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理想花开的声音
2023-08-19曹湧
曹湧
“乡亲们,我把一个大大的礼物——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回来了!”去年10月下旬,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党的二十大代表、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马不停蹄地从北京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就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村民们熟悉的大白话向大家报告。高淑贞接地气的“白话式”宣讲,让村民们听了直呼过瘾。宣讲迸发出勃勃生机,在群众心中播下了党的科学理论的种子。
谈到理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像高淑贞这样的宣讲员,就是总书记话语的践行者,就是振翅飞翔的“堂前燕”,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了寻常百姓的心坎上。
“堂前燕”又叫家燕,它的窝就筑在人家的屋檐底下房梁之上,天天与老百姓朝夕相处,“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俨然就是“一家人”的感觉。讲理论,做宣传,就要成为像“堂前燕”这样为百姓所信赖、所喜爱的贴心人,就要把“理”讲生动讲清楚。
“讲透”首先得“吃透”,自己得先把理论原著、大政方针原原本本地学起来,认认真真地读起来,咂摸出其中真味,品尝到真理的甜头,真正入脑入心、贯通融会,这是“讲透”的第一步。然后还得懂基层、懂群众,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要迈开脚步,走出书斋,走进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楼宇院落,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在广袤的田野上汲取营养,让书本里的理论活起来,让理论的内涵更加充实接地气,百姓听了才能有感触,有共鸣,才会真正“解渴”。
内容丰富了,好的形式也很重要。表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想说好“理”,還得动脑筋下功夫,多学点群众的“土话”,多掌握点民间的俗语,还得真正跟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多倾听他们的冷暖心声,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自身对党的科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转化为老百姓易于理解的内容。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句通俗的话语,来悉心解读那些事关国家繁荣兴盛的大事,事关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事,事关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要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宣讲才会真正“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融入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儿。这样拉理儿,拉这样的理儿,群众哪会不爱听呢?
着眼于“群众在哪里,宣讲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济南市建起了“理响泉城”理论平台,瞄准理论大众化普及化,扎扎实实提升理论服务力。短短一年,构建起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品牌矩阵。“理响市中”“理响满槐”“娓娓道莱”“百宣成钢”“玫好平音”“知心话”“方桌会”……各个区县、街镇纷纷行动起来,都在理论普及上出新招,出实招,为理论进基层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堂前燕”施展才华营造更多彩的用武之地。
像莱芜区羊里镇首创的“大碗茶”宣讲品牌,通过在乡亲们常去逛的集市上建立“大碗茶”驿站,筑巢引凤,既引来了群众,又为“堂前燕”解决了“在哪讲、如何讲”的问题。宣讲员们利用与群众喝一杯热茶的工夫,让群众歇歇脚、听听事,与群众拉拉呱、说说理,助推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送到群众耳旁,抵达群众心中。一杯“甘甜清茶”,化解了心中疑问;一杯“理论热茶”,密切了党群关系;一杯“暖心好茶”,倡颂了时代新风。“大碗茶”宣讲品牌架起了理论与大众之间的“连心桥”,“大碗茶”驿站在农民群众中赢得了好口碑。可见,当宣讲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内外兼修,高度贴合群众需求,服务群众期盼,自然会赢得市民群众的信赖和点赞。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东方风来早,奋飞正当时。燕语呢喃中,让更多群众倾听到理想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