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2023-08-17李正林
李正林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以供参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學语文教学的创新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创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还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这种充满创新和活力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践行生本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遵循陈旧的理念和方法,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的教师教务繁重,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难以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二)缺乏有效的课后拓展
完整、系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和课后拓展。课后拓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围绕小学语文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后拓展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限制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教师将课后拓展理解为布置作业,且作业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标准多元化,如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同时,还包括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评价、观察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标准较为笼统,以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考试成绩为主,弱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微小进步和个性化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是深受师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主要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军神》这篇课文描述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充分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坚韧意志。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很多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够了解,对眼部手术的疼痛也无法切身体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背景和人物形象,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如有的影视剧中刻画了“军神”不打麻药做眼部手术的情节,可以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残酷环境,深刻领会老一辈革命家如钢铁一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荡学生的心灵。此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闯关游戏。在闯关游戏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设置了解刘伯承的生平资料、查找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评价及文章中的生字词等闯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闯关问题的设置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吸引学生持续闯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二)立足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基于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立足教材,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原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代入诗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授《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再将其翻译成现代文。有的学生在翻译时将重点放在村庄大人忙碌的场景上,而对孩童在桑阴下学着种瓜的细节没有过多描述。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的留白内容填补完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指导,启发学生寻找想象的切入点,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三)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具体的知识或事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更多的联想。此外,情境教学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课文情境,利用图片或视频将文字转化成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以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學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播放优美的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圆明园曾经的风光,使学生对气势雄伟和设计精妙的圆明园建筑有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师在讲解和分析课文内容时,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文资料,让学生直观体会圆明园文物之多、之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样的一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大家想亲眼去看看吗?”在得到学生肯定的答复后,教师继续说道:“可是,它现在已经是这副模样了……”随后,教师播放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穿越时空,直击当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的过程,目睹其残垣断壁、荒草丛生的景象,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如此,教师通过情境再现,不仅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承担着巩固与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的任务,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让课后作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查补知识漏洞、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画图、查资料、调查、采访、手工制作等形式的作业,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教授完《桂花雨》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描写桂花雨的诗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桂花的有关知识等。又如,在教授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不同动物尾巴的图片或视频,以及相关知识,并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等。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创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