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开展继续教育的几种模式

2023-08-17李丽明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四力继续教育融媒体时代

李丽明

摘要:信息技术变革的必然趋势,带来了媒体融台发展的新格局。民众的媒体使用频率与要求越来越高,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形势下,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尤为重要,新闻记者只有真正掌握现代传媒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提升“四力”,成为行家里手,才能解决自身面临的“本领恐慌”问题,跟上行业发展步伐。这一要求下,开展继续教育,坚持终身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就新闻工作者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模式做出分析和研究,结合业内新闻案例和实际工作经验,分析自学、新老互学、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行业群交流学习几种继续教育模式的优缺点,为新闻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提升业务能力提供合理的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继续教育,“四力”

2022年4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台发布关于印发《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通知。《规定》指出:新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健全完善新闻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增强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规定》要求,新闻专业技术人品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这一规定为记者提升“四力”、进行继续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新闻工作者是全面建谩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的亲历者、建设者、记录者,必须要把坚持继续教育作为日常的—项必选动作,坚持继续教育不仅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增强个人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

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提高政治站位,需要终身

保持继续教育的理念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些媒体盲目抢发突发新闻、重大事件,或是以“博眼球式”的标题吸引大众关注,造成信息传播偏差,引发大众不良情绪和负面互联网舆论。更为复杂的舆论环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信息浪潮中必须保持定力,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展开工作,坚持将正确的舆论导向贯穿在新闻采集、制作、分发、反馈环节,开展继续教育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新闻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素养、站稳政治立场,时刻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海量信息中发出“第一信源”,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扩容知识储备,需要将

继续教育的范围拓宽

如今新闻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在学校学习了系统、正规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同时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比较快速地掌握了行业技术,具备了“万金油”的工作能力,但这远远不够。进入融媒体时代,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无论是新人还是“老将”都要转变观念,转换思路,继续学习,不断钻研,扩大知识储备.跟上媒体深度融台的步伐。

2022年6月13日,三星堆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发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三星堆直播报道。有别于传统的新闻直播,央视频打出“移动直播+视觉产品+短视频+微纪录片”的融媒体组合拳。上述典型案例说明单一的行业技能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要掌握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的分发传播方法,将融媒体时代的多种传播技能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创作出满足各个受众群体需求的新闻作品。同时,努力成为—名“全能型记者”,这也满足了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要求。

增强“四力”,需要将

继续教育的行动落到实处

如今的新闻要将声音、图像、视频等新闻素材融为一体,需要记者具有较高的新闻素材、新闻传播整台能力。这意味着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想要做好一名新闻工作者的难度大幅上升。

内容为王永不过时。多元化的融媒体时代,赢得受众的必然还是优质的内容,而那些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来源于基层。新闻工作者需要增强自己的脚力,深入到群众身边倾听百姓心声,扎根泥土倾听乡村振兴独特经验,到企业中了解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积极影响。要在基层练就良好的观察能力,努力探索更宽广的领域,发掘更多优质的新闻信息。不断开展继续教育也是提升“脑力”的重要—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自觉,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通过自己的笔端和镜头传达真善美,从而提升“笔力”,写出更具深度、经得起时间考验、影响深远的新闻佳作。

继续教育的几种模式

技术变革带来了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民众对于媒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媒体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媒体人,只有真正掌握现代传媒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提升“四力”,成为行家里手,才能解决自身面临的“本领恐慌”问题。笔者结合在地方台十余年的工作实践,梳理出提升“四力”、进行继续教育的几种模式,大概总结为以下模式:

不断自学

在融媒体时代,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不学习就无法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就是因为不学习造成的。比如近两年出现的“嵩(hao)县”“湖北张家界市”“安徽省南京市”等一些在社会上引起较大争论的舆情。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杜绝一些常识性错误的出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养料。

自学有几种方式:

读书

首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看资料、听讲座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原著原文来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理论精髓,为我们的实际工作做出准确指引。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使命,深入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不同时期读一些必读书目。

其次,看行业相关的图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温故而知新,在学生时代学习过的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工作实践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继而通过学习现阶段的各种新学说、新理论,对自己的工作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最后,看一些综合类的书,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看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正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我们可以通过收看《新闻联播》《北京新闻》《广西新闻》等中央、地方的时政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学习慕课

许多人会认为采用互联网新媒体学习,在当下不失为一种不受时空限制且便捷易得的继续教育途径。但笔者认为运用互联网开展继续教育并不准确,存在一定缺陷。尽管新媒介互动和集成(多媒体、超链接)的特征使得其支持的学习模式远远超过传统学习,但是“深度阅读”的能力会丧失。它还会导致多任务的错觉和基础知识的缺乏,因为任何事物都可搜索到或者找到,会导致错误的学习策略。基于此,笔者认为通过互联网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犹如大海捞针,因而寻找合适的平台则成为优选。

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慕课进行继续教育更加高效。常见的慕课资源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在线课程的开设为我们的继续教育搭建了新的舞台,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聆听大师的课程,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温故而知新,了解学术和行业前沿,为自我提升提供更多可能。例如,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有道与高教社联合打造的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该平台上有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开设的关于新闻采访写作、传播史、新闻伦理与法规、行业发展涉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各种内容,成为新闻从业者在大学专业学习之后开展继续教育的“第二课堂”。

掌握新技术

要想在融媒体时代的舞台大显身手,掌握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认为,在过去掌握新技术主要是指对新的采访编辑设备、播出设备等技术的掌握,以符合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需求。而现在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掌握升级换代的4K、8K摄像机,还需要学会使用相机、手机等小型拍摄设备,甚至大疆航拍无人机和Gopro专业运动相机等,为受众呈现更为丰富、更多视角和更具冲击力的图片、视频。除此之外,新闻工作者还需要熟悉新闻、短视频、长视频、社交平台等备类网站、APP的运作规则和流程,除了提交常规的报刊文字新闻稿件、电视新闻作品等,还要学会在“两微一端”上发布有吸引力、有内涵的音频、图片、文字内容,满足各个受众层面的需求。

新老互学

新闻行业是一个要求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行当,为了尽快消弭理论和实践的差别,掌握电视新闻采访、编辑的基本方法,提升电视新闻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抓住好题材,出彩出新,新闻工作者还可以采取新老记者互相沟通学习的方式,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实现自我成长。比如向新媒体部门同事请教,面对重大事件时,如何以新媒体的视角去发掘新闻,打造网络爆款的技巧。又如在《新闻战线》《长江》等行业专业公众号上,进行阅读,见字如面,学习到行业前辈、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的宝贵采编经验等。

“以老带新”具有可模仿、上手快、身份差异小、没有距离感、更容易形成职业认同的优势,产生教学相長的效果。反之还可以采用“以新带老”的模式,老记者要想尽快形成媒体融合的观念,掌握新技术与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向年轻记者请教,学习使用航拍等新技术,向网络编辑、技术人员学习包装制作小视频等,提升新闻作品品质,共同形成一支思维创新、能力过硬的全媒体记者团队。

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

上级部门的培训往往高屋建瓴,能够指出行业最新特点和最新情况。新闻行业的培训相对较少,根据对上级培训方式和内容的梳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政策解读

主要集中在对重大会议、重要决议、重要历史事件的解读,方式是多样的,主要由宣传部门组织,如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解读、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解读,时效性强、政策性强,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敏锐把握政策,结合实际,写出独具心得、效果较好的新闻作品。

行业培训

行业不断发展,需要从业者不断加强学习,也是上级领导部门的使命和任务,作为一项任务,上级部门会邀请本行业业绩出色、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或者高校教授、学者作为主讲,开展不同主题的培训,有学时要求,效果较好。此外,思政类课程成为大热门专业,也成为当下新闻工作者提升新闻业务急需补充的一份“养料”。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当中,台有该类课程的行业培训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创作出更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这类培训规模较小,地点和时间不确定,因此参加人数少。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多转为线上学习形式,打破了培训地域、人数和时间的限制。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慧广电学院每年不同时间段都会根据媒体发展的最新趋势开设各类直播、点播学习专题,涵盖方方面面,帮助记者、主持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升业务能力,了解行业动向。

行业群

行业群包括各种行业有关的微信群、QQ群等,多以行业相关名词命名,行业特征明显。行业群主要可分两大类:工作群和业务交流群。

工作群

和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生动、鲜活地体现了工作动态,及时、准确地对工作中的优劣进行呈现,可以从中学习经验、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

业务交流群

在业余时间和业界大佬切磋,探讨行业发展和业务知识,对于培养记者的业务技能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参加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新闻单位与高校互聘交流计划,担任高校有关课程(讲座)授课(报告)人等。

思考与建议

以上几种模式各有利弊。例如,自学的优势在于主动性强、学习时间灵活,但要求有较强的自律性,坚持起来比较难,有可能会“信马由缰”地学,全面性和高度都不够,劣势也较为明显。网络专题培训难免会出现部分人员“应付式”学习、“做任务式”培训的现象,课后学员也无法与老师面对面求教交流,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我们可以同时将几种继续教育方式结合起来。笔者以为要实现终身教育,更突出继续教育的优势,可以采取组建学习小组、开设主题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结合的做法,充分利用已有的融媒体平台不断深挖新闻资源,拓展新闻宣传渠道,扩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受众范围,为人民群众呈现更具时效性、真实性与内涵性的优质新闻内容,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守住新闻舆论主阵地,奏响主流舆论最强音。

(作者单位:桂林广播电视台民生节目部)

猜你喜欢

四力继续教育融媒体时代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