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近代黄海海战
2023-08-16郭晔旻
郭晔旻
海上遭遇
对中日双方海军来说,大东沟海战都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甲午战争从一开始就有陆、海两个战场。由于清军在朝鲜半岛陆战不利,不得不从海路调兵增援前线。1894年9月16日清晨,4000铭军(主帅刘铭传)及装备分乘5艘运兵船,从大连湾出发,午后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直至午夜才卸船完毕。北洋海军主力在提督丁汝昌率领下,进行了全程护航。至17日上午,完成护航任务的北洋舰队起锚返航,准备接下来的护航任务。
那么,日本海军是不是有备而来呢?尽管其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确授意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事或至此,唯为国奋进一死而已”,决意与北洋海军决战,但日方也未料到只是一次护航任务,北洋海军主力竟倾巢出动。日本海军当时编成联合舰队本队、第一游击队、第二游击队(泊于仁川)、第三游击队(在大同江)等队,然而,伊东祐亨只率领不到半数的舰只(本队与第一游击队)出发。实际上,联合舰队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找、袭击中国军舰和运兵船,上演第二次“丰岛海战”而已。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海战,在对阵双方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爆发了。
从参战军舰的对比看,双方可谓旗鼓相当。北洋海军以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铁甲舰“定远”“镇远”居中,“来远”“致远”“济远”“广甲”为左翼,“经远”“靖远”“超勇”“扬威”为右翼。后来,在大东沟口外担任警戒的“平远”和“广丙”两舰及鱼雷艇也赶来参战,主力(铁甲舰与巡洋舰)共有12艘。反观日本联合舰队,其航速最快的“吉野”“高千穗”“秋津洲”和“浪速”号巡洋舰(编为第一游击队)担任先锋。旗舰“松岛”及“千代田”“严岛”“桥立”“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为本队,随后跟进。日军参战舰艇数量,恰好也是12艘。以排水量计,相比北洋舰队(大约3.4万吨),联合舰队(大约4万吨)占优势。但是,其中也有“水货”。炮舰“赤城”排水量不过600多吨,在双方主力战舰里垫底。“西京丸”的排水量虽高达4100吨(超过“定远”“镇远”之外的北洋海军军舰),却是商船临时改装的“代用巡洋舰”,作为桦山资纪的座舰,舰上只装了3门炮。刨去“赤城”与“西京丸”,联合舰队与北洋舰队参战军舰(不计鱼雷艇)相差无几。
可是,经过5个小时的鏖战,双方都没做好充分准备的黄海海战的结局却是“一边倒”。北洋水师“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舰沉没,“广甲”触礁后被毁;日本联合舰队仅有“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遭重创,未沉一舰。两相对照,显然北洋舰队的损失惨重得多。换言之,北洋海军在这场海战中失败了。
器之不利
黄海海战如此结局,原因何在?过去有人以所谓“军舰主炮晾晒衣物”的传闻,断言北洋海军水兵素质低劣。这并非事实。当时,在北洋海军服务的洋员曾表示,战前北洋海军水兵斗志旺盛,“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而在黄海海战实战中,北洋海军官兵表现出来的战斗素养也是高于对手的。比如,北洋舰队“定远”的4门305毫米主炮,在黄海海战中共发射120发炮弹,平均每门炮发射30发。而联合舰队的“浪速”的2门260毫米主炮共发射33发炮弹,平均每门仅16发。这还是在“定远”的老式架退炮的装填及发射过程比敌舰的260毫米炮费时费力得多的情况下的结果。此外,“镇远”上的2门150毫米克虏伯炮发射炮弹148发。而“浪速”虽在海战中发射了151发相同型号的炮弹,但它装备了多达6门克虏伯炮。可见,北洋舰队水手们平时的训练程度及战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都不应受到质疑。
归根结底,就像原“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所说的那样,“大东沟之败,非药弹不足,乃器之不利也”。所谓“器”,指的就是北洋海军的军舰。“镇远”枪炮官曹嘉祥等人说得更加透彻:“海军利器在乎船舰,我们船少炮钝,速率又缓,如大东沟之役,敌变动至灵,转瞬一阵……”在黄海海战中,日舰在航速和速射炮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北洋海军航速最快的巡洋舰为“致远”和“靖远”,时速为18节,其余各舰多在14至15节,而联合舰队除了航速高达23节的“吉野”外,第一游击队其余各舰的航速亦在18至19节,从而取得机动灵活的有利条件。此外,日舰装备了大量速射炮,而北洋舰队速射炮极少。
实际上,晚清政府自兴办海军以来,耗资不可谓不多:“定远”“镇远”造价超过1200万马克,按《辛丑条约》时的汇率折合大约400万两白银。光是购买这两艘铁甲舰,就耗费了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1/20。既已“靡费千万”,为何在黄海海战中却是这般景象?这是因为北洋海军成军后,清政府自诩“海军之战备,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于是停止了军舰外购更新。此消彼长之下,继续一掷千金扩充实力的日军终于后来居上。在甲午战争中非常活跃的“吉野”号,就是一艘1893年刚刚服役的新锐战舰。
这无疑是个深刻的教训。海军是个需要时间经营的军种。就像美海军战略家马汉在《海权论》里所言,“现代战舰与武器装备的制造耗时甚长”。近些年来,我国军事技术水平得到飞速提升,人民海军的实力也逐渐壮大。但考虑到其他国家海军力量也在飞速发展,人民海军就没有理由停下前进的脚步。
何谓“制海”
设想一下,如果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能取得较好的战果,甲午战争的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
从日方战前的预想来看,有可能会的。日方认为,“我军目的在于将主力输送至渤海湾口,与清军决战。而此目的之成败,则取决于海战之胜负”。因此,若联合舰队海战大胜,日军准备在直隶(河北)平原与清军进行决战;若海战平分秋色,“我虽不能控制渤海,但尚能使敌不能控制我近海时”,日军准备全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若是海战败北,日军则将“在国内严密防守,待敌来攻予以击退”。
可以看出,日军统帅都已经有了基于“制海权”情况规划下一步战局的意识。反观清政府,是否有这样的意识却很难说。制海权问题,实质上是海军战略的理论核心。海军战略之要旨,在于夺取海上控制权,而夺取海上控制权,在于能否采取攻势。就像马汉所说的,“海军是进攻性的”。观察甲午战争的形势,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的决战,已是势所难免,只是时间问题。对北洋舰队来說,在实力略居劣势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采取积极防御与伺机进攻并重的方针。
实际上,清政府更多是将北洋海军当成陆军的一支附属力量。光绪皇帝发布的《宣战诏书》可视为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总战略方针,其中的重点是在朝鲜半岛“迅速进剿”,“以拯韩民于涂炭”,另外,沿江沿海各地“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可以说,根本没有提到海军的作用。其结果就是,黄海海战前,北洋海军最为活跃的军事行动,就是为海路驰援朝鲜的清军陆军护航。海军能做的当然不止于此。按马汉的说法,起码还可以包括“封锁和炮击”,“对一支能执行炮击任务的舰队来说,封锁是更容易办到的事”。日本本就是个海岸线绵长的岛国,诸如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之类的重要城市无不密迩海岸。完全可以设想,只要拥有“亚洲第一铁舰”的北洋舰队进行几次成功的“封锁和炮击”,就会对羽翼未丰的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相当大的压力。
可惜,这一切都未曾发生。在甲午战争中,由于北洋海军先是主动放弃,后又在黄海海战中失利,制海权因此落入日本手里。这同样是个不堪回首的前车之鉴。查看地图不难发现,“第一岛链”之东,是广阔无垠的西太平洋,这里才是未来人民海军争夺“制海权”的真正用武之地。
(摘自《世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