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复兴
2023-08-15王玥鑫
昆曲是14世纪发源于苏州昆山的一种戏剧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昆腔”)。昆曲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最初由昆山人顾坚首创,后经明代魏良辅吸收当时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等声腔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由于这种声腔细腻婉转,也被人们称为“水磨腔”。魏良辅的改革使昆曲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曾独占剧坛两百多年。昆曲是我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有“戏剧中的兰花”“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等美称。它的艺术发展基础深厚,综合了音乐舞蹈、诗词歌赋、 美术绘画等多种艺术,表演时的伴奏乐器方面主要以曲笛、三弦、琵琶等为主,其中曲笛可以吹奏出不同的“腔调”来刻画戏剧人物、配合剧情发展。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牡丹亭》又称《还魂梦》《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1550 —1616年)创作的传奇剧本,剧本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刊行于1617年,是昆曲的经典之作。《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一起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同时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安四梦”,又称之“玉茗四梦”。对于自己创作的《牡丹亭》,剧本作者汤显祖曾留下“一生四梦得意之处惟有牡丹”的评价。在昆曲艺术中人物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其中旦角指的是剧中女性的角色,而闺门旦一般特指年已及笄的淑女或待字闺中的名门闺秀。《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便是闺门旦的代表人物之一,剧本描写了封建社会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官家小姐杜丽娘踏出闺房与丫鬟春香一起踏春于后花园,春色令其陶醉,入梦邂逅书生柳梦梅,并对书生一见倾心,梦醒之后方知种种皆为大梦一场,回到现实生活后的杜丽娘怅然若失郁郁寡欢,最后伤情而死化成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机缘巧合中进京赶考的柳梦梅与杜丽娘人鬼相恋,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后杜丽娘起死回生,终与柳梦梅修成正果的爱情故事。[1]
作品体现了封建社会礼教对豆蔻少女杜丽娘的摧残。然而面对残酷的命运,杜丽娘以死亡作强烈的抗争,只因她对自由与爱情有着强烈的向往。《牡丹亭》的故事具有很多传奇效果,剧作一经问世盛极一时,许多读者为之倾倒。剧本全文以文词典丽著称,其宾白饶有机趣,曲词中既有北曲的泼辣粗犷,又有南词的宛转清丽,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作者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而后《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的代名词,深深扎根于观众的心中。
昆曲在经歷二百多年的发展高峰后,由于词曲过于华丽,难以在民众中进行普及等原因,到了清乾隆中后时期逐渐衰落。为了弘扬和传播昆曲艺术,几百年来《牡丹亭》作为经典文本仍一直被艺术家们不断改编与演绎。仅21世纪的二十余年间,就已经有了2004年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2007年汪世瑜厅堂版《牡丹亭》、2010年谭盾实景版《牡丹亭》等版本。[2] 其中2004年开始巡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主持,多地知名昆曲学者参与创作,作为《牡丹亭》的精华版,它去繁为简,融入21世纪的审美情趣,是多个版本中最成功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版。
一、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创新
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各国巡演。与以往昆曲表演所不同的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场地由戏曲剧场进入国内外高校,戏曲观众从以往中老年逐渐转向青年群体。青春版《牡丹亭》是在遵循原著的基本故事情节的前提下,适当加入现当代对戏剧艺术欣赏的特点改编而成的作品。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白先勇先生曾对自己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有如下评价:“我的创作原则是尊重古典但并不因循古典,使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白先勇这一创新性的改编,使昆曲传统戏剧艺术重新获得大众的关注,是对“新时代戏剧文化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这课题的初步突破。
有人将白先勇对传统剧本《牡丹亭》的这一创新性改编称为“对昆曲的复兴”。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体现在多个方面,白先勇在戏剧身段、服装、灯光等方面都做了处理。在舞台美术方面,他强调要加上背景音响、光线等现代效果。在舞台服装方面,一改以往传统戏剧服装的浓艳,在色调的搭配上适当减少了颜色的饱和度,而多了一层清新脱俗、淡雅温和的感觉。青春版《牡丹亭》营造了电影式的画面,简约的舞台设计加上抽象化的情感表达,将传统的古典戏曲美与现当代的现代美相结合,运用舞台灯光的设计表达不同的场景变换。适当的现代剧场技术与古典戏剧内核相结合,从而让传奇剧本《牡丹亭》在新时代得到了传承与发扬。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艺术在21世纪可以被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接受与欣赏,让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昆曲艺术的唯美之感与细腻之情走上了国际舞台。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情感表达
与西方戏剧中的“写实”手法不同,中国传统戏剧在创作上更加注重描绘事物意态神韵,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写意”。[3] 在戏曲艺术舞台的呈现上,写意的表现手法往往更加力求传神,以及在表演形式上追求象征性。这种抽象性的写意表演对于演员表演、舞台道具、身段动作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与西方戏剧表演中直接模仿相反,写意更能含蓄内敛地表达内心情感。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版的基础上,用更加简约朴素的舞台道具还原书房、花园等背景建筑与氛围,给观众充分的空间想象。如《惊梦》一折中,杜丽娘利用一把扇子与肢体动作还原了后花园的秀丽山水,表演者用翻指遮面表示杜丽娘内心的羞怯,处处以小见大。在舞台设计方面,一个“抬腿”的动作,向观众展现上楼的姿态,“推拉”的开门与关门等一系列动作,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舞台上的三两步已经跨越几处空间,处处营造了以少胜多的情景。寥寥数字将戏曲中庞大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4]
三、青春版《牡丹亭》的审美创新
青春版《牡丹亭》相比经典版《牡丹亭》在人物服装的设计上更加贴合原著,让其更加符合时代背景。与此同时,人物形象呈现出的服饰文化则反映出明代对于前朝汉、唐、宋时期汉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例如,剧目中女性形象大多穿用长衫与褙子,头部装饰簪钗、步摇、篦子等头饰;男性形象大多穿用襕衫,头戴幞头、平定四方巾。而植物、花卉、蝶鸟等图案的绘制,缂丝、刺绣技艺的使用,则表现出传统文化在服饰中的呈现以及社会等级化背景下贵族对于服饰的要求。除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之外,青春版《牡丹亭》还多处体现道家思想以及神话迷信对于文化的影响,如在《惊梦》《寻梦》等折中,杜丽娘一反日常服饰的装扮,在色彩、图案方面强调了梦境空间的设计,例如杜丽娘衣服上的蝴蝶纹样体现的就是庄生梦蝴蝶的故事。另一方面也阐释了现实社会情境下服饰的要求,以及多元文化影响下人们对于服饰文化的“自我追求”。青春版《牡丹亭》的服饰不仅传递出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也象征着历史更迭下社会服饰的鲜明变化。青春版《牡丹亭》的戏服在形制、配色、图案纹样等细节方面都采用了传统汉民族服饰的形制与标准,这与明代初期开始恢复汉族服装形制有着密切关联。[5]
明代初期,统治阶级规定全面禁止“胡人文化”,包括胡语、胡服、元色等一切事物,大众的整体服装又呈现出宽体、直线条、大袖的形态。同时在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的“衣冠悉如唐制”背景下,服饰进一步回归到汉民族服制。青春版《牡丹亭》中服饰材质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纹样刺绣的精良等也呈现出明代中后期丝绸业高度发达的具象特征。从明代初期至明代中后期,丝绸成为重要的贸易流通商品,官办的丝织工场陆续出现,朝廷对于江、浙织造的重视程度愈加提升,并设置了专人专管。这一时期,明代南、北方丝绸重镇布局逐渐形成,如南方地区的福建、江苏、浙江,北方地区的山西、河北等地。正是基于以上政策变化,永乐时代丝绸的提花技艺得到提升,丝绸产品的种类逐渐丰富,染色技艺与纺织生产工具得到了质的跨越。由于多项丝织技术的提升,服饰面料的颜色质感与层次满足了部分贵族群体对于服饰面料的奢求。在丝绸种类方面,不仅延续了之前缎、绢、罗、纱、绒等面料,同时也产生出横罗这样的新型面料。
此外,青春版《牡丹亭》中服饰细节的改良,也彰显出因时代工艺技术与审美趋向所产生出昆曲戏衣新的融入与变化。从早期昆曲戏衣到一些新的工业材料被利用到昆曲戏服的设计之中,昆曲戏衣呈现出了一个全面的昆曲艺术发展历程,而服饰工艺的革新与改变则象征着每一个时代大众对于昆曲艺术的理解与诠释。例如,昆曲女性角色中的配饰头面,从原本的绢花、绒花装饰转变为水钻装饰;原来使用翠鸟左右翅膀与背部羽毛的“点翠头面”,因保护动物逐渐转变为使用景泰蓝中的烧蓝工艺进行制作。原本在明、清昆曲舞台命妇形象中常出现的配饰霞帔,也在当代昆曲舞台中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当代昆曲戏服更加注重面料的选择与纹样的绘制。如选用真丝或绸缎面料,并手工缝制刺绣花纹,以突出昆曲古雅、华美的服飾之美。而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服饰遵照、传承传统昆曲戏服的质料与样式要求,在色彩搭配上以淡雅、鲜嫩为主,尊重原著又富有创新,达到了突出人物内心的艺术效果。
从昆曲戏衣种类、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昆曲戏衣更多地体现出封建上流社会尤其是士大夫、儒生阶层的审美趋向,并以此通过不同角色的戏服设定表现出服饰差异下“以服辨人”的社会现象。从昆曲戏衣的内涵文化层面进行分析,昆曲戏衣体现出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下服饰的等级与限制。同时,昆曲戏衣中的款式、纹样、色彩,也表现出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特质。
四、结语
《牡丹亭》是昆曲艺术明代传奇发展中的高峰,也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在21世纪的背景下改编而成的青春版《牡丹亭》,一方面保留着中国传统昆曲艺术中“写意”的抽象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利用符合现当代审美的舞台、音响、服饰等来丰富创造作品。原著与改编跨越时空,隔空对话。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经典原著的魅力,也依赖于传统昆曲艺术自身的精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为现当代中国传统艺术的改良与制作走出了一条新路。
作者简介:王玥鑫(1998—),女,汉族,江苏盐城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和声理论与教学。
注释:
〔1〕周友良.青春版《牡丹亭》全谱[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2〕赵天为.《牡丹亭》改本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贝克.戏剧技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4〕阎嘉.文学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5〕林皎宏.姹紫嫣红牡丹亭 四百年青春之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