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奶奶”蔡皋:带着童年一起奔跑
2023-08-15陈娟王燕灵
陈娟 王燕灵
“我有我的一盏灯”
蔡皋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作品是什么?经过思考,她找到了答案——它像是一泓清水,不大不小刚好照见我的天光和云影,照见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的作品多与儿童、与民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蔡皋最近新出的《隐形叶子》,故事改编自三国时期魏国颍川人邯郸淳所著《笑林》中“楚人隐形”的寓言故事。创作时,蔡皋没有完全按故事原文来画,“而是追根溯源,从读书态度、生活态度去启发读者,主要是儿童读者”。
蔡皋最负盛名的作品莫过于《宝儿》,创作于1992年。当时,出版社编辑约她画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她选择以《贾儿》为蓝本创作。蔡皋很熟悉《聊斋》,通读过原著两次,“从中读出了‘民间,因为一切民间艺术形式的艳丽、丰富、变形、夸张、神秘、幽深……在《聊斋》里都有对应物”。
创作《宝儿》时,蔡皋仅用了20天就完成了,画完最后一张时,她趴在桌子上起不来。“太累了,心脏担负不了。我真是把我的生命体验画进去了。”蔡皋回忆说。1993年,该作品获第十四届布拉迪斯拉发插图展(BIB)金苹果奖,蔡皋是中国获得此奖的第一人。
蔡皋就这样不断地从中国传统文化里找故事、找力量。“里面有很多好东西,只是需要去深挖,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创新。”
她画《花木兰》,画木兰的勇敢、爱国,同时也画她的“朴素”,“要给她加官加爵的时候她不跪,她站着,看着远方。她什么都不要,要回家尽孝心。回到家乡她跪下了,跪在古井面前。朴素到土疙瘩一样的”。“我要做的是让孩子看到文本精神,不是看到故事就完啦。”她笑着说。像《宝儿》的封面,那小孩举着一盏灯,“这盏灯很重要,举高一点,人看得远一点。我不可能像孩子那样元气满满,但至少我有我的灯,向他们举一盏灯”。
没有沉重,何来轻盈?
蔡皋凡事不喜欢计划和筹谋,“但凡计划,一定不好,我只能去遇见。不经心是最好的,来得越自然越朴素越好。”
她记得父亲快80岁时,父女之间有一次聊天。她问:“你一生最幸福的时候在哪一刻?”父亲想了想,记起自己在中学时的一次足球赛,当时突然腾空而起,脚一勾,球进了。“他最幸福的一刻是那一脚,就这么简单。”蔡皋说,她现在还能想起父亲讲这句话时的神情,幸福极了。
蔡皋开始画画,并走上艺术之路也是如此。这要归功于全家的宽容。小时候,外婆、母亲、姨妈都是戏迷,常常带着她一起看。看完戏回来,蔡皋就照着记忆画画。一开始是从床底摸找松软的木炭,在一张张门背后的粉墙上涂鸦,画大型“壁画”,大都是戏里的人物,乱七八糟,家人既不骂也不擦。后来胆子大了,她开始在课本上画,连同学的课本也遭了殃,“里面的插图全改造过来,画成戏装人物,男孩改成女孩,哈哈哈”。大家看她画得生动、好看,开始排队“约稿”。那时的她,痴迷画画,纯粹就是觉得好玩。
真正意识到画画是门艺术,是在多年后。上世纪70年代,蔡皋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边读书边画画,有时画墙报,有时给油印刊物画插图,偶尔还去画学习毛著的标兵,她都当创作去做。毕业后,她在株洲县文化馆工作,画了一年毛主席像和宣传画。有一次,湖南著名水彩画家朱辉画大壁画,她坐在下面,支起画架画小画。朱辉时不时低头看看她的,冷不丁说了句:“哎哟,色彩天才。”
“我看看自己的画,也不知道哪天才。但心里是高兴的,在我不知道天才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天才的处理。”蔡皋说,那一刻像被天上掉下的苹果砸中脑袋。
一年后重新分配,蔡皋到乡村小学教书。学校在太湖下面的一个“寺村”,是株洲县最偏远的地方。起初她并不开心,因为那在当时实际上是一种惩罚,“很多事情没有选择,只能被动接受,但我能在被动中选择我的主动”。
学校由古祠改建,祠里有一棵“六朝松”,依然顶着一团绿荫。上下课的钟声敲响,远近山谷都有回声。上课时,她站在台上讲课文、诗词;下课后,她砍柴、担水、打坝、起水塘,还有春插秋收,“在生活的艰苦中体味人生深层的喜乐,思想境界渐趋明朗,生活也‘日日是好日地好起来”。她主教语文,也教音乐和美术。每日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她发现孩子是质朴的、简单的、无忧无虑的,“云来了、风来了、雨来了,他们都会快乐”。
一有闲工夫,蔡皋就拿起画笔,画写生、速写,也画彩色连环画。在同事的劝说下,她选了几幅作品投稿,投寄给当时湖南唯一的一本刊物《红领巾》,没想到一投即中。之后,她被调到小镇教书,依然没有放下画笔。36岁时,机缘巧合,她被调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从事儿童图书编辑工作。再后来,她重新拿起画笔创作,一直走到今天。
蔡皋至今还记得到出版社报到那天的场景,那是她最幸福的一刻——像父亲的那一脚。
接到调令后,她花了半天办完所有手续,第二天去单位报到。她走进出版社的院子,走到一棵树的绿荫底下,突然觉得自己很轻,走路像风一样,“嗖嗖嗖地走。一种很轻盈的感觉,几步路走下来,我害怕,我说不要着急,你慢一点,要享受一下,这真是幸福的时刻。我走了这么多年,终于走到这条路上”。
后来,蔡皋悟到了当时自己何以如此:没有沉重,何来轻盈?
把最好的东西给童年
蔡皋的人生底色是暖的。她生在古城长沙,那个年代城里还保留着小街巷、麻石路、独院落的格局。家门前有一口青石井,水甘而清冽,取井水做刮凉粉、凉绿豆汁,那味道至今让她念念不忘。后门则是一条街,整街都是店铺,“上学和回家都要经过,可以看到人们怎样生活”。
蔡皋每每忆及童年,跳出来的画面都与外婆有关。外婆没怎么念过书,但充满智慧,生活精致、干净,即使条件有限,但“很朴素的生活过得很有味道”。“外婆讲的话都很妙,是生活中得来的民间的智慧。”蔡皋说。派她出去打酱油,说“牛一样的出去,马一样的回来”,意思是别贪玩,做事情要讓人放心;让她做家务,说“眼眨眉毛动”,意思是做事要机灵点,注意观察别人的表情;当她领着二妹去上学,外婆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她常常还是不肯带伞,遇到下雨,赤着脚或者不赤着脚跑回家。但不管怎样,外婆都会表扬她,“赤着脚是因为我识得艰难,爱惜布鞋;不赤着脚是爱惜身体,免得病,省得钱,一样是懂事。这种启蒙使我拾得一份自信、自立的观念,并且学会了最为原始的辩证法”。
“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不露痕迹,外婆在做,妈妈在做,爸爸在做,你觉得那个行为、生活方式很美,就接受了,慢慢就变成自己的了。”蔡皋说。温暖、健康的幼年时光,给了她审美,也给了她勇气——热爱朴素日常,善于在困难中看到鲜花。
2001年,“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找蔡皋画《桃花源的故事》,她首先想到的是6年乡村生活——那段艰苦但快乐的岁月,那些茶亭、小路、老者、耕牛……都被她从记忆里“拖”出来,一一画进了书里。她画两岸青绿、淡粉开遍,画渔夫在白溪中乘舟而上,画落英缤纷,又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村落,画良田美池桑竹……
在故事的结尾,渔人要离开桃花源时,收到了两件礼物:一件是花种子,另一件是拨浪鼓。这是蔡皋的一个“小心思”。“给渔人种子,其实蕴含了渔人对理想生活的盼望,他羡慕桃花源那种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安详自然。我希望也给看故事的小孩种下一颗桃花源种子。”
蔡皋说,她要把最好的东西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一辈子呢”。她发现很多人的人生底色都离不开童年,“像黄永玉讲沈从文,一个战士不是战死在沙场,就是回到故乡。他都要回到源头,要找到童年。你那么费劲、七弯八拐地找童年,干吗不带上你的童年一路奔跑?”
如今77岁的蔡皋,还在用画笔记录,追忆童年、捕捉日常。她记录一棵树,如何死去,被砍掉,再萌芽,花十几年的时间,自己包裹住伤痕。她说:“摸摸它,我就有力气!”
“我每天早上6点之前就爬起来。干吗?上楼接太阳,太晚了就够不到它了。”蔡皋说。她满头灰白的头发简单地拢在脑后,笑声爽朗,眼神像一个十几岁的未谙世事的女孩子,“接了太阳,一天的事就有了光。”等到大概10点钟,她拿起画笔,开始创作。年轻时,她教娃娃读书,后来给孩子做书,现在为他们画画。画《桃花源的故事》,画《宝儿》(原名《荒原狐精》)和《百鸟羽衣》,画《花木兰》《孟姜女》,很多画里的花草都是从楼顶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