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步远离网络烂梗

2023-08-19赵娜

新班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流行语男孩诗词

赵娜

不知从何时起,“栓Q”“冤种”“嘴替”“老六”等我听不懂的网络词汇纷纷从同学们的口中冒出来,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一现象表面看是学生跟风,实则是不良网络文化侵袭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少媒体发声: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我也及时在班级开展行动。

直面现实:网络是把双刃剑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们聊起了他们挂在嘴边的网络流行语。霎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孩子们抢着说话,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兴奋。见他们兴致正浓,我问:“你们为什么对这些网络语言如此感兴趣?”

“有趣啊,这比学习有意思多了。”“同学们都在说,我了解了才能和他们有共同话题。”“谁还不懂这个啊,不然显得多土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心声,好不兴奋。

“网络的确带给我们便利,但它是把双刃剑,你们有意识到这些网络热词的危害吗?”我的声音低沉有力,同学们听着,低下了头。

不一会儿,有同学说:“某些网络段子很低俗,我们要抵制这些不良信息。”随后,又有同学补充:“网络空间是开放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家要擦亮眼睛分辨!”还有同学说:“有很多网梗听起来新奇有趣,实则内容低俗,不能随意传来传去。”……

见时机正好,我总结:“同学们说的没错。网络烂梗不仅向青少年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而且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文字失语症。一些同学离开了网络流行语就不会说话了,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严重弱化。”我的话如重槌般敲在同学们的心上。他们的神情越来越严肃,开始意识到网络烂梗的危害,重新审视他们喜爱的网络文化。

“同学们,在网络时代,我们不可能成为‘孤岛,老师和家长也无法阻止你们从各个渠道了解这些信息,但是,大家不能迷失自我、随波逐流,要增强分辨能力,与低俗、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信息划清界限。”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重重地点头。

分析症结:肤浅快乐要不得

纠正孩子们的网络口头禅十分不容易,尽管我多次提醒,但仍然有个别孩子我行我素。课间,我经过教室门口时,听到几个男孩又在说:“老师!报giao!”“你个老六!”

没等我上前制止,几个男孩看见我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我压住了心中的不悦,走到他们身边,轻声问:“你们明知道这些话很粗俗,为什么还继续说?”

“总觉得这些话很刺激,还能博同学们一乐。”一个男孩小声回答。

我其实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恰好网络语言不按照常规出牌,迎合了他们的心理,再加上从众效应,同伴的认同和吹捧让他们陷入肤浅的快乐中无法自拔。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我问:“说网梗很快乐,阅读好书和取得好成绩也很快乐,这两种快乐是一样的吗?”

几个男孩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一名成绩较好的男孩说:“不一样,上网、看短视频、说流行语,都是瞬间的快乐,一会儿就消失了。可是,如果我取得了好成绩,我能开心很久,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激发我继续努力学习。”

看来,他们并没有彻底迷失。我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快乐往往是通过努力与奋斗获得的,是有分量的,也是有内涵的。肤浅的快乐往往只停留于感官满足,空洞没有内涵,让人容易上瘾,影响你们健康成长。”

另一个男孩委屈地说:“老师,其实我知道这样的快乐没有意义,还浪费时间,但我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于是,我和同学们立下了“告别网络烂梗,摒弃肤浅快乐”的约定:找出网络烂梗,列出上网规划,接受监督惩罚。首先,同学们要明确哪些网络流行语属于烂梗,自觉抵制;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上网规划,包括上网时间、浏览的网站、浏览的信息等;学生一旦违规说了网络烂梗,就要从《诗经》《论语》中选一篇背诵。令我感动的是,没有一名学生打退堂鼓,人人遵守约定,主动践行,在阳光健康的网络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寻找对策:精神成长是“王道”

我在知乎上看过这樣一个问题:有文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下面有一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天,当我们面对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yyds”和“绝绝子”。

当今,有些青少年似乎患上了“文字失语症”,表达能力退化,不玩梗就不会说话。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班主任更要把正能量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让学生远离网络烂梗的“浊气”。

在一节班会课上,我特意给学生播放了“国民才女”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视频。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点赞,流露出向往的眼神。我乘机引导他们在诗词中吸取营养,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开始举行“诗词接力诵读”“玩转飞花令”“古诗大比拼”等系列活动,同学们的注意力发生了大转移,乐此不疲地背诵诗词。他们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了,玩手机的时间自然少了。如今,同学们坚持不懈,彼此鼓励,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像武亦姝那般出口成章。

后来,我又了解到亲近自然是远离手机的有效方式,就带着学生郊游,赏风景、吟古诗,可谓其乐融融。穿梭在花海里,同学们轻吟“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行走在柳树成排的林间小道,同学们情不自禁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登上小山远眺,同学们齐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低俗的网络烂梗被取代,高雅的经典诗文回荡在耳边。

其实,在网络时代,完全制止学生说网络语言是不可能。除掉杂草的最佳方式是种上庄稼。于是,班级开展“正能量网络语言大汇集”活动,让那些充满趣味、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替代恶俗烂梗。有的同学拍着胸脯称自己是“后浪”;有的同学向身边很“飒”的女生伸出大拇指;还有的同学不惧困难,把自己定义为学习路上的“逆行者”;还有的同学直言学习就要使出“洪荒之力”……原来,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还不少,犹如一股股“清流”,给予学生满满的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慈航路小学)

责任编辑  魏  萌

猜你喜欢

流行语男孩诗词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关注诗词
大学流行语考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巧借 流行语
男孩胆小不丢人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