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提升劳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3-08-15贠建强

村委主任 2023年5期

贠建强

摘要:“静宁果农”劳务产业使果农掌握了科学务果技术,发展果园得到了丰厚收益,“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成为促进静宁县劳务增收的新名片,为加快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通过梳理劳务品牌提升的理论基础、策略和实践案例,为“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旨在探索如何扩大“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效应,可以有力促进静宁县果、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静宁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静宁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劳务产业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5-007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719.9  文章标识码:A

近年来,劳务品牌培育成为劳务输转的新亮点,被称为转移就业的“助推器”和“通行证”。静宁县是农业大县,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经过连续40年的发展,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 666.67hm2以上,成为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2020年果品总产量突破82万t,实现产值45.92亿元。果品产业在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就业3.1万人左右。其中德美地缘、红六福、陇原红、欣叶集团等果品加工企业27家,吸纳就业3 450人;纸箱包装等生产企业18家,吸纳就业2 109人;在疏花疏果、套袋取袋、采摘装箱等季节性就业1.1万人。

静宁县扶持培育“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持续加强以果品种植为主的劳务品牌专业化培训,全面推进培训、输转一体化建设,加大农技人员职称评定政策扶持,是立足静宁县产业发展实际,推动有组织劳务输转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全县务工人员技能素质,提高务工收入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增强“静宁果农”在省市乃至全国劳务市场中的竞争力,将对增强广大务工人员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扩大静宁苹果品牌影响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总体要求

1.1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以创建品牌、精准培训、职称评定、组织输转、维权保障为重点,以就地就近输转为主要方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融合发展”的原则,推进静宁县劳务产业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职业化发展,促进果品产业和劳务产业双促进、双提升,使“静宁果农”品牌成为促进静宁县群众增收的劳务新名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2 主要目标

静宁县按照“培训一批、输转一批,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总体要求,以培训苹果种植专业技术为重点,通过实施“静宁果农”劳务品牌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全县果农务果水平。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评定选拔一批果业技术带头人和务果能手,带动吸纳静宁及周边县区务工人员在果品产业上增收致富。通过项目资金扶持,2021年,建立健全推进“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静宁果农”劳务服务市场格局,全县果品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显著增加,各类人员务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在仁大、李店等南部重点乡镇创建“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示范性培训基地10个,年均开展果树工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以上。创建品牌示范性就业基地5个,评定农民技术人员职称2 000人。创建规范化果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个,各类果品公司吸纳就业能力更强,全县在果品产业链上就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人均年劳务收入达到2.6万元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7.8亿元以上。

2 重点任务

2.1 以提升就业技能为先导,坚持先培训后输转,全面开展“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培训

2.1.1 统筹整合资源,实施精准培训

静宁县按照“部门联动、提高效率、渠道不乱、统筹使用”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整合、人社、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科技、妇联等部门果树类技能培训资金、资源,通过乡村分散普适培训和学校集中提升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适时、适地、适才开展精准化果树工培训,全面提高静宁果农技能水平。

分散普适培训采取“送培训下乡”的方式,积极组织培训进村、进社、进果园。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果园发展情况,细化实用技术培训“菜单”,印发“培训券”,由果农按需“点菜”,填报“培训券”,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培训券”技能需求短板“配菜”,因时、因地、因人培训,突出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实现培训、指导、服务一体化,培训合格后颁发“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培训合格证书。

集中提升培训指针对有进一步技能提升意愿的果农,由人社部门牵头,邀请更高层级的培训师资,采取集中授课、座谈交流、经验分享、观摩考察、结业考核等方式实施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提升培训合格证书,择优纳入“静宁果农”技能培训师资库管理。同时,针对因时间或距离没办法现场培训的果农,通过“钉钉课堂”等“互联网+”方式,实施相应层级的果树工线上技能培训[1]。

2.1.2 统一培训标准,打造培训示范基地

按照“标识统一、面积统一、设备统一、实训统一、管理统一”五个统一标准,通过政府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培训机构,确定社会信誉度高、教学质量高、培训就业率高的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在仁大、贾河、李店等南部果品重点乡镇,创建“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示范性培训实训基地10个。各培训基地要紧紧圍绕培训需求,科学安排培训课程,将培训考核和技能竞赛紧密结合,每期培训实施“果品培训班技能小赛”“年度技能大赛”和“静宁果农”技能比武等特色创建活动。通过培训考核,每年评选静宁“金牌果农”3名,静宁“银牌果农”10名、静宁“铜牌果农”20名和静宁“优质果农”50名,并优先推荐评定农民专业技术职称,给与表彰奖励。在全县上下营造尊重果农、爱惜果农、学习果农和以果农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2.1.3 健全培训师资库,强化技术保障

分类、分层次建立“静宁果农”技能培训师资库。入选教师不仅要求学识高、职称强,更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接地气的教学方法,可适当选聘部分本地的果业能手和种植大户。师资库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颁发聘书,动态更新,选派使用[2]。

2.2 以提高品牌竞争力为核心,坚持优服务强质量,积极开展“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技术职称评定。

要进一步加强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准确评价果品产业从业技术水平,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县苹果和劳务经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全面打造品牌化“静宁果农”高端专业人才队伍。

2.2.1 加大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的宣传力度

静宁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类会议、电视、网络、文件等形式,对开展“静宁果农”果树工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培训机构、乡(镇)政府、村社干部及广大果农对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政策知晓率,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果农积极申报评定农民技术职称,确保将真正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人员评选出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3]。

2.2.2 加强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的组织领导

静宁县各乡镇特别是南部乡镇要对有评定需求的技术农民,尤其是苹果大户进行摸底登记,逐户逐人建立从业情况档案,引导和鼓励其申报评定职称,并做好申报材料的初步审查和推荐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要成立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专职机构,结合阳光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林草系统冬季果园管理培训,将参训优秀人员纳入农民技术职称评审范围,以技能水平、业绩效益、带动贡献等为主要参考值进行职称评定。细化评定方案,明确评定范围,确定评定时间,统一组织开展全县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每年评定初级职称30名,择优推荐10名中高级职称到市级职称部门进行确认。县林草、人社等部门要结合举办苹果节,开展“静宁果农”劳务人员技能大赛,每年选拔30名果业能手,给予一定奖励并直接评定农民技术职称[4]。

2.2.3 落实待遇,加强评后管理

静宁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建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档案,并对取得职称的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评后管理服务工作。组织獲得技术职称的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带动其他人员参与果业技术生产,最大程度的发挥农村技术人员的作用。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在职业培训中对有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优先给予技术培训,要在果畜项目示范、技术培训和交流、务工信息支持等方面,加强相应的政策支持,激励广大农民技术人员创业热情,使“静宁果农”在静宁县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有力的作用。

2.3 以增加务工收入为目的,坚持有特色上规模,扎实开展“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有组织输转

2.3.1 精心打造“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标识

推进“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建设和培育,由静宁县人社局负责设计体现“静宁果农”整体形象的劳务品牌标识,分类指导各就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果品公司在开展技能培训、组织输转、生产运营中广泛使用“静宁果农”品牌标识。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服务,在县内县外形成推广“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浓厚氛围[5]。

2.3.2 扶持奖励各类果品服务企业

由静宁县人社局牵头,农业、林草及商务等部门配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示范性果品经营企业和果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创建活动,明确创建标准、申报条件和审核流程,有序组织实施对年吸纳50名以上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的示范性果品、包装企业和组织输转100名“静宁果农”就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和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辐射带动全县果品产业与劳务产业提档升级。

2.3.3 成立“静宁果农”劳务产业服务行业协会

由示范性果品经营企业牵头、规范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配合,成立“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服务行业协会,作为“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运营和管理主体。加强对果农服务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静宁果农服务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能力和服务品质,引导从业人员品牌化经营、规范化操作、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共同打造和维护“静宁果农”劳务品牌良好形象。

2.4 以清理整顿市场为手段,坚持重创建求长远,常态开展“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权益保护

督促静宁县各用人单位与县内外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及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法律法规检查。及时妥善处理因欠薪引发的各类事件。在果农务工集中地建立党团组织和维权服务组织,为广大果农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指导。定期通过电话回访、到务工地实地看望等方式,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劳动力安心务工。

3 保障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

静宁县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用于“静宁果农”品牌运行、培训劳务基地建设、劳务服务体系、优秀果农评选奖励等项目。充分发挥市场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主体作用,对输转规模较大的劳务中介组织和个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给予奖励补贴。就业资金使用要向培育劳务品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倾斜,优先保障“静宁果农”培训输转工作需要,支持全县劳务产业发展,用于脱贫劳动力培训输转的资金占到就业资金的20%以上。

3.2 营造浓厚氛围

静宁县统一在“一园六区”示范带、八里高速路口、客运站等人口集中区,通过张贴横幅、电子显示屏、设立宣传牌等方式,加大“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宣传力度。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村务公开栏等宣传媒介和阵地,广泛宣传“静宁果品”培训输转奖励政策、用工信息等。要积极推广品牌建设成果,发掘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务工观念,坚定发展果品产业信心,努力营造政府全力推动、社会广泛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静宁果农”劳务产业浓厚氛围。

3.3 健全工作机制

静宁县成立打造“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提升劳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要把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岗位、责任人员,制定行事历,按月抓进度,逐项抓落实。推行定期研究机制,乡镇党委和行业部门至少每月专题研究1次劳务品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随机抽查,每半年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1次督查,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任务落实。

3.4 严格考核问责

静宁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打造“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亲力亲为,认真研究,认真抓好落实。年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检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对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品牌打造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作为对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成效评价的重要依据[6]。

4 结束语

文章对静宁县打造“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提升劳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探究,针对当前农村劳务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旨在提升“静宁果农”劳务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静宁县果、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静宁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静宁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欣星,王新利.打造优质农业区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J].农业经济,2022(06):127-128.

[2]郭勇,高倩,刘师源.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J].现代农村科技,2020(11):3-4.

[3]郑世斌.打造农业品牌集群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J].农业知识,2019(10):15-17.

[4]张子健.从“创造故事”到“创造品牌”——乡村振兴中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品牌叙事研究[J].艺术工作,2021(05):98-101.

[5]丁虹宇.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小镇”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J].智库时代,2021(41):85-87+177.

[6]石灯明.打造乡村工匠 助力乡村振兴[J].新湘评论,20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