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录 鄂尔多斯市三段地墓地汉代居民的颅骨特征

2023-08-19李鹏珍

草原文物 2023年1期
关键词:匈奴颅骨人群

李鹏珍 徐 磊 天 亮 李 强

(1.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2.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3.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段地墓地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三段地社区西南处的一处狭长缓坡上,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接壤,距张家场汉代古城①20 公里。该墓地于1988 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曾经伊克昭盟文物站和鄂托克前旗文物管理所在1988 年、1990 年、1991 年和1992 年进行过抢救性发掘②。为配合鄂托克前旗三段地至城川红色旅游公路的建设,2020 年和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尔多斯市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对三段地墓地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清理土洞墓22 座,年代与第一次发掘区属同一时代③。

我们对三段地汉代墓葬第二次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了性别和年龄鉴定,并对其中可供观察与测量的7 例成年颅骨(男性3 例,女性4 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为探讨汉代鄂尔多斯地区居民的人群构成、体质特征等问题提供参考。

一、观察与测量

本文研究中,颅骨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测量标准依据吴汝康《人体测量方法》④和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⑤的相关著述。

(一)形态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可将三段地组颅骨的形态特征概括为:颅形以椭圆形居多,其次为卵圆形;眉弓突度多中等发育;眉弓范围多为1 级;额部以中等倾斜者为主;颅顶缝结构普遍发育简单;乳突男女两性差异明显;枕外隆突多为稍显,眶形变化较大,梨状孔为梨形和心形,以梨形居多;梨状孔下缘以锐形为主;鼻前棘以brocaI 型和brocaII 型常见,较为低矮;鼻根凹以0 级和1 级为主,男性翼区均为H型,女性H型和X型各一半;无矢状嵴;腭形以U 型为主,腭圆枕以嵴状为主;颏形以圆形为主;下颌角区普遍为直形;下颌圆枕出现率低;犬齿窝普遍欠发达, 以上这些特征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形态特征较为一致。

(二)测量特征

测量结果显示,三段地组汉代男性颅骨主要特征为:一般具有圆颅型、高颅型和阔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偏大的面宽绝对值,阔上面型,中眶型和阔鼻型,较大的面部扁平度,狭额型的特征;女性组在主要颅面部测量特征上与男性基本一致(表一)。

表一 三段地组颅骨测量项目平均值 (长度:毫米;角度:度;指数:%)

二、比较与分析

(一)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为考察本文颅骨标本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在种族类型的渊源关系,本研究选取抚顺组、华北组、华南组、蒙古组、布里亚特组、爱斯基摩(勒俄康)组、爱斯基摩(东南)组、楚克奇(河滨)组、楚克奇(驯鹿)组等9 个近代组与三段地男性组进行比较。本文采用计算三段地组与各对比组之间的欧氏距离系数方法⑥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欧氏距离系数绘制聚类图。对比组及比较项目见表二,计算结果见表三。欧式距离公式如下:

表二 三段地组与各近代颅骨组的比较(男性) (长度:毫米;角度:度;指数:%)

i 和j 分别代表参加比较的各颅骨组,k 代表对比项目,m 代表对比项目数。

从表三欧氏距离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三段地组与蒙古组、布里亚特组为代表的北亚蒙古人种关系最为密切,和华北组、抚顺组、华南组为代表的东亚蒙古人种以及爱斯基摩(勒俄康)组、爱斯基摩(东南)组、楚克奇(河滨)组、楚克奇(驯鹿)组为代表的东北亚蒙古人种关系都比较疏远。

系统聚类图(图一)显示,在刻度值小于25的范围内,10 个对比组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聚类群,第一聚类群(7-10 组以及2- 4 组)基本代表了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北亚和东亚类型群体;第二聚类群除三段地组外,代表了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群体,三段地组与蒙古组、布里亚特组聚为一组,可见,该组居民与现代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在颅面部特征上存在较多的一致性。

图一 三段地组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之聚类图

(二)与相关古代组的比较

本文选择与其时空范围相关的朱开沟组⑦、毛饮合并A 组、毛饮合并B 组⑧、土城子组⑨、将军沟组⑩、忻州窑子A 组、忻州窑子B 组⑪、彭堡组⑫等9 个古代颅骨组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与上相同。具体项目和数据见表四,结果见表五。

表四 三段地组与相关古代组的比较(男性) (长度:毫米;角度:度;指数:%)

表五 三段地组与亚洲近代组之Dij 值(男性)

根据表五的欧氏距离系数值,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图二)。图二直观地反映出了三段地组汉代居民与其他相关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在刻度小于25 的范围内,9 个颅骨组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聚类群:第一聚类群包括毛饮合并B 组、土城子组、将军沟组、忻州窑子B 组、朱开沟组、毛饮合并A 组,其代表了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颅骨形态特征相近的群体;第二聚类群包括忻州窑子A 组、彭堡组、三段地组,三段地组与以上两组(代表了我国先秦时期的“古蒙古高原类型”群体)首先聚为一类。第一聚类群在刻度小于5-10 之间的范围内又分为两个小的聚类,第一个小聚类包括:毛饮合并B 组、土城子组、将军沟组、忻州窑子B 组等4 组代表先秦时期的“古中原类型”群体,第二小类包括代表“古华北类型”群体的朱开沟组和毛饮合并A组。可见,三段地汉代居民在体质特征上与北方地区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的“古蒙古高原类型”居民存在更多的相似性。

图二 三段地组与相关古代组之聚类图

三、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三段地汉代居民主要体质特征无疑与“古蒙古高原类型”最为接近,其颅骨表现出的圆颅、阔颅以及面部宽阔等颅面形态特征明显不同于中颅、狭颅为典型颅型特征的中原移民人群,而与东周时期活动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游牧人群体质特征更加相似,但仔细分析这些个体特征还会发现,其所拥有的高颅低面性状与早期游牧人群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暗示出该人群很可能是一支经过高度融合的混合人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设北地郡,汉武帝时设朔方(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云中等郡县加以管辖。并且在元朔二年(前127 年)对匈奴作战后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后又多次移民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⑬。西汉时期,匈奴侵扰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边境隐患之一,其多次侵扰中原,秦汉在该地与匈奴进行拉锯式争夺。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和帝时,北匈奴彻底瓦解,远遁蒙古高原,向西远徙。东汉末年,缘边郡县内迁,檀石槐“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⑭,鲜卑逐渐成为北方长城地带最为活跃的族群,鄂尔多斯高原也成为崛起的鲜卑及融入鲜卑的匈奴余部活动的重要区域。从人群体质特征上来说,匈奴联盟人群构成复杂,但“古蒙古高原类型”是秦汉时期匈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⑮。

就考古材料而言,三段地墓地随葬大量鼎、仓、博山炉、罐、壶等陶器,铜器以带钩和五铢钱为主,部分墓葬还出土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双圜耳扁壶以及马、牛、羊等兽骨,这表明三段地墓地的文化面貌与同时期中原汉墓基本保持一致的同时,也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在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形态下,游牧经济仍占有一定比例⑯,且墓地时代处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加之在第一次的抢救性发掘中,部分墓葬中还发现有胡人俑⑰。综合以上几点,我们推测三段地这种混合体质性状居民的出现可能是在中原汉朝与北方匈奴相互斗争的时代背景下早期游牧人群和中原移民融合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具有这种混合颅面部体质体征的汉代人骨材料并非孤例,磴口县纳林套海居民⑱、准格尔旗西黑岱I 区⑲居民均呈现上述特点,体现出汉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在人群构成方面的复杂和多样。

(二)结论

根据上述对三段地汉代颅骨标本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颅形以椭圆形居多,眉弓突度多中等发育,眉弓范围多为1 级;颅顶缝结构普遍发育简单;乳突男女两性差异明显;枕外隆突多为稍显,梨状孔为梨形和心形;梨状孔下缘以锐形为主;下颌圆枕出现率低;犬齿窝普遍欠发达,这些特征与亚洲蒙古人种的形态特征较为一致。

2.三段地组汉代男性颅骨主要特征为:一般具有圆颅型、高颅型和阔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偏大的面宽绝对值,阔上面型,中眶型和阔鼻型,较大的面部扁平度,狭额型的特征。与现代亚洲各蒙古人种的欧式距离计算结果和聚类分析表明,该组居民与近代蒙古组、布里亚特组居民在颅骨的基本形态特征方面最为接近。

3.本文的颅骨标本具有混合体质特征的性状,应是游牧人群和中原移民融合的结果。

附记:本文所使用的颅骨标本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写作得到张全超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匈奴颅骨人群
在逃犯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