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肛瘘的CT、MRI 诊断价值分析
2023-08-17吴建东李俊华通信作者
吴建东,李俊华(通信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放射科 江苏 盛泽 215228)
复杂性肛瘘主要是指有≥2 个内口或外口,有>2条瘘管或支管、盲管的肛瘘,此病在肛瘘治疗中最为棘手,患者常见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复杂性肛瘘发病原因、形式多样,诊断难度大,此外,该病患者还存在隐匿性的脓肿,诊断中易出现遗漏瘘管的情况,手术治疗不彻底,增加了患者手术后病情复发的风险,极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不仅可准确诊断疾病,还可为后续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性参考。CT、磁共振成像(MRI)为诊断肛瘘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技术,其中CT 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在显示解剖结构及密度分辨力方面优势明显,可较为准确地显示瘘管的形态、深度、走行方向等[2]。MRI 分辨率高且准确,可多平面、多角度的显示病变及瘘管走行,还可显示瘘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3]。但目前,临床关于复杂性肛瘘的CT、MRI 诊断价值鲜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62 例疑似复杂性肛瘘患者,以肛门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MRI 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效能、诊断符合率、影像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于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复杂性肛瘘患者62 例,其中男性34 例、女性28 例,年龄23 ~46 岁,平均年龄(34.50±5.43)岁,体质量指数18 ~24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00±1.03)kg/m2,文化程度:初中12 例、高中28 例、大专及以上22 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肛周肿痛、流脓、分泌物等症状;②无CT、MRI 检查禁忌证;③可耐受肛门镜检查;④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③合并其他皮肤病者;④已确诊为结核性、医源性、外伤所致肛瘘;⑤具有感染性、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⑦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1.2.1 CT 检查方法
采用64 层螺旋CT 机(GE,Optima CT660),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R 40 mA,层厚:1 mm,层间距:1 mm,重建层厚:0.5 mm,螺距:53 mm,扫描速度:0.35 s/r。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做好术前的肠道准备工作,对患者皮肤的外口进行仔细消毒,使其头部先进,由耻骨联合上缘至肛管下缘进行扫描(平扫)。连接针头导管(一次性输液针头)的一端与注射器,另一端削尖插到瘘管外口,以注射器吸出残液,再从瘘管外口注入对比剂(35%碘海醇),擦干净溢出的对比剂后,行多层螺旋CT 扫描。将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以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
1.2.2 MRI 检查方法
采用超导MRI(厂家:GE 3.0T MR Discovery MR 750 w)与24 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的状态,使其足部先进,确保呼吸处于平静的状态,扫描的范围为肛管下缘到骼前上棘,线圈中心:耻骨联合。平扫后,静脉注射钆喷造影剂,行增强扫描(肛管T2矢状位、T2与T1横轴位平扫、T1矢状位/横轴位/斜冠状位),扫描序列,见表1。
表1 MRI 检查方法扫描序列
1.3 观察指标
①以肛门镜检查为金标准,对比CT、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效能;②分析不同的检查方式对各情况诊断符合率(瘘口/瘘管及分支/肛门周围脓肿/脓肿周围软组织感染);③CT、MRI检查复杂性肛瘘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诊断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诊断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 复杂性肛瘘检查结果分析
金标准检查:62 例疑似复杂性肛瘘患者中,阳性54例、阴性8 例;CT 检查:真阳48 例、假阳6 例、真阴2 例、假阴6 例;MRI 检查:真阳52 例、假阳1 例、真阴7 例、假阴2 例。见表2。
表2 分析CT、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检查结果 单位:例
2.2 CT、MRI 复杂性肛瘘诊断效能比较
与CT 检查方式相比,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均更高(P<0.05);CT 与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MRI 复杂性肛瘘诊断效能比较[%(n/m)]
2.3 CT、MRI 诊断符合率比较
金标准检查结果显示,确诊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共54 例,瘘口2 ~3 个、共142 个,瘘管及分支、肛门周围脓肿、脓肿周围软组织感染依次有133 条、30 例、12 例。MRI 对各种情况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CT、MRI 诊断符合率[%(n/m)]
2.4 CT、MRI 检查复杂性肛瘘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CT 检查:图像上可见细小的分支,观察到隐匿的区域存在小脓肿或内口,充填对比剂至瘘管腔之后,周围存在软组织密度炎症,增强检查:有清晰可见的肉芽组织,其扩展范围亦明显可见。典型病例1:男,年龄24,确诊为复杂性肛瘘(右侧肛旁),患者俯卧位时,可见瘘管不规则走行[见图(a)、(b)]。MRI 检查:在图像上清晰可见主要大瘘管(与外界相通),可见部分瘘管壁,管腔为高信号,隐藏区域小脓肿呈相对高信号,可显示阻塞/不成熟瘘管。典型病例2:男,29 岁,双侧臀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片略低密度影,境界尚清晰[见图1(c)];同一患者,相同组织内,有多发条索状的高信号,周围环形低信号[见图1(d)]。
图1 CT、MRI 检查复杂性肛瘘的影像学特征
3 讨论
肛瘘为肛管、肛周皮肤间的一种非正常的通道,肛瘘疾病在肛肠外科非常常见,其中起源于肛腺的占比高达70%~80%[4]。复杂性肛瘘的内口/外口有2 个及以上,并且瘘管/盲管的肛瘘也有2 条以上,病情极为复杂,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占比1.67%~3.60%,病变范围大、治疗难度高、并发症多、患者病程长,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疾病不断发展,病情越来越严重,会有癌变倾向,增加了患者病死率[5]。由此可见,尽早诊断与有效治疗极其重要,但复杂性肛瘘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常规诊断方法中易出现漏诊的情况,诊断效能不佳,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式非常有必要[6]。
相比较X 线检查,CT 可以相对更清晰地显示肛周的解剖结构,并且还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有助于较为精准的分析病情。MRI 检查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本文结果显示,CT 与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敏感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均无明显的差异;但相对于CT 检查,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均更高(P<0.05);表明两种检查对复杂性肛瘘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 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CT 检查的后处理技术,可使图像立体化,诊断医师可直观地观察病变信息,此外,医师还可以清晰的观察患者内口位置、瘘管走行的情况等,便于对瘘管腔、瘘管壁进行准确辨别,还可以显示隐匿的脓肿[7]。但需注意的是,CT 检查中,对于阻塞/不成熟的瘘管,注射造影剂时并无法顺利通过,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断效能,其内口、瘘管无法完全被显示出来,影响诊断效能。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且无辐射,该检查可清晰地显示瘘管,且通过多序列、多方位的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肛管周围的肌肉组织、瘘管与肌肉组织的关系,对瘘管、瘢痕组织、炎性组织的分辨率均比较高,可以为医师提供更全面、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诊断准确度更高[8-9]。此外,MRI 检查经过多方位、多序列的扫描还可以发现隐匿的脓肿、瘘管,避免漏诊误诊等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10]。
本研究发现,MRI 检查对于患者的瘘口、瘘管及分支等各种情况的检出率高于CT 检查方式(P<0.05)。主要是因为,MRI检查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检查后,患者的肛瘘同括约肌、肛提肌解剖关系均可以全面的显示出,此外,还可清晰的显示瘘管具体走行情况、炎症浸润的范围等。对于肛瘘的继发感染病灶有较高的检出率,应用价值更高[11]。CT 检查并不能完全地显示阻塞/不成熟的瘘管,而对于CT 无法显示的隐藏脓肿MRI 可显示出,MRI 对肛门周围脓肿、脓肿周围软组织感染的检出率均更高[12]。
本文结果显示,CT、MRI 检查均可以获取清晰的复杂性肛瘘的影像学信息,但相对而言,MRI 检查的影像学信息更丰富、全面,且可以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与CT 检查比较,MRI 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更高,对瘘口、瘘管及分支、肛门周围脓肿、脓肿周围软组织感染的检出率也更高,临床价值显著,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