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
2023-08-15张娜
张娜
当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感到挫败甚至情绪失控,父母是什么反应呢?我们实验室开展了一项研究,让爸爸或妈妈先对孩子作出一项承诺,然后告诉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之前的承诺无法兑现。结果发现,父母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对待孩子的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提出父母在面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表现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行为、态度与想法。这些思想与行为上的反应共同构成了父母应对情绪时的思维模式。他将这种模式称为父母元情绪理念。
有些父母会忽视孩子的消极情绪。有些父母能看到孩子的情绪反应但不接纳,或是故意回避,“你不理会,孩子一会儿就好;你越理会,他越难哄”;或是压抑否定,“妈妈临时有事,你就别生气了”。他们认为孩子太矫情、不懂事,让父母没面子。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生气或难过,就会使出十八般武艺让他高兴起来。
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表现出挫败的情绪反应,是对其开展情绪教导的好机会。他们会和孩子一起讨论产生挫败情绪的原因,并教孩子如何去应对。
这种属于情绪指导型父母元情绪理念,能够帮助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的挫败情绪。情绪指导的前提是父母自身要保持情绪稳定。父母可以教会孩子运用以下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表达策略
引导孩子把不开心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乱发脾气。比如孩子因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故意抢走而大哭大闹,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向抢自己玩具的小朋友表达情绪:“你抢走我的玩具,我很生气!你应该还给我!”也可以鼓励孩子,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要向身边的家长或老师求助。
注意转移策略
引导孩子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想其他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想看动画片,妈妈却说:“你已经看了很长时间,不许再看电视了。”这时,孩子肯定要闹。
父母要先让他知道今天看电视的时长已经用完了,发脾气也没用;然后转移他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些其他喜欢的事情,比如玩玩具、看童话书等。
认知重构策略
对于稍大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引导他通过重新理解事件来缓和挫败情绪。还是以不能看动画片为例,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其他角度考虑这件事,比如“我明天可以看到更好看的动画片”“不看也好,这样我的眼睛就不会近视啦”。
问题解决策略
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能力,减少挫败情绪的产生。父母可以先带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用示范、提问、动作暗示等方式引导孩子一步步深入思考,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事先说好带孩子出去玩儿,可临时有事被迫取消计划。这时,可以引导孩子和父母商量,例如“妈妈,那你说好什么时候会带我去”,或者请长辈带自己出去玩儿等,这些都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
情绪指导型的元情绪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家庭情绪教养活动,让孩子理解挫折经历及其引发的挫败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在生活中练习如何识别、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別是当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不知道怎么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出现发脾气、易怒、急躁,还可能会有焦虑、悲观、对自己不满意、孤独等负面情绪。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就是学会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