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动中试产业化发展让“创新之花”早结“产业之果”

2023-08-15李好李恒何文军

先锋 2023年7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成都

李好 李恒 何文军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部署,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以科技成果高效能转化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成都加快推动中试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成都发展中试产业的优势和短板

判断一座城市创新能级,科技成果转化是重要指标。成都是中国西部创新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但和先发地区相比,创新成果转化不够有力有效仍是短板。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经历样品化、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4个阶段,中试就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是小批量试验到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关键一环。业内普遍共识是,成都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尤其需要中试。有研究表明,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仅为30%。由此可见,通过中试放大验证能加速科研成果迈向产业化,是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做优做强现代化产业的“造血剂”。

成都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聚集、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建圈强链深入推进,势必带来更多中试验证需求,需要把“中试”这个一头连接创新、一头连接产业的关键环节做强做大,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因此,发展中试产业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现实所需。成都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需求,多点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加快建设中试基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成都当前布局了众多高校院所、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动力活动日趋强劲。部分区(市)县聚焦自身产业需求和特色优势,打造出一批高水平中试基地,如成都高新区在国内率先打造百万平方米空间载体并揭牌首个“中试+”生态园区,青白江区加快布局文澜智谷等“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构筑了一批中试熟化、概念验证、小批量试生产等中试平台;培植了一批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其中有50%实现上规入库;孵化出一批高质量上市产品,如郫都区“蜂鸟制造”中试产业车间生产的智能巡检车、UWB定位手环、基因存储喷码机等产品接连下线,等等,都极大增厚了成都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家底。

总体来看,成都大力发展中试产业具备三项比较优势:

有平台支撑。成都先后落地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13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中很多平台具备中试熟化功能,可借助政府力量推动现有平台开放共享。

有需求牵引。目前在蓉高校65所,建成4家天府实验室,近3年共7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在1100件以上,大量的实验室成果亟待通过中试熟化加速实现产业化,走向市场。

有金融助力。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组建运行,目前已初步建成26只总规模超5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群,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的“科创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系列金融产品,为中试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同时,成都推动中试产业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中试资金不足导致科技项目缺少中试动力。相较于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合肥等城市,成都市级层面中试配套政策和资金等仍然不足,导致部分中试项目难以落地。成都中试项目资金多为自有资金,而风险合作资金、专项基金支持较为缺乏。根据走访了解,国资基金受限于考核方式,对中试项目“投早、投小”存在疑虑,偏向于对中试后项目进行投资,难以解决中试项目最为紧缺的启动资金问题。

中试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资源共享能力较弱。调研发现,成都现阶段能够提供社会化中试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型中试载体数量不足,目前省级新型中试研发平台仅四川省电子概念验证中心1家;科技中介社会化服务机构数量不多,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仅48家,约占上海活跃的同类机构数量的16%。与北京等地相比,成都中试资源分散,各中试平台尚不具备资源链接与一体化服务能力。

中试产业化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人才支持方面,现有政策更集中于高端“总师”型人才,对负责项目资源对接的技术经纪人才,以及项目实施的基层工程师团队的支持政策存在缺位。知识产权方面,成都中试产业缺少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平台,从业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等。

成都推动中试产业化发展路径思考

大力支持中试示范基地平台建设。一是在成都高新区、金牛区、青白江区等进行产教融合试点探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立共性关键技术和专项技术两类中试基地,并分别给予平台支持和项目支持。二是发挥旗舰式企业带动示范作用。重点支持有条件的链主企业建设设施齐全、水平一流且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中试基地,实现科技成果与生产转化的顺畅衔接,带动链属企业积极参与中试基地建设。三是发展以中试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市场化、企业化中试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促进和支持以企业为基地,研发中心、科研院校共同参与的,以协同、合作、共建等战略性联盟式组建的市场化、企业化中试共享基地和平台,在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技术集成和产业化开发方面发挥作用,在中试载体上实现各方利益。四是加快建设数字化中试信息平台。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院所深度参与”的原则,建立数字化中试信息平台,实现设备、人才、需求信息共享。五是支持中试平台加强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引导中试平台强化专利储备,围绕高精尖产业做好专利池建设,构筑有利于产业自立自强的专利壁垒。

调整中试资金结构和融资渠道。一是优化科研项目资金结构。建议各类市科技项目应保证至少20%经费用于中试环节;对于前期已经结题,但经过概念验证中心评估具备进行中试价值的项目,可根据中试结果予以追加专项中试资金后补助支持,鼓励其进行中试验证。二是探索发放“科技创新券”。建议通过购买外部技术团队中试服务等市场化手段整合优势资源,充分满足产业中试需求。三是创新“先投后股”的财政支持模式。政府作为合伙人,先期以科技项目形式向中试企业投入财政资助资金,在被投企业实现市场化股权融资时或发展良好后,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换为股权,并按照“适当收益”原则逐步退出。四是加快成立专业中试基金。建立由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基金共同构成的中试基金,按比例在每年盈利金额中划拨资金注入中试专项投资基金,通过“中试基金+中试环节专项经费”资金的形式,以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金额,为经过专业概念验证、中试平台评估的优质中试项目提供重点支持。五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构建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分担机制,允许用股权收益补偿投入风险、分享产业高速增长的收益。

构建多元化中试人才保障体系。一是统筹人才支持政策,完善中试相關人才技能、职称评定体系。既要重点支持“总师”型领军人才,又要兼顾“工匠”类技术人才和技术经纪类人才的实际需要,支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推荐的企业核心人员纳入人才引进计划。二是聚焦企业技术中心成果产业化,培养引进具备提供成果挖掘、评价、孵化、熟化、交易转化等相关服务能力的产业经理人。三是健全中试工程人才跨主体共享合作机制,为具有中试工程人才的企业提供中试社会化服务及政策支持。四是实施科技人员“双聘制”。允许中试企业高端人才到市属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市属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开展成果转化工作。五是构建从事中试放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成果转化人才服务体系,培养一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了解市场需求的专业人员,破解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技术成果供应者、科研人员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企业难题。

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形成双向转化通道。一是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组织专家围绕成都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理清产业链上技术卡点,加快关键技术“定向爆破”,尽快突破关系产业链安全的重难点问题。二是推广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广泛应用技术就绪水平量表,对科研成果进行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提高技术与企业匹配度,实现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三是鼓励逆向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企业提出需求、高校“揭榜挂帅”的校企合作模式,针对性解决市场实际问题,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作者:李好,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恒,成都市行政学会特约研究员;何文军,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产业化成都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穿过成都去看你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数看成都
系统产业化之路
成都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