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磊:做一个舵手,辗转,探索,步履不停

2023-08-15杨润郁吴磊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吴磊整本书读书

杨润郁 吴磊

34岁那年,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上耕耘11载的吴磊,突然将职业的舵盘转了个向,回到义务教育的起点——小学一年级,想看看语文教育最初的模样。之后,他又带着“不安分”的灵魂,来到升学压力最大的高中,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做出了一番尝试。如今,吴磊的这艘职业之船已然驶回了它的启航之地,继续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浩瀚海洋中扬帆前行。多年来,在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辗转与探索,拓宽了吴磊的视野,让他对阅读教学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做学生的“空气净化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吴磊看来,阅读最好的状态应该如同呼吸,就像诗中所写的那样,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他说:“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我不愿去过多地定义和限制它,去刻意强调它的功利色彩。我想給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他们能够静静地翻开一本书,沉浸其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美好。”

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让吴磊意识到,过分夸大阅读的功利性反而成了学生在阅读之路上的绊脚石,使得他们丧失了对阅读最纯粹的兴趣与热情。因此,能与学生不带任何负担地共读一本书,共聊读书的思考与感受,让阅读真实、自然地发生在每一堂课和每一天的生活中,成了他一直以来的追求。吴磊表示:“所谓的阅读氛围其实就像空气,而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净化‘空气,教学生学会吐纳,学会调整呼吸的频率。”

定制化推荐,让阅读有温度

十多年前,吴磊在最初执教的学校做过一个大胆的尝试——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阅读书单。那时,吴磊任两个80人大班的语文老师,他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列出了一张包含160多本图书的表格,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知识储备水平等,来为他们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

“比如有的孩子很怯懦,我会给他推荐关于勇气、关于改变与突破自我的书;有的孩子正处于迷茫期,苦于找不到自己的理想,我就给他推荐人物传记,例如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在这本书中,学生能看到一位平凡的年轻人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理想,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

“不动笔墨不读书”,除了给每个学生定制阅读书目,吴磊还要求他们在假期将自己读书的感悟写成电子文稿发送给他,并从中选取一些优秀作品来进行分享和展示,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鼓励他们多读、多写、多感受。

吴磊的一番努力最终迎来了开花结果的时刻,在阅读过程中,那些量身定制的书目精准“狙击”到学生们的内心,引发了他们的共鸣,甚至激发出一些学生的个性,拓宽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认知,打开了他们的世界,让他们逐渐有了清晰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

“大口吃饭,海量读书”

在初中执教11年,正处于普世意义上“职业黄金期”的吴磊却陷入了一种倦怠、迷茫的状态中。当时,迫于大环境的压力,学校、家长一味追求学业成绩已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像一只无形的手拖拽着吴磊,让他越来越难在“应试”与“素养”之间找到平衡,于是他决定离开,并往回走,来到一切都尚未正式开始的小学一年级,去寻找答案。

到了一年级,吴磊才真切地体会到做小学老师的不易,最困难的就是各方面习惯都需要从头养成,于是他给班上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响亮易懂的口号——大口吃饭,海量读书。可是,一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学习拼音的起步阶段,又如何“海量读书”呢?吴磊决定从少儿版《唐诗三百首》入手,带领孩子们读诗、背诗。

一年后,当吴磊因工作调动而不得不离开时,那个班级的孩子们已经能背130多首唐诗。更有意思的是,吴磊发现,读书竟然也会“反刍”——在带领孩子们背诗的过程中,许多已经遗忘的,或是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去记忆的诗歌都无比自然地印入了他的脑海,让文学的甘霖在不知不觉中再次深深滋养了他的精神世界,也更加坚定了他“无论哪个阶段,都一定要将阅读放在首位”的认识。

在应试与素养中寻求平衡

再次站在职业道路的分岔口,吴磊选择前往应试教育最为残酷的高中,并开始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吴磊感受到重重障碍,这些障碍不仅是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障碍,更是来自学校、家长、升学、教学任务等各方面的压力。从高一读到高二,《红楼梦》读了两年,有的学生读完了,有的学生对它的认识却仍旧浮于表面,面对这样的情况,吴磊再次感到痛苦,却也在痛苦中有了新的感悟,并将它们写成了论文《高考应试大环境下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障碍与解决路径》。

他深刻地认识到,想让学生深入阅读这些大部头的作品,首先需要厘清整本书阅读的真正内涵,甩掉“整本”概念包袱,有选择性、指导性地在课堂、在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并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将思辨性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核心,而不是把“读完”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唯一标准。

其次,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升阅读的氛围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并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另外,整本书阅读必须要观照学生的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美育、德育的指引,唯有如此,才能让所读的名著落到实处,在灵魂的土壤中茁壮生长。

让好书成为孩子们生命的脉搏

带着多年实践中收获的思考与感悟,如今,吴磊又回到了初中语文的课堂,在成都新津为明学校继续做一个在阅读教学领域不断求索、不断发现“新大陆”的舵手。吴磊希望能将整本书阅读真正打造成为一门常规课程,融入平时的语文教学之中,为此,他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始了他的尝试与实践。

为了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与仪式感,吴磊特意给全班定制了“绿本”与“红本”,要求学生们将这两个本子分别用于读书札记的写作与琐碎知识的积累,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的阅读收获可视化。

同时,吴磊会组织学生们举办中秋诗会、清明诗会、除夕诗会、元宵诗会等多样化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节日、节气与阅读结合起来,增加阅读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引领阅读。

此外,吴磊还将新津为明学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固定课程与阅读相结合,要求学生们通过读书来汲取演讲的素材与养料,并撰写演讲稿,从思维、语言、内涵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演讲水平,最终形成阅读、写作、演讲的系列闭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阅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

“书醉人心人高远,人阅书卷书留香”,吴磊以自己的这句座右铭来表明内心的期待——希望将阅读注入每一个年轻学子的血液之中,让他们的青春年华有馥郁书香为伴,让好书成为他们精神的、生命的脉搏。

猜你喜欢

吴磊整本书读书
湖北省“小个专”党建工作思考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意林2021年7月
吴磊:极简设计的践行者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