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小玲,地铁隧道“医生”

2023-08-15正裕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8期
关键词:救援队应急隧道

正裕

每天深夜,在上海地铁隧道里,有一批身穿蓝色制服的维保人员给隧道做“体检”。这就是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守护着八条地铁、四百多公里长的线路、三百多座车站以及一百七十多座联络通道的建设安全与维护重任。维保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何小玲是这个两百多人团队的“大当家”,而且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给地铁看病的“夜行侠”

何小玲的父亲是名隧道工程师,是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隧道的技术员。受其影响,何小玲觉得守护隧道安全这份工作令人骄傲,长大后也想做这一行。

1993 年,何小玲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成为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员。当时上海地铁刚起步,化学专业出身的何小玲主动跟领导建议:“现在大家都还在重视土建的阶段,以后隧道、地铁越来越多,需要有一支队伍做应急维保。”就这样,何小玲开始专注于隧道維保,进行隧道防渗漏处理。

最初,这支队伍只有三个人。“我们作为特殊工种的专业施工单位,随叫随到。”管技术的何小玲晚上去现场,白天写方案、跟甲方制订方案。为了弄清楚情况,何小玲经常白天晚上连轴转,有时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父亲告诉她,从事隧道维保是件苦差事,必须眼尖、心细、脚勤,而且要具备相关技术与经验。何小玲从父亲那里学到不少隧道维保的技术。

从那时起,何小玲的精彩属于夜晚。地铁每天运营近18小时,留给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的时间只有晚上12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每天地铁停运后,何小玲带着同事抓紧进入隧道区间,巡查轨道、发现问题、拾遗补缺,确保第二天地铁正常运行。行业里,他们被称作“破解地下密码的夜行侠”。

隧道里长年闷热,穿着工作服稍微动一动就汗如雨下;氧气比正常环境少,作业时间有两个多小时,容易呼吸不畅。为了安全,地铁隧道里作业后不能遗留任何东西;为了效率,两个多小时里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多年来从事维保任务的基本是男性。随着地铁的发展及团队的扩大,眼下,何小玲成为团队里唯一一名女性,行业里有名的“大管家”。

用技术保障地铁安全

2007年,何小玲团队第一次承接整线维保,从原来的定点应急维保,变成日常巡视巡检。为了做到胸中有谱,何小玲和伙伴们用了一个月时间,白天走车站,晚上逛区间,把整条线看了个遍。

在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举办之前,上海新开通了一些地铁,地铁维保应急救援的工作量大增,现场人手不够,所有科室人员都轮着上夜班。何小玲有条不紊地指挥,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2019年年初,一工地因操作不当造成隧道内涌水,何小玲接到通知赶到现场时已是下午6点,隧道内的水混杂着淤泥积了40厘米深,管片还在不停地掉落。渗漏点在距离隧道口大约800米的地方,走这段路稍有不慎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我们进去!”何小玲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带头走了进去。一行人有惊无险地抵达渗漏点后,发现头顶的管片已经完全变形。队员们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奋战,险情终于得到控制。

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何小玲和团队多次避免了基坑和隧道等重大隐患事故的发生。她应邀参与南京、无锡、杭州、宁波等地的重点工程施工和隧道抢险。

何小玲说:“每条地铁线路都有各自的特点,必须针对不同的漏水情况,采用不同的创新方法进行施工。”一次,何小玲在例行巡检时,发现区段内有一摊细小的流沙。她当即判断可能存在重大险情,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经过核查,该区段压载变形严重,何小玲在现场“蹲”了三个小时,与技术人员及时排除了险情。

上海的软土地质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可能会影响地铁运营安全。“在上海建设地下工程,就像是在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里打洞,堵漏水、防沉降是一项‘必修工作。”一名地铁专家这样描述。何小玲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为解决这个业内专家头疼的问题,她和团队日夜奋战,在治理隧道沉降的过程中总结点滴经验,首创了“软土地层地铁隧道变形控制的微扰动注浆加固技术”,解决了软土地基地铁隧道沉降的世界性难题。这项被简称为“微扰动”的技术荣获第二十七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并获得了专利。

做好团队的“大家长”

2020 年起,何小玲团队走南闯北,肩负起了全国 21 条线路共计1000 公里的隧道维保任务,并在全国六个城市设立了专业的救援基地。2021 年,河南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当时上海正值梅雨季节,地铁防汛防台风任务重,何小玲不能离开上海。她指挥团队第一时间完成集结,携带救援物资前往现场。“何总远程技术指导,攻克了多个救援难题,为城市复苏做出了大贡献。”项目经理高露雨激动地说。

何小玲一直为团队感到自豪。维保项目经理黄永清说:“这个团队就像是个大家庭,有工人也有大学生,何总把他们当家人一样严格要求、尽心照顾。”团队先后培养出四个项目经理、十五个项目副经理、十八个带班骨干。

何小玲工作起来不顾性别差异,可在生活中,她又特别具有传统女性的美德。她把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基地当成自己第二个家,在这里养殖了一排花花草草,还种上了南瓜、丝瓜、扁豆、秋葵等。“这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何小玲说,浇花、培土,看似是在进行一种劳动,其实也是在修身养性。每年除夕,她会带着家人和没能回家过年的工人一起包饺子,一道吃年夜饭。何小玲说,作为救援队的“家长”,她就得把“家”管好,把队伍带好。

城市地下安全守护进入全新时代,何小玲的足迹纵贯南北,并将不断延伸。作为一名地铁维保技术人员,何小玲连续当选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代表,家人和同事都为她感到骄傲。对此,何小玲却很谦逊,她表示,将与全体隧道人一起,践行“守护城市安全”初心,不断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工作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文心

猜你喜欢

救援队应急隧道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LED隧道照明节能改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