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回顾、总体特征与展望
——聚焦高等学校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
2023-08-15徐振宇夏春玉
梁 佳,徐振宇,夏春玉
(1.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2. 南京审计大学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3. 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
中国流通经济学研究与教材建设是以流通体制和流通实践为背景的。本文按20 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至今,将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①本文所定义的“流通经济学教材”是指中国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材,具体包括三类:一是商业经济类教材,包括以商业、商学、商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学命名的教材;二是贸易经济类教材,包括以贸易经济和贸易经济学命名的教材;三是流通经济类教材,包括以商品流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商品流通学、商品流通论或流通概论等命名的教材。建设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20世纪50—70年代:国外引进与本土新编相结合开创了教材建设的新范式
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从翻译《苏维埃贸易经济》起步。1953 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教研室翻译出版了《苏维埃贸易经济》,作为该校贸易经济专业教材。《苏维埃贸易经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贸易的有关思想为指导,围绕苏维埃贸易何以必要、怎么做和做什么三个基本问题谋篇布局,与当时的经济体制高度契合,也成为中国相当长时期内流通经济学教材的标准,其所确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理论基础和体系结构,对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都有深远影响[1]。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教研室在学习借鉴《苏维埃贸易经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分别于1955 年、1960 年和1962 年组织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经济讲义》《国内商业经济》《社会主义商业经济》三部本土教材[2-4]。《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是这一时期本土流通经济学教材的集大成者,该教材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为后续商业经济学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和路线图,尤其是将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和方针政策”确立为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三大支柱”,对以后的教材建设和流通经济理论研究有长期影响。这一时期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苏维埃贸易经济》《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是该时期最有影响的两部流通经济学教材,特别是《苏维埃贸易经济》不仅对早期本土教材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后期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也有深远影响。
第二,流通经济学教材有三个体制前提: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商业,必须服从服务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要求。其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局部的、有限的,国有经济单位之间的产品交换不是商品交换,不存在真正意义的生产资料贸易。最后,对外贸易是由国家专营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贸易。
第三,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研究对象聚焦于社会主义国内消费品贸易或狭义的商业,具体包括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集市贸易。其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商业的必要性及其历史发展,社会主义商业的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和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商业的计划管理与组织系统,商品流转计划及其执行流程,社会主义商业的价格体系、成本费用和劳动工资等展开。
(二)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与财经教育大发展成就了教材建设的大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财经教育和流通经济类专业的快速发展,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 世纪80—90 年代是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出版数量最多和作者分布最广的时期。除中国人民大学外,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学院(现山西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是该时期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重要贡献者。这一时期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单位及作者分布广泛,很多高等学校都积极编写出版教材,其中本科教材超过60种,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尝试对流通经济学教材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不同风格和类别的教材。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商业经济类教材为主,内容和体系结构以继承传统教材为主[5-6],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流通经济类教材[7-8],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贸易经济类教材,而商业经济类教材逐渐减少。
第三,流通经济学教材作者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 世纪80—90 年代初期以“老一辈学者”为主,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新生代学者”,教材建设队伍进入“以老带新”“新老并行”时代。①“老一辈学者”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1949年以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这部分学者大都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出生的;二是1949—1965 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这部分学者大都是20 世纪30 年代前后出生的。“新生代学者”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含研究生教育)的学者,这批学者大都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硕士或博士),而且多数学者有海外留学经历,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习训练。一些“新生代学者”在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更多维的视角研究流通领域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而产生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新锐教材[9-10]。
(三)2000年至今: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和学科专业调整促成了教材建设的新变革
进入21 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流通领域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国际化趋势明显,大市场、大贸易和大流通成为流通理论与实践的热点,极大地影响了教材建设的路径和内容框架。另外,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传统流通经济类专业被大规模撤并,导致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也涌现不少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优秀流通经济学教材[11-13]。这一时期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流通经济学教材类型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商业经济类教材数量大幅减少,贸易经济类教材和流通经济类教材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流通实践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流通的概念界定逐渐清晰且达成共识,对流通的研究视角也逐渐由窄向宽、由部门向领域、由商业向商品流通转变。因此,以贸易经济或流通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教材居多,而以商业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教材成为少数。
第二,各类流通经济学教材对其研究对象的界定更加清晰,无论是商业经济类教材,还是贸易经济类教材和流通经济类教材,都有其立论依据和研究边界。但从研究内容来看,各类教材呈现两个不同的学科属性:首先,经济学属性,侧重从宏观视角对流通进行理论研究,旨在阐释流通的理论、原理和规律,同时对中国流通实践进行理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研究,为政府提出管理建议。其次,经济学与管理学混合属性,既对流通的理论、原理和规律进行理论研究,也从微观视角对流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规范研究,为企业经营者提出管理建议。
二、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总体特征
(一)教材类型由以商业经济类为主向以贸易经济类和流通经济类为主转变
20世纪50—80年代初期,商业经济类教材是主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流通经济类教材,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贸易经济类教材;进入21世纪,贸易经济类教材和流通经济类教材越来越多,2010年以后,流通经济类教材成为主流,商业经济类教材则成为小众。
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时期学者们对流通的内涵、外延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不同的认知,从而影响了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20 世纪50—70 年代,对外贸易在实践层面是由国家专营的,在学术研究层面独立于本文所说的流通经济学。该时期理论层面曾长期流行“无流通论”①笔者认为,“无流通论”的本质是“无商品流通论”或“无商品交换论”,因为即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是分工与专业化经济,也存在产品交换或产品流通(主要形式是计划调拨和实物分配),但其与以等价交换、自愿让渡为原则进行的商品交换或商品流通是完全不同的。,实践层面也只存在“有限流通”,即消费品的国内贸易,也就是狭义的商业;而生产资料流通是以非商品流通的形式,即以计划调拨和实物分配形式进行的,不存在真正的生产资料贸易;有关生产资料流通的学科专业设置也是独立的,如早期的物资技术供应和物资管理,20 世纪80 年代的物资经济学和生产资料流通经济学等。可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流通或商品流通并非完整的商品流通概念,贸易也更多地指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因此,在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中,也就只有商业经济类教材。②在20 世纪50 年代,只有《苏维埃贸易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经济讲义》两本教材是以“贸易经济”命名的,但这里的“贸易经济”实际上是指“国内商业经济”。因此,1960 年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教材就改称为《国内商业经济》,自此以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都是商业经济类教材。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流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流通产业发展加快,流通领域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流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从而促使学术界不断深化对流通问题的理论认知。学术界对传统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进行新的思考与选择,不再满足于只专注传统商业,而是从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视角编写更能体现流通领域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的教材,从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更多以贸易和流通为研究视角的教材。
(二)教材理论来源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主,并借鉴西方经管学科的研究成果
多数流通经济学教材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商业与流通理论为立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关于分工、交换、流通、商业、商业资本、流通费用,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构成了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理论基础与内核。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学者们除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外,开始尝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教材的理论支撑,并注意借鉴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成果来更新、调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从而使流通经济学教材在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空间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当代日本流通理论、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零售管理等学科,均对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有较大影响。
(三)教材主体框架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内容体系创新与变革
中国大多数流通经济学教材的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上述主体框架是多数流通经济学教材的基本共识,但在具体结构安排、论述侧重点及其使用的理论、文献、资料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则有所区别。20 世纪90 年代以后,许多流通经济学教材试图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等进行新的探索,并参考、借鉴国内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分析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材建设增加了活力。
(四)在学术分工细化和学科专业调整背景下,教材建设趋于小众化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出现日益小众化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供给侧来看,流通经济学领域出现内部学术分工的深化以及研究队伍、研究方向的分化:一部分学者继续在传统流通经济学领域深耕,另一部分学者则陆续转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市场营销、物流、零售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从需求侧来看,一方面,1998 年学科和专业目录调整,传统流通经济学专业被大规模撤并,大多数高等学校以贸易经济为代表的流通经济学专业被调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等极少数高等学校的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留存。尽管后期专业目录再次调整后有所恢复,但贸易经济专业布点数量与快速发展的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动辄几百家的布点数量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另一方面,始于1999 年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革,将重点服务于流通行业的“部属高校”调整为地方普通高校,这一变革对传统流通专业加速调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同作用下,21 世纪以来,流通经济学教材数量逐渐减少,小众化趋势明显,而且由于教材作者新老交替,新时代的作者大多接受过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训练,从而在编写教材时会参考、借鉴其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使流通经济学教材出现了新变化。同时,随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因呈现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特征而更具多样化、个性化倾向。从局部和短期来看,这增加了选好教材的难度。但从总体和长期来看,这有利于学术繁荣和学科创新发展。
(五)多数教材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但理论分析与规律提炼不够
不同时期流通经济学教材的实践导向不同。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流通经济学教材侧重行业管理实践尤其是购、销、调、存业务。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流通经济学教材侧重企业管理实践和批发零售物流经营业务。
多数流通经济学教材注重对流通经济现象的描述和总结,而对现象背后的规律提炼不够,理论阐述多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与交换关系、商品流通与商业、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等问题的论述,对规律的揭示局限于自愿让渡规律、等价交换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描述,缺乏对流通特有规律和中国流通实践的理论阐述。早期的流通经济学教材注重对经济关系,尤其是所有制关系、政企关系、商品经济一般规律,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阐述,从而更具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或相当于政治经济学的流通篇;后期的教材更注重与营销、物流等管理知识的嫁接,管理学的学科属性更明显。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多数流通经济学教材以定性研究为主,致使一些研究结论缺乏必要的实证检验。不仅如此,多数流通经济学教材出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考虑,大量移植相关学科,特别是管理学科的内容,且以“硬嵌入”“冷拼盘”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应用性,但也模糊了教材的学科分工和职能定位,从而弱化了教材的理论逻辑和学理性。
三、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展望
(一)明确学科属性和研究视角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流通经济学教材总体具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注重研究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和方针政策。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管理学知识的大量引进,流通经济学教材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定位则趋向经济学与管理学混合。一方面,进一步突出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经济学属性,注重从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经济学分析;另一方面,大量引进与流通经济学教材研究对象相关的管理学,尤其是市场营销、物流、零售理论与知识,使教材具有经济学与管理学混合属性。
为突出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独特性及其学术价值,在既定学术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应继续坚守经济学属性,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实践为研究素材,在总结归纳现象的基础上,用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和分析范式去提炼流通领域的特有规律。流通经济学教材应更加突出从宏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经济学范式的理论分析,以期构建一个关于流通问题的一般性、框架性、原理性知识体系,即便是对微观领域的流通现象进行个别分析,也是基于总体、宏观视角的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来发现一般规律,或对已发现的一般规律进行检验。
(二)合理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商业经济类教材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基本上是一致的,都以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商业为研究对象。但贸易经济类教材和流通经济类教材在研究对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派。一派以大贸易或大流通为研究对象,另一派则以货物贸易或商品流通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以货物贸易或商品流通为研究对象更符合现有学术分工的惯例,也更有利于构建一个逻辑自洽、分析透彻和理论解释力更强的知识体系。因为无论是贸易还是流通,其含义和范围都极其广泛,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既包括商品流通,也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流通。上述这些商品、要素贸易或流通具有太多异质性,因此,在实践层面它们分属不同的产业门类,在理论层面则分属不同的学科。为此,在现有学科分工基础上,应将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聚焦于有形商品的流通。
流通经济学教材可以研究价值规律、等价交换规律、商品自愿让渡规律、竞争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等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及其特殊性,以及商品流通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所呈现的规律性,如研究竞争规律在批发、零售、物流等领域的具体形式及其特点。同时,应该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政府职能、政府行为,以及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如何影响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成本等作为流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另外,期货贸易本质上不是商品本身的贸易,而是商品买卖合约的贸易,只有在合约到期的实物交割阶段,才具有商品贸易或商品流通的性质,在实践上人们将期货贸易作为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来看待,在学术上则更多地将其归于金融学科的研究范围,不应作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精髓要义
唯物辩证法是流通经济学教材普遍强调和提倡的研究方法,但很多教材对该研究方法的阐述过于抽象。因此,应科学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不能抽象、机械、空洞地解读,必须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科学内涵。首先,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高于实践并可以指导实践。这就是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即科学研究要从实践出发、从问题出发,但不是对现象与问题的简单描述和归纳,而是运用现有理论方法,分析、揭示、验证现象与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即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是科学研究,所得出来的结论也不是科学结论。其次,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要揭示现象与问题背后的规律,就要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研究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既要个别分析,又要系统分析,这就是静态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最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机械、教条地照搬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产生的理论,要参考、借鉴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同一现象与问题的不同研究结论,这就要求进行创新性研究、开放式研究和批判式研究。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基础地位
从学术史意义上讲,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的直接来源是《苏维埃贸易经济》,而该书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流通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范畴、分析范式、理论命题和内容框架等仍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流通理论的继承,其理论底色依然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堪称流通经济学的生命基因。发展流通经济学,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基础地位,并在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应全面理解、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内涵要义。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本身也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即便是同一概念、同一理论命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论著中也有不同含义。因此,必须全面研读不同时期、不同论著对流通问题的论述,这样才能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某一概念或某一理论命题的真实内涵。正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经济和流通领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流通领域的新变化、新现象、新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五)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被抽象掉了[14],因此,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没有中国情境下的流通概念,也没有流通经济学这一学科。但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尤其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交换、重商主义、国际贸易等理论却包含很多流通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此外,现代经济学中的很多经济学分支,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也蕴含着大量的流通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可以为流通经济学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分析结论,也可以提供符合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思路。
除上述理论外,还有一些理论对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和流通经济理论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当代宏观市场营销理论、早期市场营销理论和日本流通理论。上述三种理论都专门以营销或流通问题为研究对象,虽然其营销的概念几经演变已经与中国的流通概念不完全一致,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相同,都是对生产与消费连接问题的理论表达,尤其是日本流通理论的流通和商业概念,与中国的流通和商业概念基本一致,其所建构的流通理论分析框架和概念命题等,对中国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和流通经济理论研究具有借鉴价值。至于当代宏观营销理论和早期市场营销理论,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流通的概念,但其研究视角、分析框架、核心概念和理论内核,也与流通经济理论研究有很大交集或很多共同点,因而也可以作为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和流通经济理论研究的参考。
四、小 结
为进一步提高流通经济学教材建设质量和流通经济理论研究水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基础和指导地位的同时,应从多种理论资源中汲取理论滋养和分析方法,做到取长补短、兼容并包,坚持“五个基本定位”。一是坚持经济学学科属性的基本定位,即继续以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流通问题,以避免与相关管理学科教材混淆,失去其特有的学术价值。既要合理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冷拼”“大杂烩”。二是坚持宏观分析视角的基本定位,即继续从宏观视角观察、分析流通的总体现象和一般规律,而不是从微观企业视角研究流通的个别现象和个别经验,即使在研究中关注微观问题,也是为了对宏观研究做案例支撑或结论验证。三是坚持理论研究的基本定位,即继续坚持理论导向的研究定位,注重原理的阐释和规律的提炼,而不是对现象和经验的简单总结与归纳。四是坚持研究对象的基本定位,即继续以狭义的流通或真正的商品流通为研究对象,避免因研究对象过宽、过大而导致教材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分析深度不够和理论逻辑混乱。五是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定位,即继续以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实践为研究背景,既注重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普遍规律的发现与提炼,也要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特殊规律的发现与提炼,从而为建立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流通经济学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