量计算所决策算法的行业技术优势,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资源整合带动链上发力。支持企业发挥技术、资本、品牌优势,强化战略资源整合,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并购重组,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大力推进东山精密与国星光电强强联合、运鸿辉电子与京东方“挂大靠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联盟组建,加大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合作力度,加快推动产业链改造提升,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力培育“营收超5亿元、研发占比超5%”的“双五”型企业。

推动全领域创新,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新格局。盐城高新区高度重视“科创高新”建设,从区域科技创新现实基础出发,加快培育创新主体、集聚科创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充分发挥科技招商工作专班作用,引培一批科技含量高、人才层次高、成长潜力高的科技型企业,筑牢产业链发展根基。现有国家高企335 家、约占全市1/5,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 家、约占全市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9.3%。持续抓好专精特新、国家高企、股改上市“企业发展三件事”,推进“规改股”“股上市”,支持维信电子、善行智能等企业成长为科技企业标杆,加快中恒、方意等企业上市步伐。培强优质创新平台。盐城高新区在全面提升上硅所新能源中心等现有12 家创新平台能级的基础上,引育并举,加快布局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促进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院与汉印机电等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华锐风电建设海上风电测试装备平台、远航锦锂建设先进储能联合实验室等新型企业研发平台。支持维信电子、盐电阀门等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不断提升。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深入推进“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高效运营36 氪创新中心、博云纬钛等载体,放大“都U+”人才社区品牌效应,建成国家孵化器3家以上。依托引才工作团,每年在深圳、上海等地举办“招才引智”专场活动10 场以上,每年引进高校毕业生超1000 人、高层次人才100 人。放大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办好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创业大赛和“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大会”。

加快全方位赋能,以数字化转型升级拓展新格局。盐城高新区主动引领“智能化”这个大趋势,牢牢抓住“数字化”这把金钥匙,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数字要素资源最充分、数字应用场景最丰富、数字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园区。强化数字基础建设。加大数据中心、工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能级、算力能级和设施联通性。推动盐城超级计算中心创建国家级智算中心,链接太初以航、中贵重工等产业链企业,强化东九重工、东山精密等企业算力服务。主动融入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网络,培植超算产业链,构建从算力芯片到加速卡、主板,再到系统集成的超算生态圈。推动数实融合发展。依托智改数转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实施诊断服务全周期、标杆示范点对点、主导产业全覆盖等行动,逐企提供智改数转个性化、可转化诊断报告,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面达80%。开展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以数据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创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星级上云企业。丰富数字场景应用。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平台,支持探索场景创新,完善场景促进机制,加快搭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园区大脑”。探索采用“云供厂”模式,汇集厂房类型、容积率、层高等多项常用指标,将要素模型化,建立待使用厂房数据库,实现可供厂房的“一库”管理。

强化全过程保障,以高标准营商环境服务新格局。盐城高新区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提振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全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在高起点谋划上“重商”。开展“对标一流、追赶超越”行动,锚定“争第一、创唯一”目标,借鉴苏州高新区等营商环境先进园区经验做法,以更实举措落实省“42条”、市“56 条”等惠企政策措施,持续完善高新区设备奖补、房租减免等扶持政策兑现体系,推进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在高效能服务上“亲商”。放大行政审批标准化项目国家级试点示范效应,并联做好项目入驻各环节要素服务保障,实现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串联做好项目落地各环节要素服务保障,推动土地、金融、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快速有效配置,形成全周期服务体系。在高标准配套上“安商”。启动智能终端产业园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建设,紧扣盐都新城核心区定位,按照特色创新街区试点要求,打造创新活力集聚、公共配套齐全、绿色生态宜居的创新街区。加快推动创享街区打造提升工程,加强商业运营管理、植入创新创业元素,打造开放式、沉浸式、个性化的产城融合型特色街区,切实以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高新区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遂宁高新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