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外科之父Charles Sumner Neer Ⅱ
2023-08-17郭艳波朱高明姜仲博蔡余力
郭艳波,朱高明,姜仲博,蔡余力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山东 济南 250014)
提起Charles Sumner Neer Ⅱ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你一定不会对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肩峰撞击的Neer征、肩关节置换的Neer假体等感到陌生。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Neer教授,拥有肩关节外科之父的称号,因其在肩关节外科的卓越贡献,我们愿意称他为“肩膀上的巨人”[1]。20世纪下半叶以来,肩关节外科领域的真正巨人就是Charles S.Neer Ⅱ[1]。
Neer教授于1917年11月10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医学世家,于1939年在常春藤联盟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于1943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结束实习,紧接着在纽约长老会医院骨科开始住院医师培训。二战期间,他先后服役于欧洲、日本和菲律宾,并获得了上尉军衔。1949年,战争结束后,他返回长老会医院继续完成培训,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2]。期间,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即长老会医院)的教授与骨科主任(1968年)、肩关节外科主任、骨科大主任(1975年),直到去世前他一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骨科的荣誉教授、名誉顾问和特邀讲师。
Neer教授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骨科医生,开创了肩关节外科的许多技术和原则,奠定了现代肩关节外科发展的基础。由于对当时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满,1953年Neer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以肩关节假体替代肩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法[3-4],此后设计了半肩和全肩关节置换假体,并接连发表论文阐述肩关节置换的适应证、手术技术要点,强调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等。基于临床疗效,Neer教授不断改进假体设计,如在半肩置换术中应用Neer Ⅱ型假体通过将不同大小的头、柄分开替代Neer Ⅰ型假体,以适应患者个体化要求,改善临床效果[5-7]。尽管假体设计不断改进,但对于肩袖撕裂肩关节病变、半肩关节置换术收效甚微,Neer教授对此也做出了积极探索,设计出MarkⅠ-Ⅲ 3个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假体,但均因假体松动而未能解决肩袖功能障碍的问题[8]。Neer教授著作颇丰,先后撰写了多篇权威文章:分别于1963年、1970年提出锁骨远端骨折分型[9-10],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分型[11-12];1980年描述肩关节多向不稳的机制和重要特征[13];1983年阐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治疗[8,14];1987年阐述肩关节后脱位需拍摄腋位片以及外旋丢失的体征[15];1990年,他的经典著作《肩关节重建》出版。作为肩关节外科领域的先驱,Neer教授的超凡贡献横跨人工关节、创伤及运动医学各个方向。
Neer教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是肩肘外科领域临床研究积极的实践者和开拓者,还是学术研讨和教育培训方面的奠基者和主导者。1969年,Neer教授同时担任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和美国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AOA)董事会主席[2]。随着事业发展,他于1976年在美国设立Neer奖金(Neer Award),1982年创立北美肩肘外科医师学会并担任首任主席,创刊《肩肘外科杂志》(The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JSES)并担任杂志理事会主席,于1992—2001年担任国际肩外科委员会主席,参与全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肩肘关节协会的创建并作为特邀讲师进行讲演授课。Neer教授在他整个职业生涯里,不遗余力地将他的知识传授给世界各地,极大地推进了肩肘外科的发展,影响力卓越。Neer教授入选《美国名人录》、《世界名人录》和《科学与工程名人录》,且他设计的Neer假体、工具,所著的文献均被美国健康与医学博物馆永久收藏[1]。
1990年,Neer教授退休后返回家乡——俄克拉荷马州的维尼塔小镇生活。2011年2月28日,一代肩关节大师Neer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4岁,但他在肩关节发展史上的贡献将永世长存。仅以此文向Neer教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