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T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出血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8-1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性病变信号强度磁共振

谭 冠

(武宣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来宾 545900)

脑出血是指颅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脑实质内血液积聚,随着更多的血液积聚,颅内压不断增高,进而出现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且发病率在逐年增高[1-2]。年轻人中脑出血发病率更高,救治时间往往直接决定了该类患者的预后以及转归,同时,脑出血是一个急性过程,具有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早期发现颅内出血病灶并给予及时治疗是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3-4]。目前,CT被认为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能够迅速准确地确定血肿的位置,有助于评估出血量、出血范围以及周围脑组织的损害程度[5]。但CT 检查也存在辐射暴露、脑干及后颅窝病变显示不清等缺点。特别在脑干或者小脑周边范围内的出血灶,CT 容易出现漏诊的问题[6]。相比之下,MRI 能够清晰地显示大脑的三维成像,并具有清晰度更高、无辐射和无颅骨伪影等优点,尤其是在慢性出血,血管畸形和小病灶出血方面的诊断效能优于CT[7]。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组织磁化率差异的新型MRI 技术,是通过利用机体不同组织所含的磁敏感性物质,尤其对血液内的含铁血黄素沉着和动静脉血管等情况较为敏感,其提供图像的对比增强,对含铁血黄素沉着和钙等顺磁性物质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显示出CT 检查无法显示的图像[8-9]。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武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 例脑出血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SWI 与常规MRI 在脑出血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武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 例脑出血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3 例,女95 例,年龄40 ~83 岁,平均(65.45±4.76)岁。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脑CT 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中脑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准[2];②均符合脑CT 和磁共振SWI 检查适应证;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外伤致脑出血;②脑卒中疾病既往史阳性;③发病至入院超过48 h者;④合并肝癌、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者;⑤合并脑梗死、脑部恶性肿瘤等患者;⑥既往存在颅脑创伤史、手术史者;⑦先天脑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数据收集:收集符合要求的患者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后至入院的时间间隔长度、出血灶情况、微出血灶情况、出血面积、出血量、常规MRI 结果、SWI 扫描结果等。

MRI 检查:利用德国西门子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16 通道相控阵头颈部联合线圈。扫描前嘱咐患者去掉身上所有金属类物品,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检查,将患者头部放置于线圈中央并固定,避免产生运动伪影,给患者佩戴耳塞。患者头部先进入设备,扫描范围为全颅。首先进行常规MRI 颅脑轴位序列扫描检查,包括T1WI、T2WI 和FLAIR 序列,各参数设置如下。T1WI:TR/TE 为550 ms/8.4 ms,T2WI:TR/TE 为4 500 ms/88 ms,FLAIR:TR/TE 为6 000 ms/85 ms,扫描序列层厚6 mm,间隔为1.5 mm,视野240 mm×240 mm,矩阵256×320,反转角为90°,激励次数为1°;随后进行SWI 序列扫描,SWI 序列扫描采用高分辨率3D 梯度回波序列:TR/TE=16 ms/23 ms,层厚1.0 mm,反转角15°,视野183 mm×230 mm,矩阵256×203,激励次数为1,扫描时间1 min 54 s。采集SWI 原始图像传送至系统的工作站内,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

CT 检查:利用德国Siemens 16 层螺旋CT 扫描仪,患者采取仰卧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CT 扫描,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250 mA,扫描时间2 s,层厚5 ~10 mm,扫描范围为眶耳线至颅顶,之后进行增强扫描,经患者肘静脉以3 ~4 mL/s 的速率注入50 ~60 mL 非离子型对比剂,将所得扫描图像传输到工作站。

由医院两位3年以上丰富经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对所得脑CT 图像和脑磁共振平扫、磁敏感加权图像进行阅片诊断,若2 位医师意见出现分歧,则邀请第三位协助诊断,商讨决定。

1.3 观察指标

①以医生综合诊断脑出血性病变结果为依据,统计常规MRI 与SWI 扫描对脑出血性病变的检出情况。②分析常规MRI 序列和SWI 序列扫描的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MRI 与SWI 扫描对脑出血灶的检出情况

198 例患者共确定了223 个脑出血灶,其中173 例患者有1 个出血灶,25 名患者有2 个出血灶。223 个出血灶中有微出血灶42 个。SWI 扫描对出血灶和微出血灶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MRI,SWI 扫描出血面积以及出血量也均显著大于常规MRI(P<0.01)。见表1。

表1 常规MRI 以及SWI 扫描的出血灶检出情况对比结果

2.2 常规MRI 序列和SWI 序列的影像学特点

在198 例患者的常规MRI 序列扫描结果中,病灶血肿信号T1WI 呈高信号114 例(57.58%),等信号18 例(9.09%),低信号28例(14.14%),混杂信号38例(19.19%);T2WI 呈高信号5 例(2.53%),等信号16 例(8.08%),低信号81 例(40.91%),混杂信号86 例(48.48%)。FLAIR 均呈高信号,同畸形混合型脑梗死、颅内感染、神经胶质瘤的鉴别困难。SWI 图像显示出血灶的边缘相对清晰,呈斑点状或片状的极低信号,血肿范围显示更大且更为清楚。SWI 和常规MRI 的主要区别在于血肿边缘,常规MRI 的信号强度在发病6 ~24 h 就会从清晰可见逐渐变得模糊,而SWI 的信号强度能够相对保持清晰。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通常是由于患者周围脑组织被血肿压迫,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诱发机体组织释放大量的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周围脑组织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10]。研究数据显示,脑出血临床死亡率高达30%,大部分存活的患者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1]。一般如果患者不存在持续出血的小病灶血肿,多倾向于保守治疗,如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及时止血,维持颅内压,给予神经保护以及一些对症治疗等。如果脑出血量较大,则推荐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治[12]。可见,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十分关键。

与CT 扫描相比,MRI 具有更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多序列扫描,因此,MRI 能够检出更微小的组织病变,为早期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3]。但传统的MRI和CT 仍存在部分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SWI 已被证明具有更好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对顺磁性物质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并且SWI 由于简单便捷的操作,逐渐开始广泛应用[14]。

SWI 是一种全新的磁共振扫描序列,主要利用磁共振T2 技术,并应用3D 梯度回波序列,采用薄层扫描的信息采集方式,可以达成完全流动补偿,同时还可以减轻噪音和小动脉的干扰,其获得的扫描图像分辨率高,所以其同常规的MRI 序列对比,具有独特的成像优势[15]。通过研究结果可知,SWI 序列扫描对脑出血的出血灶和微出血灶的检出率以及出血量和出血面积的数值均显著高于常规MRI 扫描(P<0.01),提示SWI 序列的扫描可以更好地对脑部出血性病灶进行诊断,同时也有利于对脑出血的出血量和出血面积的准确测定。早期脑出血可引起病灶处含铁血黄素沉着,血肿处的血红蛋白则转化为脱氧血红蛋白,顺磁性物质可以产生局部磁场变化并使质子相移,从而导致加速的T2弛豫,因此SWI 利用组织磁化率差异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出血性病变[16]。

本研究比较了常规MRI 序列和SWI 序列的影像学特点,SWI 和常规MRI 的特点是血肿中心的信号强度非常低,周围组织信号强度在脑出血发作后的前6 h 内高于血肿中心,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SWI 和常规MRI的主要区别在于血肿边缘,常规MRI 的信号强度在发病6 ~24 h 就会从清晰可见逐渐变得模糊,而SWI 的信号强度能够相对保持清晰。在脑出血发作后7 ~12 h,从常规MRI 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血肿边缘的一过性线性低信号,这可能与血肿周围红细胞和周围组织之间的氧气交换产生的伪影相关。但对于SWI 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处的血红蛋白脱氧变得更加明显,导致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顺磁差异更大,SWI 信号强度更高,边缘也就更明显[17-18]。

综上所述,1.5T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具有极高的准确性,该项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性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诊断价值高于使用常规磁共振扫描,更有利于显示脑出血病灶的范围和出血量,可以作为脑出血较小病变的早期检测方法。

猜你喜欢

性病变信号强度磁共振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WiFi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的研究分析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改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四面体模型井下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