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修随州成长经历考辨

2023-08-15林佳瑜

雨露风 2023年6期
关键词:随州李氏欧阳修

欧阳修成为北宋中期新古文运动的领袖,这与他在随州的生活、学习与成长经历有关。欧阳修之所以不能忘情于随州,是因为随州文化的母乳将他哺育成为一代宗师。在随州生活期间所受到的教育与随州的交游,为欧阳修成为一代宗师奠定了基础。

一、随州环境对欧阳修的影响

随州古称“汉国之东”,在历史上有三个称谓,汉东、汉阳、汉川。随州地处汉水之东,汉水之东乃水之阳,故又称汉阳,随枣走廊是联系中州平原和荆楚大地的一条狭长通道,所以又被称为汉川。华夏初祖神农大帝问世于随州烈山,因而此地成为海内外中华民族后代寻根问祖的圣地。欧阳修虽不是随州人,但青少年时期在随州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如《李秀才东园亭记》中所记:“随虽陋,非予乡,然予之长也,岂能忘情于随哉!”[1]1671曾在春秋时期被誉为“汉东大国”的随州,在北宋中期却是偏僻之地。《记旧本韩文后》一文中有:“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1]1927在欧阳修的记载中,随州文化发展落后,但欧阳修对随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其成长历程中,随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州的山水养育了一代文豪。在欧阳修眼里,随州不是自己的故乡,却是自己成长的重要地方,是终生不能忘怀的地方。个人思想性格的形成与环境有重大关系,也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特别是随州的地域文化,自然而然影响欧阳修的一生。

随州(今湖北随州),有祭祀欧阳修的传统。欧阳修二叔欧阳晔徙居于此,其青少年时期亦长期寄居于随州。自明代中叶以来,随州开始祭祀欧阳修。《随州志》(同治八年刻本)卷一四《古迹·白云楼》云:“明弘治中,知州李充嗣凿城西地为夜光池,于池南垒土为基,高与城等,复建是楼(白云楼),下置‘白云书院以祀欧阳文忠公。”同卷《古迹·夜光池》又云:“池之前即‘白云书院,故宋欧阳子祠堂也。”[2]随州没有宏伟壮观的山峰,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江河,但这里的一山一水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影响着人的品质和思想,这种品质和思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改变了欧阳修。

随州民风民俗对欧阳修的影响是深刻的。哺育欧阳修的随州“风土”是勤勉踏实的朴学。随州人民勤俭,致力于庄稼之事,崇尚朴学,不浮夸。随州人认为丰五谷才可立性命,养家小,所以“其民勤俭力穑少末务”[2]。随地有许多耕读世家,如州南有大姓李氏就多藏书,其子好学。在随州朴学风土中长大成人的欧阳修,同时经历了“力自营赡”的生活。这在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让其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不可浮夸。他领导宋之古文运动的文化人格的形成,自然离不开这种崇朴学、不浮夸的风土人情影响。当是国家学习风气不正,要想考进士,入仕途,人们不能不“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3]293。因为“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4]170欧阳修也是这样,在随州,他像全国的读书人一样认真学习。“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3]293但是浮华的时文并非其取向,他学时文入仕后,却成了时文的否定者。天圣五年(1027)春,欧阳修第一次离开随州,前往汴京参加科举。初出茅庐的欧阳修描绘了京都的繁华,作《汉宫》 《禁火》 《伤春》等纪行诗,与闭塞的随州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年落榜,使欧阳修认识到随州文化资源的匮乏,为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天圣六年(1028)前往汉阳拜访胥偃。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欧阳修四岁,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六引吕漆所撰欧阳观墓志:“大中祥符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终于官。”[5]父亲欧阳观任职时不幸病逝,于是母亲郑氏携欧阳修投靠在随州任职的叔父欧阳晔。欧阳修《泷冈阡表》云:“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1]700由此可见,欧阳修父亲去世之后,母子生活陷入困顿。由于家里贫穷,郑氏亲自教儿子读书学习。《宋史·欧阳修传》:“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6]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庭贫困并不会阻碍郑氏培养儿子,她以荻草秆为笔,以沙土为纸,一笔一划教儿子认字。母亲鼓励欧阳修不能苟且迎合世人,而应坚守气节,才能自如应对遇到的磨难。即使欧阳修贬官夷陵,郑氏夫人依然談笑如常。她认为家境贫穷困苦,若能把生活过得有条理,能安定处在这种环境中,便能处之泰然。郑氏夫人不仅教儿子读书学习,而且教诲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将欧阳观生前事迹讲给欧阳修,郑氏用欧阳观做官的言行影响着欧阳修思想性格的形成。一生清廉的欧阳观没有留下一间房屋、一块土地。从母亲口中,欧阳修对父亲有了清晰的认识,俸禄不高却廉而好施,秉公执法而体恤人民,父亲的言行举止无疑对欧阳修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这得益于郑氏夫人的深明大义,教子有方。虽然父亲早亡,但母亲郑氏日复一日地教导对欧阳修的影响是极大的。没有父爱的环境让欧阳修思想早熟,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更敏感。

另一个对欧阳修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是欧阳晔,他是欧阳修的三叔,他的相貌、个性都与兄长欧阳观相像。欧阳修在《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晔)墓志铭》中说:“修不幸幼孤,依于叔父而长焉。尝奉大夫人之教曰:‘尔欲识尔父乎,视尔叔父,其状貌起居言笑,皆尔父也。修虽幼,已能知太夫人言为悲,而叔父之为亲也。”[1]737时任随州推官的欧阳晔洞察秋毫,德才兼备,利用自己的智慧巧破杀人斗殴案件,且不徇私利,不畏强权,大洪山奇峰寺僧人敛财一事亦明辨是非。叔父欧阳晔也是教欧阳修读书的人,兵部府君(叔欧阳晔)阅之,谓韩国太夫人(母郑氏)曰:“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7]他认为侄子是个奇才,将来必能光宗耀祖,有所作为。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欧阳修少孤,其叔父教之学。”[8]少年欧阳修已显露出异于常人的才能。叔父对欧阳修关怀备至,以身作则,树立了好榜样。

三、欧阳修在随州的交游

宋代重交游,文人之间的交游成为时代风尚。青少年时期的欧阳修与李氏长子李公佐交好,从小便是要好的朋友,常游玩于其家。多年后李公佐在家中增建亭台楼阁,请求欧阳修为其作记,欧阳修感念儿时美好回忆,欣喜写下《李秀才东园亭记》:“城南李氏为著姓,家多藏书,训子孙以学。予为童子,与李氏诸儿戏其家,见李氏方治东园,往求美草,一一手植,周视封树,日日去来园间甚勤。”[9]嘉佑四年(1059)李公佐担任襄阳令,欧阳修作《送襄陵令李君》[10]: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青少年的友谊一直延续,诗作既劝勉挚友不必思想家乡,民风淳朴,为政宽简有许多快乐,又对朋友的关爱溢于言表。

宋祁与欧阳修同为应山县连舜宾门下,《宋史》卷四五八《连庶传》载:“始与弟庠在乡里时,宋郊兄弟、欧阳修皆依之。”[11]13446又《应山县志》卷中“艺文”条载明朝颜木诗《法兴寺》:“连公富好礼,义方训厥子。二宋及欧阳,皆其门塾士。”据嘉靖《应山县志》卷下载王莘《连都官墓志》云:“宋元献公暨其弟景文公,皆游于处士之门,而欧阳公交际尤密。”[12]《嘉靖应山县志》卷上“流寓”条载:“欧阳修,庐陵人,尝游于连处士之家,与二连相友善。”[12]由此不难看出,欧阳修与宋祁为同门,关系密切,有着深厚的感情。

四、欧阳修与韩愈的渊源

欧阳修与韩愈的关系可以溯源到其十岁时,欧阳修在城南李彦辅家中读到残缺的《昌黎先生文集》。《李秀才东园亭记》:“予为童子,与李氏诸儿戏其家。”[1]1671青少年时期的欧阳修与李氏孩童游玩于其家,李氏家境殷实,藏书颇丰,欧阳修好学,常常借李家书籍阅读、抄录,抄录未完成,欧阳修就已经牢记成诵。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写道:“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浑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1]1927在城南李彦辅家中嬉戏玩耍,从墻角的柜子里发现一个沉甸甸的破筐子,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破旧不堪的书籍。其中有一部残缺不全的《昌黎先生文集》,只有六卷,而且书页散乱,首尾颠倒。对于韩愈这位大文豪,欧阳修早已听闻其名,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读韩愈的作品。他当即向李家借这部残书,李家主人也慷慨地送给了他。韩愈文章汹涌澎湃的气势深深地吸引并感染了欧阳修,他觉得文章内容精深博大,气魄沉雄豪壮。少年欧阳修从此倾心于韩愈古文。在宋初文坛上,古文衰落,骈俪盛行,以徐铉、李昉、陈彭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宿学硕儒,承继五代余风,诗文艳冶华丽,论卑而气弱。到了真宗、仁宗时代,文坛出现以杨忆、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体,为文宗法李商隐,讲究声韵、对偶,追求辞藻、典故。一时间,五代卑弱文风,扫荡殆尽,骈词丽句,风行天下。当时盛兴骈文,擅长作骈文的人,就能登科第、擅名声,夸耀于世。因此,当时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韩愈其人和韩愈其文。少年欧阳修这次偶然的发现,使他有幸结识韩愈古文,并为将来的北宋诗文革新埋下种子。欧阳修始终珍藏这部韩文旧本,并广为搜寻天下善本,不断参校修订,使它成为欧阳家门的传家旧物。

欧阳修受韩愈的影响很大,他认为天下的文章,只有韩愈的文章最好。所以他说:“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1]1927但当时科考时兴的是浮糜艳丽的西昆体。仁宗天圣元年(1023),欧阳修17岁,首次参加随州州试,因赋逸官韵而落榜。因此意识到自己如果继续沿着韩愈的文风走下去,将永无出头之日。为了考个一官半职,必须改学“西昆体”,这却是欧阳修极不情愿的事。欧阳修试图找一条路,既能兼顾韩愈的文风,也能考上个一官半职。三年后,州试得以通过,由随州荐名,参加天圣五年(1027)春天的礼部贡举,再次落榜。原来“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1]1927 韩愈文章虽然气势恢宏,然而,当时敲开仕途大门的却是盛行的骈文。

欧阳修学习韩愈的主要成就,或许不是“文以载道”的道统论,而主要是强调在散文创作中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起来,强调作品必须有作者个人的特色。因此其创造了一种与韩文不同的散文风格。与以气势雄壮见长的韩文不同,欧阳修文则以情韵优美而见长。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欧公文学韩而颇不似韩,此公文之所以能于八家中自树一帜也。”[13]

五、结语

综上,欧阳修刚正不阿的气节、广博多学的才识,离不开随州的成长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一代文豪,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形象。青少年寓居随州的生活经历,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家庭教育,抑或是随州交游,都对其文学创作、文风变革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林佳瑜(1998—),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在读。

注释:

〔1〕(宋)欧阳修.欧阳修诗文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清)孙文俊.随州志[M].卷十四.同治八年刻本.

〔3〕陈新;杜维沫.欧阳修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王明清.挥麈后录[M].卷六,四部丛刊景宋钞本.

〔6〕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居士集卷二十五,四部丛刊景元本.

〔7〕欧阳文忠公集[M].附录卷五,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

〔8〕王栐.燕翼诒谋录[M].卷一,明历代小史本.

〔9〕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外集卷十三,四部丛刊景元本.

〔10〕欧阳修.文忠集[M].卷一三,文渊阁四库全书.

〔11〕(元)脱脱等.宋史[M].卷四五八.中华书局,1977.

〔12〕(明)颜木纂.嘉靖应山县志[M].明嘉靖刻本.

〔13〕袁枚.随园诗话[M].卷六,清同治八年刻本.

猜你喜欢

随州李氏欧阳修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画眉鸟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湖北随州:助外出务工人员寻岗就业
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快马追字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线上线下须联动 提升网站影响力
——浅谈随州网的创新之路
联合办学,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花落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