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亮立德树人底色 筑强国强军梦想

2023-08-16田秀华

铁军·国防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领巾国防红色

田秀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

张家港市合兴小学创建于1906年,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农村老校。近年来,学校秉承“合·兴”的文化精神,践行“合力兴校·精忠报国”的国防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爱国心、家国情、报国志的合兴学子”为国防教育目标,着力构建“一种文化、两支队伍、三项课程、四大活动”的“1234”国防教育新模式,以国防教育擦亮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推动学校办学内涵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育人,构建崇文尚武“生态场”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师生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学校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国防教育制度,设立了专项经费,做到国防教育工作与学校工作协调发展。202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28万余元,建设少年军校、改造国防教育馆和双拥馆、打造“十大英模园”、布置国防文化廊,构建了学校国防教育生态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国防文化浸润孩子的幸福童年。走进“十大英模园”,一个个气势磅礴的塑像以不同姿态呈现着英雄气概,让每位学生走近那段峥嵘岁月,重温时光流转中的永恒,用少年儿童特有的方式致敬最可爱的人;走进“国防教育馆”,“勿忘国耻·星星之火”“大国雄兵·人民军队”“崇文尚武·精忠报国”等图文并茂的国防教育内容,主题鲜明的学生创意作品,让每位师生浸染其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同时,还利用宣传栏、橘娃小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升旗仪式等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凝聚起同心共筑强国梦的磅礴力量。

立德树人,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

青少年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根基,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学校践行教育共同体理念,加强国防教育辅导员和红领巾宣讲团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防教育辅导员建设。学校成立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主任具体负责国防教育日常工作;各年级组长、中队辅导员担任国防辅导员。3年来,有5位老师参加了全省百名中小学校长国防教育专题培训、“校长话国防”座谈会等,邀请军地有关专家、领导来校作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学校国防教育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积极用好区域人力资源,聘请市人武部领导、消防中队官兵、“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金牌讲解员、福利村红色传承代言人、抗美援朝老兵、社区老党员等为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相约“国防大讲堂”,化身“国防小主播”,指导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实践,让家庭、社区、社会成为国防教育的合伙人。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红领巾宣讲团”队伍。用足地域红色资源,2019年9月,在“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成立了“红领巾接力讲解岗”,通过读红色书籍、颂红色诗文、讲红色故事等形式,选拔学生讲解员。积极开设“红领巾宣讲团”社团,开展实境讲解培训,提升讲解员专业素质。3年来,50余名队员立足校内外红色场馆,开展“讲好沙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红领巾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以少先队员之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从小坚定听党话、跟黨走的决心,赓续红色基因,共筑强国梦想。该项目获评2020年度苏州市优秀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在苏州市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2周年主题队日活动中进行了现场展演,并获2021年度苏州市阳光团队。

课程立人,构建国防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和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以上理念,学校《国防教育:地域文化涵育军人品格实践》课题项目组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家长委员会座谈等方式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评估,从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出发,整体搭建了国防教育课程,实施校内校外同频共振,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积极探索新时代国防教育的课程体系。一是开设国防教育基础课程。以校本国防教育读本《国防与人防》为学本,从“橘娃儿童团、少年先锋队、少年军校”三个维度,通过说、唱、画、演等多样形式,用热气腾腾的“国防思政课”引导孩子赓续红色血脉,从小树立入队、入团、入党“人生三部曲”的理想志向。二是实施国防教育融合课程。充分挖掘、整合、拓展、延伸国家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元素,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到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操、强国志向、报国行动自觉融入学校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全过程。同时,学校在乒乓社团、科技制作、沙画创作、戏曲表演等社团活动中渗透国防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作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国防素质。三是抓实国防拓展课程。充分发挥少年军校军训的国防教育功能,建立健全少年军校章程、制度,邀请部队领导来校作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开展军事训练,以军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区域红色场馆、市民安全急救体验馆、青少年实践基地等挂牌为校外国防教育基地,开展“红领巾寻访”“军营一日游”“军训成长营”“我是仪仗兵”等沉浸式共建活动,孩子们在行走课堂中加钢淬火,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活动育人,培育精忠报国“小军人”

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四大类国防教育活动平台,培训精忠报国“小军人”。一是仪式教育,学会担当。入学仪式,一年级新生与父母携手走进“入学之门”,庄严宣誓“立下远大志向,长大报效祖国”;入队仪式,新队员戴上红领巾,同唱队歌,表达争当接班人的坚定决心;成长仪式,队员们知感恩、立志向,礼赞百年,不负“十”光;毕业典礼,队员们在师长的祝福中,带着感动与爱,奔向诗和远方。二是“四节”活动,美丽生长。科技节,学航天精神,立强国之志;体育节,“兵种”检阅,震撼人心;艺术节,唱响爱国歌曲,创意国防作品;读书节,阅读爱国书籍,举行红色诵读。三是红色寻访,继承传统。开展“献礼建党百年·缅怀革命先烈”“忆峥嵘岁月·做红色传人”等寻访活动,让党史教育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四是军训体验,完美蜕变。学校每年举行五年级学生军训活动。军训开幕式,邀请退役军人升国旗,人武部领导为连队授旗,学员豪情满怀庄严誓言;军事集训,站军姿时身姿挺拔,喊口号时声音嘹亮,走队列时步履铿锵;军训展演,战术方队行动默契,军体拳术虎虎生威,舞蹈社团舞姿翩跹,国防画卷色彩飞扬,军歌传唱热血沸腾……学员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野蛮”强健体魄,“文明”精神世界,矗起“精忠报国”志向。

学校自2020年成立少年军校以来,积极落实国防教育行动理念,探寻国防教育模式,注重在实践中浸润国防教育,涵育“精忠报国”时代新人,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江苏省课程基地学校”“江苏省示范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和“2022-2023年度江苏省‘少年军校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太阳花中队”“陈启明中队”等8个中队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少先队英雄中队”和“苏州市少先队英雄中队”,“同心共筑强国梦”获2021年度第六届全国项目式学习优秀项目展评二等奖;45名队员获评“全国红十字会员之星”“江苏省好少年”“苏州市好少年”等。2021年5月,学校承办了张家港市“橄榄绿,中国红——绘出少年强国梦”国防教育展示活动。2021年12月,“国防教育”项目获评张家港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和张家港市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学校国防教育成果、特色活动先后在《新华日报》《铁军·国防》、江苏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

凡是過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学校将瞄准“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防教育行动理念,把“崇文尚武”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精忠报国”融入学校德育全过程,把“军事训练”融入学校体育全过程,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活动载体,推动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发“小兵”课程。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中“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科学精神”等目标要求,开发“小兵特训”“小兵礼仪”“小兵科创”“小兵防护”“小兵当家”“小兵游学”等“小兵”系列课程,积极构建“基于智识的学科学习、基于主题的实践活动、基于项目的社会研学”学习样态,从“学科”育人走向“全面”育人。二是创新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树立“互联网+”和“国防教育+”的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采用网络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国防教育,打造数字化国防教育新形态,提升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三是丰富活动载体。以红领巾争章为载体,将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活动情况纳入争章考核,构建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向着阳光自由生长,向着明天追逐梦想。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编辑:曹宪仁)

猜你喜欢

红领巾国防红色
红领巾要戴好
红色是什么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红领巾》的“童年照”
国防小课堂
红色在哪里?
“红领巾”是谁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