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教学设计
2023-08-18衷成静徐金凤
衷成静 徐金凤
【设计背景】
单元导语要求学生尝试写作诗歌,单元学习任务四明确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并编辑成诗集。《百合花》情节相对简单,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纷繁复杂的情节,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教师就没有必要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大费周章。本文诗化的语言,大量出现的物象和细节描写为改编诗歌提供了契机。在与高一学生的线上交流中得知,高一新生具有诗歌创作的强烈欲望、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只是缺乏创作契机和展示的舞台,缺乏诗歌创作方法的引导。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以《百合花》为蓝本进行诗歌改编,让小说与诗歌邂逅,擦出美丽的火花。
【学习目标】
一、选取合适的角度,叙述感人故事,塑造诗歌人物形象。
二、能够揣摩精彩语段,选取文中意象和细节描写,确定诗歌画面。
三、能够运用诗歌的写作技法,书写礼赞诗篇。
【学习重点】
选取文中意象和细节描写,运用诗歌写作技巧,完成诗歌创作。
【活动准备】
一、教师提前下载好视频:电影《百合花》片段和电影主题曲。
二、教师准备和本节课相关的《百合花》“阅读支架资料包”,包括名家赏析和创作背景在内;整理徐志摩《再别康桥》、何三坡《灰喜鹊》等名家诗歌及诗歌创作方法,组成歌现代诗歌创作“写作支架资料包”,把电子版发给学生,供学生借鉴。
三、学生课前预习文本,勾画关键信息,试着以小说中“我”、新媳妇和被救的担架员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精读文本,在文中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并进行批注。
四、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阅读和写作支架,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初步尝试诗歌创作。
【学习情境与任务】
连续两个月的线上授课,让师生焦头烂额,身心疲惫。许多同学心生抵触,尤其是高一新生,很多人认为自己初中三年的美好青春,被病毒笼罩着,三年没有旅行过,三年没有探亲过,步入高中又……我的青春消了色彩,散了芬芳,失了方向。
青春应该走向何方?青春应有怎样的色彩?面对这些困惑,五家渠高级中学政教处联合语文教研组举办“礼赞青春”的诗歌创作活动。同学们可自选角度,独立创作,也可以高中语文篇目为蓝本,进行诗歌改编。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决定把《百合花》一文改编成诗歌,从战争的炮火中,从烈士的奉献中,从群众的大爱中感受青春魅力,礼赞美好青春。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带领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营养,抚平内心的褶皱。)
【学习活动设计】
一、讲故事说人物,选择合适角度
活动任务一:以两首诗歌为蓝本,选择最佳角度,为你创作的诗歌选取故事情节,塑造诗歌人物形象。
表1
学习活动一:尝试选取合适的角度,叙述诗歌故事。
请同学们速读文本,以新媳妇和被救的担架员、“我”的视角简述故事,并加以对比取舍。
叙述角度1:请以被救担架员的口吻讲述小通讯员的英雄事迹。叙述战争中被救的场面,突出年轻战士英勇无畏、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
叙述角度2:请以新媳妇的口吻讲述小通讯员的难忘事迹。通讯员生前借被子、刮坏衣服的场景,通讯员死后,我为他铺被子、盖被子、缝衣服的场景,既正面写他单纯可爱、拘谨羞涩的一面,又侧面写他舍生忘死精神的可贵。
对比叙述角度3:作者以一位文工团员“我”的视角来写,有哪些优势?
“我”的视角优势:让人物更丰满,“我”是他的同志,也是他的同乡,可以通过想象,补充人物的过去,使年轻战士的形象更为具体饱满,更细腻。女性视角,隐隐流露出母亲的特点,细腻温柔地观察人物;通过“我”的眼睛看小媳妇对通讯员态度的变化,侧面表现通讯员精神的感召力,表现军民鱼水深情。
叙述角度4:以百合花被的视角,叙述故事。重点写小通讯员先后两次借被子的过程,可加入联想,如第一次借被子时,小通讯员和小媳妇的对话,朴实拘谨的小通讯员的表情神态等,如最后通过百合花被的视角写通讯员的神态面容、身上的伤口、身体的冰冷,小媳妇的神情、动作等。
[设计意图]本小说站在女性文工团员“我”的视角展开论述,设计本环节意在比较选择这一视角的好处在哪里。同时,梳理故事情节,顺带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创作时,学生自选角度,不必分出优劣,写出真实感受即可。
二、选意象融细节,构建诗歌画面
活动任务二:借鉴下面两首诗歌,从文本中选取主要意象,融入文中的细节描写,加入丰富的想象,构建诗歌画面为创作诗歌做准备。
学习活动一:读诗歌《再别康桥》《麻雀》,填写下列表格。
表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鉴赏名家名作,学习现代诗歌选取意象的方法,借鉴诗人在画面想象和细节描写方面的创作方法。
学习活动二:细读文本,从文本中选取能渲染氛围,表现小通讯员品格、精神的意象,并阐明选取这些意象的理由,小组内部讨论。
表3
不仅于此,还可能是小巷子中冒着烟乱转的手榴弹,家乡绿雾似的竹海,家乡中秋的月亮、月饼等,不一而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创作的需求,选取文本中出现的意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大量存在的物象,分析它们在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进行诗歌创作中,选取相关意象渲染氛围,塑造人物,表情达意。
学生活动三:请同学们围绕所选意象,精选文本中你最喜欢或让你最感动的场景,尤其是有细节描写的场景,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和合理的想象,构建诗歌画面。
课堂预设:
小媳妇为通讯员缝补衣物的场景:弯下身子,一针一针地为通讯员缝衣服,她的眼中盛满泪水,她的脸上写满虔诚。黑夜,静静的,只有那低微的抽泣声在回响。
小媳妇为通讯员盖百合花被的场景:小媳妇难掩悲痛,泪眼婆娑,为遍体伤痕的通讯员盖上鲜艳而圣洁的百合花被。明月高悬,月光温柔浪漫地洒在百合花被上。
通讯员勇扑手榴弹救人的场景:狭窄的巷子,手榴弹冰冷的躯体嘶响着乱转,冒出令人胆寒的烟雾,担架员挤作一团,你推我挤,通讯员大喊着“快卧倒”,张开双臂,飞身扑去,一阵爆炸声轰然响起……
细致描绘通讯员的动作、神态、身上的伤口和血污,通讯员弯下腰,为我留下馒头的情景,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
通讯员背枪远去的身影渐行渐远,枪头上插着的树枝和野菊花在耳边颤抖着,衣服上破洞处的布条随风飘舞,“我”站在夕阳中凝望着远去的背影,落日无声,只听到远处偶尔传来的轰鸣声。
设计意图:本文中存在诸多细节描写,令人感动,回味悠长。把细节描写纳入诗中,加入适当的景物渲染,佐以丰富的想象,构建诗歌画面,表现出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三、用技巧抒情感,完成诗歌初创
活动任务四:借鉴《雨巷》《灰喜鹊》等诗歌的结构思路和写作技巧,创作一首诗歌,班级内部交流。
表4
学习活动五:小试牛刀
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尝试创作一节或首诗歌,班级内部交流。
温馨提示:
1.选择合适角度,选取恰切意象,构建诗歌画面,表现小通讯员品格、精神的意象,增强感染力。融情于景,抒发对青年通讯员的崇敬景仰之情。
2.融入小说故事情节,关注细节,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塑造光辉真实的人物形象,讴歌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3.思路清晰,按照一定顺序展开诗歌,尽量追求诗歌结构的完整性。
4.自由选取写作技巧,未必局限在本单元或本节课的范围内,可以采用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抒情手法,可以采用以景结情,先抑后扬的结构技巧,可以选用象征、想象、衬托、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可以选取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
学习活动六:当堂展示
就课堂上的生成内容,进行交流展示,大胆给予学生肯定——某个意象的选取,某个画面的构建,某种修辞的运用,某个动词的运用,某个细节的展开……
学生诗作一:
她弯下身子,
针线穿梭,
如灵蛇飞舞。
黑夜,静悄悄,
泪水摔落,
抽泣声回响。
月光流泻,
百合花悄然绽放。
学生诗作二:
在风中
树枝和野菊花
在耳边微微颤抖。
夕阳下,
衣服上的破洞
婆娑起舞。
小巷里,
烟雾弥漫
一道光影飞身扑去,
一阵爆炸声轰然响起……
[设计意图]前面完成诗歌内容的建构,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掌握诗歌行文的结构思路,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来塑造人物,表情达意。
四、百合花开,青春绽放——课堂小结
硝烟弥漫中,有人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青春在炮火中飞扬;疫情阴霾中,有人为我们战病毒、保平安,青春在逆行中绽放。线上学习中,我们树目标、燃激情,青春在努力中奔放。疫情散尽终有时,百合花开向阳艳!让我们用奋斗和坚韧,用专注和自制,谱写青春的诗篇。
五、完善诗歌,交流分享——作业设计
1.继续完善自己的诗歌,班级内交流分享,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诗歌朗诵会。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分工,汇集诗歌作品,选择优秀作品,在班级微信群、QQ 群内展示,线下上课时可以编辑出我们自己的青春诗集。
【活动反思】
教学《百合花》,大胆尝试,用改编诗歌的方式让学生走近人物,走入文本。选取了大量现代诗歌,通过咀嚼品鉴,借他人诗歌之石,攻师生诗歌之玉,颇有成效,学生燃起创作的欲望,把自己的真情,自己的审美融入诗歌创作。学生得到了思想情感上的洗礼,以激情焕发激情,用青春召唤青春。学习先烈抛小我、循大义、捐躯赴难的大无畏精神;学习先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