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由贸易港环境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系重构机遇、依托和方向

2023-08-19范志刚李奕基周云飞李婷婷李丽花伍丽娴钟赛凤

海南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医学院寄生虫海南

范志刚,李奕基,周云飞,李婷婷,李丽花,伍丽娴,钟赛凤

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与生命科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1199

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推动和各层面教学理念的更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教学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常态。尽管这推动了各高校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步伐,但是不少课程教学改革依然长期处于被动跟跑状态。各课程教学改革采用跟跑的主要原因:一是源于教学谨慎原则,坚持此原则的教育工作者的观点为教学是大事,不可乱为,不可以将学生作为小白鼠进行实验,等;二是源于相关人员或教学理念更新缓慢,或安于现状,导致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阻力过大,究其根源为相关人员缺乏教学改革创新的愿望、能力和自信。教研室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不仅长期处于被各层面人士忽视的困境中,而且其教学改革长期处于被动跟跑的状态。面临困境并处于跟跑中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急需抓住一次机会推进其教学体系变革,促进其课程建设和发展,走出困境。

1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概况、困境及机遇

1.1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概况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学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学科,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程[1],更是热带医学核心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世界卫生组织倡议重点防控的“十大热带病”有七种为寄生虫病[1];剩余三种,其中一种必须借助特定寄生虫伊蚊作为传播媒介才可以传播,两种可以借助一些医学节肢动物进行传播。这体现十大热带病的核心病原体和传播媒介便是人体寄生虫,核心疾病就是人体寄生虫病,即人体寄生虫学绝对是热带医学核心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涉及常见的对人体全身各系统造成危害及致病的人体寄生虫;除了总论和概述之外,每一种人体寄生虫的教学内容包括形态、生活史、致病、临床表现、诊断、流行和防治/防制;从其内容角度出发,它不仅是基础课程,而且是临床课程、检验课程、预防课程等,既可以按一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按一门临床课程或检验课程或预防课程进行教学;从与之后其他课程的教学连贯性和衔接性等角度而言,它更像一门独立的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好,那么学生极可能在之后的临床工作中会漏诊误诊相关患者,延误患者被正确诊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而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万万不应当被忽视。因此,作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师不应当跟随一些没有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认知力的非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同仁一起无视其在教学和临床上的重要性,更不应当躺平在现有的教学困境中。

1.2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困境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长期被忽视或无视已经成为限制其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阻力,这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随着上个世纪末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预防和医疗投入及其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习惯的改善等,我国居民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和人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更可喜的事是一些常见寄生虫已经陆陆续续地被消灭,同时另外一些寄生虫正接近被消灭的边缘。在这种趋势下,教学管理领导及其工作人员、临床工作者和各专业课程的教师对人体寄生虫学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到了极点,个别领导和同行甚至认为人体寄生虫学没有开设的必要性,相关教学和科研课题更没有必要支持,刻意割断其建设和发展的各种机会。这些理念也传递给了各层次各专业的学生,导致各层次各专业的学生对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甚至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没必要学它,考试考过了就好。这些理念和行为严重阻碍了其课程建设和发展,更严重阻碍了掌握相关专业能力人才的培养。随着各层次人员对人体寄生虫学重视程度的逐年降低,擅长人体寄生虫病诊治的专业临床工作人员越来越少,人体寄生虫疾病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疑难杂症,不排除其被临床漏诊误诊的情况变得极为严重。长此以往,寄生虫可能将或已经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此外,我国对外的物流和人流越来越广泛,加之随着“一带一路”、“人类共同命运体”的建设,各种输入性寄生虫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4]。在国际大环境下,新现性寄生虫病和再现性寄生虫病时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危害到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从这些角度来看,人体寄生虫病依然是国家不容忽视并需要严格防控的公共卫生项目,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同样有待被重视、建设和发展。尽管各院校的各层面均不应当更不可以轻视甚至忽视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建设和发展,但是这只是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师的一厢情愿和微弱希望。因各种原因,全国各医学院校从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越来越少,大多数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学时被压缩到很少的程度,各医学院校药学等专业的教学方案里已经不再有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一些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其早已成为乙平台课程,甚至成为考查课,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其的学习态度和重视态度整体均不佳。如何走出这个困境事关人体寄生学课程的未来,更关乎老百姓未来的健康和生命。

1.3 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机遇 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给了海南医学院(简称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一次摆脱困境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4 月庆祝海南省建省30 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共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海南各层加快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筹备和推进工作。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20 年6 月1 日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分阶段探索、初步建立、持续深化和完全成熟四个阶段,着力将海南岛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等。这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各地的人和物方便快捷高效向海南流入,也将促进海南的人与物向全球各地输出。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防控人体寄生虫及其疾病的输入和输出必将是其中一项不可忽略或忽视的公共卫生防控大事,相关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加。然而,目前相关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甚至可能无法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这必然促进海南省政府、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工作人员、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等对相关高层次人才的重视,进而可能提升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被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快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人体寄生虫学的建设和发展必定可以促进相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进而也将促进甚至保障相关事宜的建设和完善。因此,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大环境下有必要加强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大环境下给了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绝佳机遇。

2 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依托

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不仅是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体系重构的绝佳机遇,也是其首要依托。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依托不局限在此,还包括海南地缘与疾病概况、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学科建设、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自身建设等。

2.1 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实行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和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这些自由便利,尤其是人员进出的自由便利,必然伴随生态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风险。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带动疾病预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以应对各种可能的生态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风险。疾病预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具备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及其疾病的宣传科普、防控和治疗三大领域的专业人员。这些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离不开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人体寄生虫学教学需要围绕自由贸易港的需求制定完善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因此,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系改革或重构可以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展开,不仅可以促进人体寄生虫学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也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可以依托其抓住机会完成教学体系的重构。

2.2 依托海南地缘与疾病概况 目前,海南医学院是海南省唯一的公立的集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和本专科教育为一体的医学高等教育学府。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大多数地域处于热带,西北边与我国广西省在北部湾相连,北边与我国广东省在琼州海峡相连,东北边与我国台湾省隔海相望,西边与越南比邻,东南和南边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等国比邻。海南省主要人口集中地在海南岛。海南岛大多数地域处于热带,地形呈中间高四周低的丘陵性低山型,有154条河流和诸多人工水库,气候雨量适宜动植物生长,动植物种类繁多,不仅是候鸟栖息地之一,而且是一些寄生虫的自然疫源地。这些自然环境和生物环境给寄生虫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也增加了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被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将进入这块宝地,他们的进入可能会加大被寄生虫感染和传播寄生虫的概率。世居海南岛的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和汉族等,其饮食和生产劳动等习惯各具特点。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大多数人喜欢光脚板下地干活,喜欢吃介于生熟之间的原味鲜嫩的食物,这些生活和饮食习惯可能让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更容易感染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居民寄生虫感染率均较高,很多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居全国之首。尽管随着经济文化卫生的发展和医务防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海南居民寄生虫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海南居民的感染率依然不容忽视。在海南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生活饮食习惯等的影响下,随着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无法排除外来者感染本地人体寄生虫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外来者携带引入外来人体寄生虫在本地传播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必要重视和加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培养足够合格的人才,促进本地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完善。因此,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可以依托其抓住机会完成教学体系的重构。

2.3 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 海南医学院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热带医学是海南医学院的学校办学特色。为此,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构建了教学、科研和临床相结合的热带医学体系。在热带医学体系中,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程,而且是热带医学的核心课程;在10大热带病病中7大热带病是寄生虫病,1大热带病是必须经由寄生虫—蚊传播的疾病,剩下的2大热带病均可以由一些寄生虫—即一些病媒节肢动物所传播。狭义的热带医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便是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海南医学院将热带医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热带医学的概念逐渐向广义化发展,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体寄生虫学作为热带医学体系中的一环而存在。无论是从狭义的角度还是从广义的角度,做大做强人体寄生虫学必将更有利于做大做强海南医学院的热带医学。就学校办学特色而言,有必要重视和加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在其自身改革的同时必将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和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肩负的最基本的三大职能,学科建设不仅是这三大基本职能的基础,更是推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无论是从国家医学教育战略还是从学校学科建设战略,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都离不开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热带医学”、“检验医学”等各个学科的建设。人体寄生虫学或是这些学科的基础课程,或是核心课程。无论是属于基础课程还是属于核心课程,人体寄生虫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必将促进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也有必要重视和加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因此,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可以依托其抓住机会完成教学体系的重构。

2.4 依托人才培养理念 海南医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致力于岗位胜任力和领导力,彰显学生个性”的学生。在这一理念下,首先应当或有必要进行课程创新。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课程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课程困境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依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地教学很难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在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被忽视的情况下,即使细微的教学改变都有可能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各种掣肘。依托这一理念,可能将是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切入点,突破这些掣肘。此外,这一理念与“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学”和“课程思政”等的理念是接轨的。“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学”、“课程思政”是目前海南医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和热点。在“全医科”理念下,国家要求医学教育逐渐培养2.0版的卓越医学人才,即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在“全健康”和“全科医学”理念下,国家要求医学教育逐渐培养具有全方位理念和能力的医学人才;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国家要求医学教育逐渐培养有情怀和大志向的医学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有情怀和大志向的具有全方位理念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融入到“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生”、“课程思政”中培养有情怀和大志向的具有全方位理念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即人体寄生虫学是围绕“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生”、“课程思政”培养有情怀和大志向的具有全方位理念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可以依托其抓住机会完成教学体系的重构。

2.5 依托课程自身建设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基础课程,是“热带医学”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在原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曾构建了人体寄生虫精品课程并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在2017 年11 月在第三方平台上构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目前学生点击量或浏览次数超过了300 万次;从2010 年开始,发表教学论文15 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指导学生开展人体寄生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6 项,其中1 项国创优秀结题,1 项省创良好结题;带领学生参加海南省“科创杯”比赛获得优秀奖1 项;奕基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生物实验比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等。尽管成绩有限,但是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可以依托其加大步伐完成教学体系的重构。

3 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方向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大环境下,该如何选择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体系重构的方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国内各大医学院校之间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等的差异不大。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从海南医学院所在地、大多数学生生源地和服务地方等角度出发选择的教学内容在兼顾全国虫种的基础上以海南常见虫种为主。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大环境下,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等向哪一个或哪些方向重构值得认真对待。从目前国家医学教育发展战略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和学校发展战略等,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方向可以考虑选择“全球视角”、“热带医学”、“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学”、“课程思政”等方向。

3.1 全球视角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岛的人流和物流将不再以国内人流和物流为主,而将逐渐变为以全球人流和物流为主。随之,人所携带/感染的寄生虫或者所患寄生虫疾病的病原体不再以国内寄生虫种类为主,而逐渐向以全球寄生虫种类为主进行转换。目前,我国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为国内流行的常见的虫种为主,国外特有的相关虫种相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中的虫种也主要为国内常见虫种或海南常见虫种,尤其以海南常见虫种为主。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推进,无论是临床、检验、预防和海关等还是海南医学院的课程教学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寄生虫虫种,故而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视角应当从海南视角和国内视角转换为全球视角,有必要对人体寄生虫学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等进行一系列的重构,以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环境下输入的人体寄生虫的变化,更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及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

3.2 热带医学“热带医学”是海南医学院办学特色。海南医学院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海南,是海南唯一的一所高层次高等医学院校。海南医学院从本世纪初开始逐渐构建了教学、科研和临床相结合的热带医学体系,并以建设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为奋斗目标。从这个角度,作为热带医学核心课程中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应当紧紧围绕“热带医学”展开教学体系的重构,以促进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为海南医学院奋斗目标添砖加瓦。目前,除了海南医学院之外,国内尚没有其他医学院校将“热带医学”作为办学特色,也尚没有国内医学院校将“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围绕“热带医学”开展教学体系重构。因此,人体寄生虫学有必要探索围绕“热带医学”开展教学体系重构。

3.3 新医科“新医科”是我国2018 年提出的医学教育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也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新医科在各医学院校的建设如火如荼[5-7],海南医学院亦如此[8]。“新医科”的建设尚处于建设初期,“新医科”尚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体系。在新一轮技术革和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医科”被赋予“智能化”、“数据化”、“精准化”、“养预治一体化”、“基础临床科研相互转化一体化”、“医文工理相互交叉一体化”等各种特点和标签。2012年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被视为“1.0版卓越医学人才”,新医科被认为拟打造“2.0 版卓越医学人才”。尽管国内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已经如火如荼,但是国内各院校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国内外没有已经成形的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尚处于概念摸索成形阶段。同样,如何围绕“新医科”把人体寄生虫学构建为“新人体寄生虫学”也尚没有一个成形的成熟的模板。目前,国内只有一篇文献报道[9]。在海南医学院打造“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当下及其在“新医科”大背景下,我们不可以失去先机,更不可以总是等着跟跑。因此,人体寄生虫学有必要围绕“新医科”探索人体寄生虫学教材、教学和实践的专业化与“新医科”战略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化,促进2.0版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

3.4 全健康 “全健康”(one health)是21 世纪前后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或新名词,以实现人-动物-环境三位一体的整体健康为目标,其在2003 年首次提出,目前其发展在全球基本处于初级阶段[9-12],主要处于理念和科研领域层面,尚没有在医学教育领域全面开展。尽管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在2019年6月成立全球健康学院时提出培养全球健康的理念,海南医学院在2021年6月也成立了全健康研究中心,率先建成了“全健康”战略布局,并将在公共卫生学院的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基础上增设相关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全健康”尚缺乏其具体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也缺乏相关报道。人体寄生虫学涉及寄生虫与人、动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健康,教学内容中的很多寄生虫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1,11-12],教学内容中寄生虫的生活史、流行和防治等更是涉及人、动物和环境,故而人体寄生虫学是“全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加之人体寄生虫学更是临床和公共卫生/预防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全球“全健康”理念的大背景下人体寄生虫学有必要围绕“全健康”探索人体寄生虫学教材、教学和实践的专业化与“全健康”理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化。目前,国内尚没有相关教学改革的报道。

3.5 全科医学“全科医学”兴起于上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早已超过13亿,人均医疗比例严重不足和医疗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尚需解决。全科医学环境下培养的全科医生极可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改善公共卫生环境。我国国务院在2011 年7 月颁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的意见》以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十九大”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尽管海南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高于国内平均感染率,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寄生虫感染及相关疾病也不容忽视,但是人体寄生虫学却已经被各层面的很多人所忽视,故而导致寄生虫疾病逐渐成为夺取老百姓健康和生命的疑难杂症。因此,有必要结合现状对人体寄生虫学及其教学体系进行重构。目前,围绕“全科医学”进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报道极少,甚至没有。

3.6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由教育部提出并要求实施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家国情怀、职业操守和专业使命等专业核心价值进而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专业人才。随着课程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常态化,思政教育已经成为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工作[13-14]。尽管对于医学专业课程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或“思政教育”可能是近年来教学中的新名词,但是不少专业课教师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穿插一些思政教育,甚至个别教师长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集合起来开展教学。“思政教育”一词“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到平常教学穿插内容是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是它也没有与专业课程融为一体,即没有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人体寄生虫学的思政教育常态化需要人体寄生虫学专业化与思政化有机融合在一起。这包括教材、教学和实践的融合,即形成新的体系。此外,无论是热带医学化的人体寄生虫学还是全健康理念化的人体寄生虫学以及新医科化的新人体寄生虫学,都离不开“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大环境下进出海南岛的人员和传入海南岛的思想可能将是比较复杂的,做好课程思政更有利于保障自由贸易港有序建设和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人体寄生虫学教材、教学和实践的专业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体系化。

3.7 整体方向 目前,国内尚缺乏围绕“热带医学”、“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学”、“思政教育”全面重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系的研究报道。尽管对课程教师而言,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工作量一定比较大,其用时可能也会不短,其面临的阻力也一定将很大,但是做好教育和培养好人才是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开展教学改革是教师做好教育和培养好人才的职责和任务之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有必要随着事物和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教师有必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而不应当因循守旧,更不应当只跟跑他人。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亦如此。2021年4月17~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的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的会议主旨之一便是创新体系建设,这预示着创新体系是新时代的发展主题之一。因此,可以尝试将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围绕“热带医学”、“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学”、“思政教育”全面展开。

综上所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环境下,海南医学院的医学教育,包括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和发展,既将面临挑战又将具有机遇。海南医学院的医学教育是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基础建设和基本保障之一。无论是健康中国,还是健康海南,无论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还是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都有必要高质量和高水平地打造医疗和教育,让海南医疗和教育成为国内一流水平[15],以保障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等工作是海南今后重点工作之一[16-17]。目前,海南正大力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国内外高校进入海南,其中包括医学类高校或含医学专业的高校。在此形势下,作为海南本土医学院校的海南医学院不仅将面临未来国内医学院校的竞争,而且将面临全球医学高等教育的竞争。海南医学院有必要探索适合自身并且有利于人才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育人体系,直视竞争挑战,抓住发展良机,寻找新的发展亮点。率先探索相关研究,有利于促进海南医学院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有利于促进海南医学院“建设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海南医学院“2.0版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海南医学院学生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大环境下,海南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可以围绕“全球视野”、“热带医学”、“新医科”、“全健康”、“全科医学”、“思政教育”全面重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课内容等。当然,尽管在目前形势下完成全面重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体系不仅需要冲破各种助力,寻求各方支持,而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准备更多支撑和花费更多时间,但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至少可以加快推进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体系重构的步伐,促进课程培养更多适应和符合海南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院寄生虫海南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新乡医学院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