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维的浅空间概念发展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3-08-15戚山山翟宇琦
戚山山 翟宇琦
一 引言
20 世纪中叶,众多艺术与建筑界的实践者与学者认识到传统焦点透视法并不能真实反映身体对环境的感知。因此,始于对自然主义绘法的突破与传统焦点透视画法的反叛,大量的立体主义者通过平行透视压缩焦点透视法所强调的纵深空间,将前景、中景与背景压缩于同一处紧缩的画布中,创造了在浅层空间中表达体积的创新画法。同期的建筑师借鉴立体主义绘画创造虚拟“浅空间”的空间布局方式,在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浅空间的网格与层级结构作为形体研究的工具。
柯林·罗[Colin Rowe] 和罗伯特·斯拉茨基[Robert Slutzky]在《透明性》[Transparency]中所提出的浅空间来源于静态画作的启发,其透明性来源于静态视觉感知的最终结果,而非身体感知的过程。1程超,《表皮的透明性:对斯坦因别墅的另一种解读》,载《建筑师》2005 年第4 期,第20—24 页。就像以画作为对象的透明性理解需要长时间地观赏静态画作一样,对于建筑正立面表现出的透明性分析同样需要静态地视看建筑立面。然而,观者对于空间的整体感知并非仅仅产生于驻足立面前的一次观望,而是来源于其在空间运动中局部感知的冗杂集合。浅空间的静态属性也使其难以生成能够有效关联建筑师意志与观者身体经验的建筑空间。
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罗和斯卢斯基于《透明性》一书中提出的浅空间概念,试图整合时间要素来探析将身体运动整合于其中的浅空间概念及其内涵。为了区别于罗和斯卢斯基在《透明性》中所论述的浅空间,笔者将这种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浅空间形态称为2.5 维空间。
二 2.5 维的空间概念:浅空间之于运动的形式探索
对《透明性》一书确立的浅空间概念静态属性进行突破和开拓,有必要先回到它赖以存在的基本原理——“现象透明性”这一本源含义上来。现象透明性的思想发源于“身体是人们进入世界的第一手段”2Merleau-Ponty, Maurice. Part One: The Bod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Donald A. Landes. Routledge, 2012, pp. 69-208(现象学用语:le corps/the body);转引自戚山山、翟宇琦,《活化乡土聚落的空间营造方法探究:以松赞来古山居与黄河宿集·飞茑集预制装配式的模数体系与自然建造的双结构建筑实践为例》,载《世界建筑》2021 年第8 期。的空间认识。西方哲学系统从尼采以来越来越明确地向身体信仰复归,直到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对现象学重新阐释,3参见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将胡塞尔的“时间”的概念从意识层面转换到了身体层面。才逐步“把身体逆转为主体的地位,取代意识哲学中的思维主体”4张颖,《如何看待表达的主体:梅洛·庞蒂〈塞尚的怀疑〉主题探讨》,载《文艺理论研究》2015 第4 期,第45 页。,构建起一条用身体走向知觉世界的构造路径。
1945 年,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提出,“身体不是一个物体,既不是作为纯粹物质的存在,也不是作为纯粹意识的存在,而是从客观世界退出并介于纯粹主体和客体之间,身体本身显现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某种第三类型的在世存在”。身体就是最原始的空间,空间性是一种属于身体本身的先天性,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场所的空间性只有放到与身体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5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43、46 页。对于运动现象,梅洛-庞蒂认为:“我们就应该构想一个不仅仅由一些事物,而且也由一些纯粹过渡构成的世界。过渡中的某物只能通过它的特殊的‘经过’方式来界定。各种事物最初是通过它们的‘行为’,而不是一些静态‘属性’来得到界定。”6[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380、383、387 页。
(一)正观立面:身体运动的线索
当意识或者身体真实地进入建筑体或建筑群内,行走于廊桥,“因为曲折,人在其中需要不断地变换方位。每一次,都面对一个绝对平面的‘正观’。‘正观’就是大观,并不必然被物理尺度大小决定。家具的摆放决定了人面对每一个正观的端正坐姿,但曲折的空间,使从一个空间望入另一个形成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展开,居正与灵动同时存在”。7王澍,《造房子》,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3 页。每一个正观的立面构形,都有潜力孕育一系列和运动行为线索有关的建筑语言。
在上述视域中,对于运动现象的观察(头脑中模拟的运动现象或实际看到的运动现象),较之建筑“立面”墙体在各个深度的形态,更重要的是该立面所暗示的行为线索。站立于建筑立面前,廊、桥、墙、门、洞作为引导行为的线索,未必是真的身体的运动,重要的是其蕴含的行为意向。以墙体为载体的孔、洞、廊和桥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二维界面,作为指引人体接近、穿越、转身乃至掉头的提示之一而得到诠释。
《透明性》所述浅空间与画布内所绘虚拟浅空间较为近似,注重动态线索的浅空间与阳浮雕艺术形式更为接近。8在阳浮雕的实验中,艺术家创作采用木头,铁、玻璃等真正的而非人造的专门模型材料,并把材料块体构成的建筑原理(建筑)同这些块体构成性(雕塑)及其色彩质感和构图的表现性(绘画)融为一体。阳浮雕最早出现于俄国艺术中,布拉克和毕加索都曾运用标签、纸张、字母、锯木屑和浆糊等材料改变画作的质感并增强其表现力。塔特林在1914 年创作的《浮雕2》将不同形状的金属片、铁丝钉于木板,则尽可能地抹去与具象的关联,呈现了一种纯粹抽象的构成作品。塔特林通过纯粹的几何搭建,创建了“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一词,并宣称这种艺术风格是要“切断艺术与自然现象的一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创造一种‘纯粹的’‘绝对的’艺术”。同期包豪斯的学生作业中也可以大量看到采用玻璃、木材、金属等真正的材料制作的阳浮雕。阳浮雕从某种角度来说,代表着一种实验性的姿态,以坦诚的姿态去探索可以真实感受到的体量或者体积,打破二维平面绘画和传统三维空间塑形技法,以得到更适合动态浅空间表现的一种艺术形态。当画家抛弃画笔与整套人工色彩开始用真正的素材来绘画时,他的目标是让阳浮雕的实验摆脱二维平面,区别于平面构成。同样重要的是,区别于认为只有三维的形体才是现实,或者盲目模仿工程结构形式等操之过急的空间认知和手法,阳浮雕并不呈现精确的三维体积,因此也并非立体构成。当以阳浮雕的视角观看正观的一系列立面,从墙体凸出的飞廊与凹进的孔洞便是在阳浮雕中显现出来的浅空间体积。这些体量一方面把观者和他所设想的角色卷进一幅绵延的平行画面里,同时又使观者在观看残缺的更深层的内部空间里萌生出对于路径何以绵延的遐思,而这一有着单薄深度的浅空间又交织在视线、想象和回忆之间,并以此为架构整理出一些来自空间里的故事。
作者认为,这条漂浮在建筑立面的空间线索是浅空间的重要物体。为了空间化地表述这种针对正观立面的浅空间概念,作者构思了一种特别的浅空间模型方式,不选用阳浮雕的真实材料堆叠,而是采用更为纯粹的方式。即采用不带任何附加含义的普通白卡纸,通过切割、控制切口下翻或上翘,仿拟建筑巨型外墙,通过廊桥、孔洞设计构成处处邀请人走向另一时空的立面景观(图1)。纸上空间的角度有平缓者、尖锐者,廊道与孔洞相较于整体界面显得薄而微弱。远远看去,仿佛不小心便隐没在阳光里,或是藏在阴影里。一些向更深层空间推进的孔洞并不是墙的破裂,而源于墙的凹进,表现出模糊而清晰的空间深度暗示。以上系列作品通过在白卡纸表面进行浅切面操作是为动态的空间记忆抽象结构的精炼,也是不同于传统二维绘画和三维模型的浅空间制图手法。
图1 浅空间模型及其对应的实体空间
(二)清晰的局部记忆:矛盾性的身体经验
空间和身体之间的直接冲突和联结能够形塑动作和视线、猜想和知觉的双重错位系统,并具有在动态浅空间里建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潜力。日常生活中行动方向和视线方向错位、猜想空间和真实体验错位极有可能同步进行,这双重错位出现的部分常常因为给身体带来特殊的体验,从而对主体知觉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当观者跑步进入自然山体,石体之间的倾斜关系和错位角度十分微妙,两片巨石相互扭转和遮挡,让视线不能轻易穿透背后的世界,爬山者必须用脚步去看。巨石缝内的“斜梯”又导引人体沿X,Y,Z 三轴同步运动(图2)。区别于普通楼梯沿Y、Z 两轴同向变化的前进模式,三向同向运动使人有别扭和减速慢行之感,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造成这一感知的行为原因,继而使人内置于空间。更进一步,深处空间的景观被阻挡激发观者对于后续空间的猜想,又反过来引导观者更为深刻地使身体内在于巨石界面的浅浅空间中。这种源于自然的空间形式无疑能为局部浅空间的营造提供参考(图3)。
图2 左:杭州宝石山巨石缝间的斜梯,右:狮子峰大石台上开阔的视野
图3 “浅空间”中令人记忆深刻的局部空间构型(学生:兰若男)
(三)模糊的整体感知:透明叠合的身体经验
“浅”空间作为身体运动的线索,也是编织其所感知的空间关系与形态的线索。在较为复杂的路径的空间中,序列及某些局部内容在感知中往往清晰而具体,但是每个局部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却可能模糊(图4)。
图4 三合一小学片墙内外连绵起伏的游走体验与浅空间变化(上)
感知的图像并非每一帧都如摄影照片一般具有均质的清晰度,“令人印象深刻的局部占据空间的主体,以至于其周边景观几乎不存在。空间的深浅与边界模糊不清,也可能与另一处空间融为一体”。9QISHANSHAN[戚山山],《存在与2.5 维的建筑观》,中国美术学院,2020 年,第32 页。显然,这种感知图像并非精确的三维图纸,局部身体体验经由透明叠合的方式构成整体(图5)。
图5 仿拟观者脑中透明叠合的局部影像(学生:章家玮)
在总体感知图景上,墙壁未必是二维的,人们能够“破墙而入”,目光随着廊道继续运动,渐次伸展,串联起一组对事件或者空间的读解。局部图像亦不是像室外所拍摄到的外立面一样,而呈现出一种建筑内部廊道漫游过程中通过孔洞观看到外界的轮廓。廊道和孔洞密布的墙体串起一幅巨幅浅空间长卷在观赏者头脑中,窗洞就像眼睛一样,述说着源自建筑空间的视。
三 2.5 维的空间制图:身体运动中的知觉世界表达
“空间知觉,也就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主体可能对客体之间的一些空间关系以及它们的几何特性所具有的认识。”通过前文之分析,以动态浅空间为对象之制图为建筑师或是观者本身在空间中形成知觉世界之表现,而有关知觉世界之绘制很可能透过三种手法来展现。
一、清晰的身体运动线索。悬浮于浅空间的连桥,廊道和孔洞等有关移动的线索总是清晰地贯穿于观赏者的空间体验之中,但观赏者并不完全清楚地认识到全部线索所处特定的空间位置,只是确定它们的大致走向(图6)。所以指导身体移动的空间线索,在画布里一样清晰一致,但它在特定的空间深度以一种比较抽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移动线索仿佛悬浮在画布里。
图6 左:针对浅空间的“艺术化”制图(学生:兰若男),右:针对浅空间的“艺术化”制图(学生:潘硕)
二、放大的身体局部经验。紧密咬合的建筑空间可以被拆分成不同局部,以“正观”的法则基于不同焦点的捕捉单独叙述(图7)。局部空间在图面上的大小根据空间在记忆中的深浅来确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在画面中占主要地位,通过身体运动这一线索串联在一起,表现出包含时间维度在内的空间关系。
三、整体的局部叠合图景(图7)。整体的“浅空间”制图并不依赖科学工具的精确丈量与绘制,也并非依靠影像媒介的现实场景记录与刻录,而是通过行走与视看,基于身体的直观体验和视觉捕捉,重现身体对空间最直接的局部感知的透明叠合。同样,动态的浅空间的完整制图也理应是对该过程的一种真实表达。通过拼贴诸多没有绝对逻辑关联的局部,动态的浅空间的整体制图尝试表述建筑师与观者在身体运动中实际感受到的“深度的错觉”与“模糊的边界”,呈现较之于清晰的相片或精确的图纸更为真实地反映建筑师或观者个人感知世界的完整图像。
四 2.5 维的空间理型实践:以云南腾冲安之若宿·山建筑实践为例
(一)基地条件与设计挑战
1. 商业建筑夹缝中的局促建筑基地
安之若宿·山的场地坐落于腾冲和顺古镇水碓村来凤山的山腰处。和顺古镇地处云南边陲腾冲,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古道地势险峻,当地居民需凿山辟路,古道与民居顺应山势而建,因此山脉景观自古以来便是古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攀山而居的民居肌理也是古镇风貌的重要特征。
安之若宿·山基地位于紧密排布的两幢商业建筑之间,直面狭窄巷道对面的建筑背立面墙体,基地空间环境极为局促(图8)。优美的自然山野环境推动了古镇旅游业发展,餐厅与民宿建筑沿盘山巷道兴建。由于山脉西侧山脚下是开敞的农耕田地。为了俯瞰田园景观,新建建筑大都以西侧面作为景观面,紧贴巷道建设。随着商业建筑开发愈加密集,盘山巷道两侧逐渐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界面:巷道东侧的建筑立面是开敞的餐厅及客房观景面,其立面标新立异争奇斗艳,并为了最大可能的利用基地,立面墙通常紧贴巷道耸立;而巷道西侧建筑立面,实则为西侧建筑的背立面,多为密闭实墙,界面十分消极。
图8 安之若宿·山的总平面图
幸运的是,场地整体呈倒“L”型,构成了下端以窄长界面连接喧闹的主巷道,上端以横向界面联结自然静谧的山林。场地上下两端风貌截然不同且缺乏关联,于是建筑师以基地天然条件为契机,确立了“连接古镇与自然,让山野重新被看见”的建造动机。
2. 30 米高差中的综合功能排布极限要求
建筑共需要设置公共服务区和15 个独立房间,因公区有接待功能故通常设置于连接古镇主巷主要入口下端的基地部位。但基地下端的地块深度达到70 余米,宽只有不到10 m,形状异常狭长,容载多功能之间需有一定区隔,公区房间已显得局促,同时基地高差达到30 m,进一步加大公区功能布局难度。于是,建筑师不采用房间与楼层划分的方式区隔功能单元,而是通过空间氛围与行为方向的转换暗示功能单元的转变,仿拟山中树影区隔形成多个林间空间的方式。因此,公区功能单元排布方式相对自由,形态尺度都较为多元。
3. 山野环境中的传统木构结构要求
建筑公区空间总体上表现为碎片化和不规则的形态,迥异于传统木构房屋规则柱网。但安之若宿·山按照地方规范必须使用木构架。因此,建筑师们试图在安之若宿·山空间理型上设置不规则自然形态和规则空间网格之间的对话情景,并表达出在规则网格上寻找自然理型之一种可能。
(二) 正观的立面构形
1. 屋檐与院落作为建筑立面
屋檐与院落群体构成了安之若宿山的立面。安之若宿并未如同周边建筑一样设立紧邻主巷道的立面墙体,而是将建筑推倒,使其匍匐于山体上。屋檐、院落与直梯山径、斜梯山径错落排布,瓦解了通常作为整体存在的民宿建筑体量。并置的山径院落穿插于屋檐间,构筑出引导身体游走的时空线索,勾勒出山脉间自然游走的建筑立面。(图9—11)
图9 安之若宿·山的正观立面实景照片
图10 安之若宿·山的双梯并置实景照
2. 多元空间场域的共存
安之若宿·山并没有清晰的楼层分隔而只是用直梯和斜梯咬合节点来提示层级划分(图12)。直梯通常引导较为规则的建筑楼层或台地关系。而安之若宿·山的直梯山径共133阶,从入口院落连续直上,不设平台。它只提供一个由入口直达顶部房间的快捷通道,但没有明显的梯段层级切分,而是一种固有的天然山径形式。斜梯山径整理了不规则自然地形和它们之间的拓扑关系,它是一种自然网格。直梯和斜梯山径相撞的瞬间是有意为之,两者一共交错了3 次,它们的会聚之处就是建筑的层级节点(图13、图14)。
图12 安之若宿·山餐厅的活动场所示意图
图13 安之若宿·山公区单元划分示意图
图14 安之若宿·山的实景照片,活动的场景在不断发生互动
(三)深度层级的理型
1. 双梯并置的动线系统
针对狭长场地多功能组织困难问题,建筑师利用自然上山路径这一线索,采用双梯并置廊道系统搭建动线来指导身体运动并串联多元功能。建筑公区通过斜梯分为读书,喝咖啡,酒吧,舞台,正餐和早餐等区域,各种活动类型区域之间既相互孤立也相互联系,直梯则是连接和通过各个活动单元之间的一条捷径。斜梯和直梯在入口处的院落,吧台和客房前台分别交叉连接。从直梯到主功能空间体验就像下山路径一样,从前台踱到用餐区,从吧台往东走到咖啡区和阅览室及茶室。并置双梯从古镇巷道处进院落开始,拾级而上到达现场顶部客房区域。多功能空间适应双梯排布,且互相之间能够顺畅连接与转换(图15)。
图15 安之若宿·山直梯与斜梯山径流线示意图
2. 自然与规则双网格系统并置
安之若宿·山的空间形态与结构体系同样呈现出一种冲突性的网格关系。根据当地规范,安之若宿·山须采用木构架结构。然而,传统木构架所定义的规则的“房间”网格[rigid room grid]与建筑师所期望的自然场域[architectural field]相矛盾。为引入山脉自然起伏的场地条件[field condition],建筑以新建的“之”字形空间序列与木构架结构体系搭接,在空间上释放出连续的、多尺度、多形态的局部景致。这些不规则的、依山势排布的局部与传统木构所限定的规则房间体系相融合,构成了安之若宿·山的双重场域。设计并不包裹木梁木柱,仅将其与墙面同刷白色,以装置艺术的方式呈现它,规则木构柱网体系成为设计中具有矛盾性与批判性的部分。从而,安之若宿·山建立了不规则自然形态与规则空间网格的对话场景,表述了一种在规则网格中寻求自然理型的可能性。
(四)记忆深刻的局部理型
1. 动线与视线的错位
斜梯山径呈“之”字形弯折而上,切分屋檐,构成直梯山径、斜梯山径、院落与屋檐错落排布的整体形态。斜梯山径包括向前、向上与向侧方三个维度的入山路径,行走于斜梯山径中,使用者的视线与身体时有错位、且需不断地变换方位,丰富其空间体验。山径首先构筑了空间的片刻体验,行进者在极短的距离内经历两次转向,到达公区入口;即将进入建筑时,则回转300 度,由檐外空间踏入檐下空间。身体转向与室内外转换的双重体验相互交叠,使旅人好似经历时空穿越。同样,在建筑内部,室内高差的节奏起伏与延伸至室内的斜梯转折交替出现,不断给予人以被着重强调的片刻体验。
2. 动线与视线的交错变换
在客房内,这样的身体经历再次出现。客房以建筑语言营造自然的身体体验,瓦解了古镇传统木构建筑的矩形空间。建筑师将客房的动线体系与视线体系分离处理,通过两次墙体转折引导动线转向,以视点高度与主景观的变化引导视线变换,塑造房间内部的自然理型。客房的动线被墙体与家具所控制,入户斜墙引导旅人行至房间正中,被垂直于该动线放置的床体阻隔,使用者需回转后下行几级阶梯至观景露台(图16)。在站立观看高处远山与卧着俯瞰古镇和田园的两种线索中,客房组织了视点高度、视线方位不断变化的视觉体验。通过动线与视线的交错,客房中旅人的视线与身体行为时而分离、时而重合。从而,客房内部延续了公区的自然理型。
五 结语与展望
总的来看,在身体信仰回归这一总体思想转向下,受到绘画界对表现透明性现象绘画技法广泛探索的启发,建筑学领域开始了对空间构型和制图方法进行了新的研究。罗和斯卢斯基在《透明性》中所提出的浅空间概念,论证了与立体派绘画宗旨近似的观点:三维体块并不代表现实,空间也不是所谓的三维审美对象,而“浅空间”则具有通过一种“艺术化”的叙述方式表述建筑师与观者构建其个人知觉世界时的思辨行为。然而,这种浅空间概念固有的包含静态属性使得它难以展现包含时间维度的身体感知过程,从而更难以有效地引导空间体量和方向关系复杂的空间配置。
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纳入时间维度,提出了能够阐释身体游走于建筑中所感知到的透明性的“浅空间”概念。这种浅空间可以被视为一种物理边界不甚明确的空间域,笔者将这种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浅空间形态称为2.5 维空间。进而,以运动中的浅空间对象为操作界面,探析能够有效关联身体感知的空间生成方式。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包括正观的立面、片段空间与身体运动线索的2.5 维空间内容。笔者认为这些内容可以被视为在建筑群落设计中可捕捉、可操作的“浅空间”。进而文章论述了立足于其概念内涵推演而出的空间理型原则:叠合于立面构形的行为线索、矛盾性的身体经验与模糊性的整体感知的营造。文章最后以安之若宿·山建筑设计实践为例,运用2.5 维空间理类型方式对2.5 维空间理类型思维在现实空间理类型操作上的适用性进行尝试性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