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策略

2023-08-20丁梅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14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装备

丁梅

(济宁市任城区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先进的农机装备和机械化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在机械化生产中仍然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升级改造成本高、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农业的进一步升级。在我国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下,需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通过机械信息化、扩展农机服务、科技创新等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农机装备产业的升级转型,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力的支持。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配套服务系统

农业机械化发展依靠先进的农机装备,同时也包括维修服务、机械使用教育培训、专业人才培养等配套的设施和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全面地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当前我国的农机装备在科技推动下不断实现升级,但是配套的设施和人才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1.2 宜机改造成本较高

我国长远的农业生产发展历史中,以人力生产为主,大部分土地和地形等本身并不适宜机械化生产加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是要进行宜机改造,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符合机械化生产的要求,而这些宜机改造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同时也需要农民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3 农业生产规模不足

农业机械化生产更适合应用于规模化经营,农业种植面积较大的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生产效率。当前,许多农业种植面积不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农民种植的范围较为分散,不利于农机装备的升级转型。

2 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策略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存在大量的土地和农民,农业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升级转型,寻求更好地扩大生产、不断创收的发展方向。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的升级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助力,我国在科技推动下开展农机装备的升级,改善农业机械化操作条件,建设农机配套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做出最大程度的支持。

2.1 创新生产体系,强化装备质量

(1)农机装备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机装备的升级,而农机装备的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为了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需要全面考虑各地区不同的地形和特色农业生产类型的需求,结合农业发展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对农机装备进行适应性改造,或者根据特色需求研制专门的机械设备,以促进各地区特色农业生产的效率;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专利的保护以及资金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力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对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及时开展专利保护和资金扶持,以此保障农机装备的创新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动力;为了实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农机装备和机械化相关企业可以从相关科学研究单位和高校中引入专业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结合专业科研人员的力量推动企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基地、农民组成的合作组织等也可以与农机装备研究生产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构建农机装备研究、生产、试验、推广的完整流程,保障农机装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2)农机装备产业转型。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农机装备生产和相关产业也需要随之实现转型,才能跟随时代进步和发展需求实现不断的发展进步,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不竭的助力。首先,我国的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逐渐呈现转型趋势,例如,粮油作物向经济型作物转型、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加工型产业转型等,农机装备产业也要抓紧发展机遇,跟随农业生产转型开展农机装备的升级转型,将传统的农机装备升级为适应生产发展需求的新型装备;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扶持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对农机装备升级转型发展实施专利保护,促使农机装备创新生产企业实现整合发展,推动企业的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农机装备创新发展的成本,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我国的新型农机装备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激励农业机械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3)农机产业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深化和农机装备的升级转型不仅依靠农机装备生产企业,更依赖整个农业机械化产业链,将科研技术、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农业营销配套服务系统等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才能整整全面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首先,农业机械化产业链生的各个企业之间需要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将技术创新和实际生产充分结合起来,通过联动的方式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其次,农机装备的零部件生产和整机制造产业之间要形成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共同承担成本,共享利益,以此实现生产的协同机制,保障生产的效率和技术创新;最后,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不单是农机装备的创新和生产,也是农机装备销售和配套服务体系等整个产业的发展,农机装备相关企业需要将农机装备定制、销售、售后服务等充分结合起来,实现全面的服务升级,构建完善的农机装备服务系统,从而保障农业机械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农机装备质量。农业机械化生产不仅取决于科技创新,更依赖农机装备的质量,只有可靠的装备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一,相关农机装备生产企业在企业内部要加强对装备的生产监督和检测,严格保证出厂的设备都能符合相关产业认证的要求;第二,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农机装备质量检测部门或机构,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通过严格的检查保障农机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等特性,保障装备能够适应良好且长期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三,大部分农机装备在依靠人的使用和管理,因此农机装备生产的企业和监管部门也要注重在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障和检测,保证农机装备不仅能够被人方便地使用,还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第四,相关监管部门要对农机装备生产企业在质量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明确企业的责任;第五,农机装备生产链上的各个企业都要加强在质量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关注,在提高设备质量的同时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与相关部门联合起来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假冒伪劣等违法侵权行为。

2.2 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宜机改造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建立在农机装备升级改造和农业生产作业条件提升的基础上,农机装备的有效使用依赖有利的农业作业环境和辅助条件。首先,部分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都需要用电,电力是重要的生产辅助条件之一,相关部门需要明确制定农业生产用电、农业设施用电的相关政策,保障农业作业的顺利进行;其次,农机装备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需要一定的存放地点和保管措施,许多装备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来进行使用的,因此,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和地方管理机构等要充分考虑农机装备的使用和存放,通过合理规划、全面统筹来保障农机装备以及配套设备的存放;最后,对于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用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2)开展宜机条件改造。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以人力生产为主,大部分土地本身不适宜机械化生产,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对部分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促使农业生产的环境与农业机械化相互适应。首先,在已经形成标准化农田的区域内先开展改造活动,这些区域的改造较为简单且成本相对不高,能够收获较好的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宜机改造的区域提供参考;其次,许多地区的农田呈现分散化,各家各户的农田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的面积,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地区农业管理部门可以大力推动农田的集中化发展,进行整村、整乡、整片的宜机化改造;最后,加大力度对农业生产条件改造的资金扶持力度。

2.3 全程农业机械,推进全面发展

(1)农艺结合农机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深化,农艺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各方面需要结合农机实现升级转型,保障农业生产的全面可以使用机械化农机设备,从而保障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升,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在进行农田改造建设、农作物选择、种植体系改革、农业生产加工技术改造等各方面的工作时,都要考虑到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适应农业机械化。例如,选育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有利于植被保护的生产作业方式、环保的秸秆处理措施等。

(2)全程使用农机装备。农业机械化的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作业的每个环节都使用先进的农机装备,全程的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支持全程农业机械化,对农民个体或其他集体农业主体的机械化生产予以一定的激励和补助,推动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实现机械化,加强农机装备的生产和管理,为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更强的助力。

2.4 开展农业示范,推广创新技术

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先进农机装备和先进技术的支持,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在农业生产地区加大力度推广创新的设备和技术,利用农业生产示范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农机装备的高效性,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新的动力。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结合企业以及有关科研单位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小组,进入基层农业生产区域通过讲座、建设示范田等形式推广先进技术和装备,同时也要针对农机装备购入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激发农民和其他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农机装备的积极性。

2.5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团队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与相关专业人才息息相关,农机装备研发、使用、维修等方面的人才对于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事农机装备生产的企业、农机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要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大力引进具备实用型技能的人才;加强对具备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方面知识的人才的培训,鼓励农村中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科技人员等参与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全面构建专业的农机装备制造、使用团队,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2.6 建设数字农业,推动智慧发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实现进一步的升级转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智能技术等建设数字化农业,大力发展农机装备的无人驾驶、自动导航等技术,能够推动农业实现全面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收获更高的生产效率。

3 结语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推进全程、全面的农业机械化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信息化改造等是我国农机装备升级转型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沃得农机
港警新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不一样的农机展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