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满艺术魅力的国荣版画

2023-08-17吴伦仲

上海采风月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圆明园版画创作

吴伦仲

近来上海版画引起不小轰动。“一年又一年· 档案2022——第二届上海当代新兴版画推介”展示近年上海版画创作新貌,在“继承新兴木刻运动的精神和传统”方面,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用生动的版画形式说好上海故事。 说到上海版画,不得不提到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美术家朱国荣先生,他长期与美术结缘,在上海美协工作,是老资格的美术理论评论家、史论家,可他早期的版画创作也颇有成就。

朱国荣先生曾有过十多年的版画创作经历,对版画创作与版画理论研究都下过一番功夫。他认为,版画是对人们进行艺术熏陶的一个很好的艺术品种,它通過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出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版画创作在当时对他来说,是“愈来愈投入且充满兴趣,每次都有新发现、新惊喜”。他说:“我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曾从事过版画创作,主要是黑白木刻。黑白木刻除了追求刀味和木材之外,还在于对黑白关系的掌握。”

这时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以敏锐的目光、新颖独特的视角,抓住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人们带来的富有新气象、新面貌的动人场景,创作出一幅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版画作品。虽然后来他在工作中愈来愈多地投入到美术理论研究上,版画创作也就少了一些,但是从他的这一批版画作品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他在版画创作上的深刻理念、平易近人的艺术风格和娴熟的版画技法。他特别注重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版画创作的内容和意义应该随之变化发展,讲好这方面故事。他把创作的视角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如《寻求新的节奏》《宝钢之晨》《明天》等。

《国荣版画》为我打开了解朱国荣版画艺术之窗。有意思的是,他搞版画,我搞篆刻,有异曲同工之妙。版画艺术似乎与篆刻艺术有着一种特殊联系,同样是用刀,材质却有所不同,一个石材,一个木材。更大的不同是,篆刻大多是用刀艺术性地表现文字,从而表现作者的意境,颇有一点被人认为“雕虫小技”的意味;版画则是作者借助木质材料,用刻刀作笔在木板上以特殊的绘画方式,表现和展示作者独特的艺术面貌;它同时又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并以拓印的方式来呈现画面,有“大家之气”的魅力。

朱国荣的版画创作深受以鲁迅为代表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各种木刻刀的运用,巧妙地展现黑、白关系的对比之美,深刻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建设、新气象。他的版画作品贴近生活、富有朝气、具有深刻内涵。他认为,一幅好的版画作品,首先要有好的创意,要有富有哲理性的、独到的思考;其次要贴近时代,挖掘生活的深刻内涵,以小见大,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生动气息;再次表达的手法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要强调艺术性;还有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同时,更要有一些理念上的创新和发挥。

版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品是朱国荣得意之作。这幅版画以冼星海肖像为主体,在构图上有顶天立地的感觉。头部采用素描的明暗法来表现,密集的线条排列组成灰面,既为表现结构的需要,亦成为黑白强烈对比的一个过渡,眼睛及将近半个脸庞处于暗部,使肖像呈现出鲜明的立体感。作者并没有去刻意刻画人物的眼睛,而是通过脸部、头发、颈部与衣服连成一块黑色,产生一种坚如磐石的重量感和稳定感。他又以刚柔相济的手法对眉毛、额头、嘴唇等处作了含蓄的刻画,表现了音乐家的刚毅的性格、豪迈的胸怀、聪颖的智慧和艺术家的气质。背景上黄河水奔腾不息,咆哮的河水撞击着礁石,扬起千重浪,造成多姿多态的节奏和旋律,折射出音乐家内心汹涌澎湃的激情,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英雄气概。整幅版画笔触鲜明,线条挺拔,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版画精品。

圆明园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版画《太阳照在圆明园废墟上》抓住圆明园这一历史题材,以最具代表性的大水法遗址作为作品的叙述主体,浓重的黑色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留白的天空从废墟上残留的建筑空隙中透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件作品基调显得凝重、肃穆。

朱国荣在细节的刻画和处理上对主题思想又作了进一步的深化,矗立着的两大块残缺不全的大水法建筑体像历史老人向观者叙述圆明园的历史沧桑,而在大块的黑色建筑上用三角刀刻出纤细线条来表现欧式的洛可可建筑花纹,又巧妙利用了版材上的原有木纹化为大理石上留下的斑斑驳驳的残痕,意在突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被摧残得如此凋零破败,不堪回首。朱国荣介绍说:“我在《太阳照在圆明园废墟上》一画中就利用版材的纹理,加以拓印的技术处理,再辅以不同质地的马粪纸来丰富画面的肌理,由此表现出圆明园遗址风回日暮、岁月苍茫的感觉。”画中的一轮太阳含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意图,它静静地照耀在圆明园这块土地上,是这场历史悲剧的见证者,它提示人们不要忘却过去的悲痛与耻辱。太阳又以其光效应艺术特征的装饰风格将场景拉回至今天,用华丽与优美来抚平过去的创伤,意喻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投入新的建设,力图展现曾经有过的灿烂辉煌。好的黑白关系不但能够表现出主次远近等各种关系,也能够表达出各种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版画作品《采蘑菇的小姑娘》撷取小姑娘采蘑菇的温馨场景,富有诗意地描绘小姑娘背着小竹篓在蘑菇田地里采摘。朱国荣着力刻画扎着小辫的小姑娘,用刻刀把短袖上衣的美丽花朵刻出,并将短裤刻出黑白斜纹予以相陪衬,把胖墩墩的小手小脚刻出留白,显示生动活泼。整幅版画底色为黑色,用刻刀将草地刻得呈波浪形,与小人物一起,动静结合。

作品《阳春》是一幅套色版画,展现万物复苏的春天,两位年轻靓丽充满朝气的农妇,准备挑担把青菜送入供应市场的情景。朱国荣抓住阳春是三月的春季景色这一特点,两位年轻农妇在阳光的照射下,正忙着把采摘的青菜上市。太阳采用橙色,表现了雨过天晴后的光线特点;一位农妇蹲着在整理青菜,她用淡青色头巾扎着头部,露出长长的马尾辫,淡紫色有花朵的上衣和深蓝、浅蓝色混合的长条裤,显现新时代年轻农妇的精气神;另一位农妇更是富有朝气,长时间地采摘青菜,累得她满头大汗,脱下了深咖啡色的毛衣,露出浅蓝色衬衣和茄紫色长裤,一身青春活泼。以黑色线条当作装青菜的菜笼,将深绿色和白色的青菜围起,整齐叠加,错落有致。整幅底色施以黑色,衬托出人物和物体的色彩,初春的美丽和生机都在版画《阳春》中充分表现出来。

朱国荣主张艺术创作要接地气,就要深入生活。在版画创作实践中,他强调,从生活中发现美,在作品中表现美,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打动观众。《太阳照在圆明园废墟上》《阳春》《午休》《采花蜂苦蜜方甜》等作品都是他从平时日常生活中观察,发掘和积累的,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在今天看来尤为感到亲切,气息可闻。

这些版画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都是他从写生稿中提炼和发展而来的。在《宝钢之晨》《洪椿晚晴》《笑问客从何处来》《青年服务队》等作品中,我们感觉到作者版画写生积累丰富素材,手法粗犷有力,简洁明快,放刀直干,具有对比强烈的艺术风格,与《午休》《采花蜂苦蜜方甜》优美的造型与恬静的意境形成反差。《阳春》是作者从单色版画转向套色版画的一件重要作品,综合吸取了立体主义、装饰主义等某些现代艺术的元素,显示出作者的艺术风格有趋于唯美主义的倾向。

朱国荣的版画创作,无论是主题创作还是生活小品,无论是黑白版画还是套色版画,从景观世界到人物表现,技法上都炉火纯青,在吸收前辈名家的木刻技法的基础上,其作品的构图、阴影、线条、刀法更有独到之处。在黑白版画上,用刻刀的画面很有艺术魅力,线条的粗细、宽窄、长短,都是作品内涵的表达;通过黑白、疏密、刚柔、曲直等对比手法,将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表现语言传递给读者。

从朱国荣的版画创作经历中,我们看到了版画前辈的影子,又看到他在创作作品时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故事的出色业绩,这也为他的美术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做美术理论研究,他孜孜不倦,著作等身;搞版画创作,他矢志不渝,一片赤诚。

猜你喜欢

圆明园版画创作
版画作品选登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游圆明园有感
《一墙之隔》创作谈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圆明园里过大年
满江红·圆明园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