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2023-08-14王枝尤国美吕展杨
王枝,尤国美,吕展杨
国内外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王枝1,2,尤国美1,2,吕展杨1,2
1.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浙江杭州 310022;2.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8
分析国内外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我国质性研究提供更多理论指导和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2–2021年发表的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中英文期刊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英文文献3620篇,中文文献3047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高于中文文献,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国外机构联系相对紧密,国内机构相对松散,且缺乏与国际的交流。国外的研究热点包括思考、急诊科和社会化媒体等,国内的研究热点包括延续护理、护理员、新冠肺炎、养老机构等。国内质性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理论与实践方法均有待加强与提高,可借鉴国外的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的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质性研究;护理;可视化分析
质性研究又称定性研究,是一种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中使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利用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理论并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活动[1]。相较于量性研究,质性研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开放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国外护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将质性研究引入护理领域,而我国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最早开始于2002年,起步较晚,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国外有巨大差距[2-3]。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质性研究在护理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质性研究的现状与热点,为我国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英文文献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为检索源,主题词为“qualitative research”“qualitative study”“nursing”。中文文献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源,以“质性研究”“护理”为主题检索词。检索时间均设置为2002–2021年。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与质性研究护理相关的期刊文献。排除标准:①文献资料不完整;②重复发表的文献;③摘要、资讯、报道、会议等其他文献类型。
1.2 分析方法
采用CiteSpace V.6.1.R3分析软件,将纳入的文献用Refwords格式导出,时间参数设置为2002–2021年,时间切片设置为1,调整阈值为TopN=50,修剪方法选择Pathfinder,根据研究目的设置关键词、机构等为节点,通过绘制网络图谱对国内外护理领域的质性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 期刊发文量及趋势
检索共获得英文文献3982篇和中文文献3225篇,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获得有效英文文献3620篇、中文文献3047篇。将有效文献数据导入Excel生成发文量折线图,见图1。国内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发文量明显增多,2019年稍降低,但之后发文量又重新恢复上升趋势。国外发文量总体呈稳定持续上升趋势。
2.2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生成两种不同数据库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关于WoS核心数据库,机构合作分析共生成563个节点,637条连线,节点的连线反映合作的强度。英文文献发文机构前5名分别是英国伦敦大学164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79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69篇、英国伦敦大学学院60篇、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55篇。美国单个机构发文量虽没有上榜,但总体来说,美国发文量仍占据优势,共901篇,其次是英国769篇,澳大利亚493篇。此外,国内期刊机构合作共生成509个节点,273条连线。国内机构发文量前5名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78篇)、复旦大学护理学院(73篇)、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1篇)、苏州大学护理学院(45篇)、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4篇)。国外机构联系相对紧密,国内机构相对松散,且缺乏与国际的交流。
图1 2002–2021年质性研究中英文年发文量趋势图
图2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3 关键词分析
2.3.1 关键词共现 用CiteSpace软件做出关键词共现图谱,分别去除搜索用词和不能揭示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将意思相近或含义一致的关键词合并,得到两种数据库关键词频次表,见表1。英文关键词共现共生成651个节点,2994条连线;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共生成729个节点,1635条连线。
2.3.2 关键词聚类 运用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标注,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结果依次为:质性研究、患者安全、初级保健护理、养老院、护理教育、知情同意书、内容分析、定性方法;中文文献聚类标签依次为:质性研究、护士、护生、护理、老年人、需求、照顾者、体验,见图3。
2.3.3 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是指短时间内使用次数明显增多的关键词,可用来探究研究领域的热点变化与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关键词的突现情况见图4,近年来国内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趋势是延续护理、护理员、新冠肺炎、养老机构、系统评价和医护人员。国外的研究方向更趋向于思考、急诊科和社会化媒体。
3 讨论
3.1 我国发展质性研究的重要性
质性研究是护理研究的重要方法,能通过细节动态的描述和解释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想法和体验,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因素,展现出护理的整体性。McGrath等[4]研究指出,质性研究可能有助于探索患者的疾病经历与临床医生在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随着我国整体护理和“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发展,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能加强护理人员与研究对象的沟通,更直观快速地了解其体验及需求,进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有效启发护理人员的自我更新和深刻反思,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思维,丰富护理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我国护理专业的研究层次与深度。
表1 两种数据库关键词频次表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4 关键词突现
3.2 国内质性研究起步较晚且质量有待改进
从发文量可以看出我国质性研究起步于2002年,2002–2005年发文量不超过10篇,至2013年才逐渐赶超国外,但仍有回落趋势。从文献内容来看,国外研究关注的内容包括患者安全、护理方法、护理教育、研究方法等;而国内则更注重护理专业人员的心理需求,缺乏对患者和研究方法的深入探索。从文献质量来看,国内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占少数(20.71%),相比国际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可见,国内护理领域关于质性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分析可知,国外文献中研究类型多样,干预性研究较多,而中文文献则缺乏随机对照实验和理论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分析原因:可能与国内还未有执行研究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较难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有关;也有可能是国内质性研究还处于概念和方法的介绍阶段,尚未构建质性研究干预模型。因此我国应建立和完善质性研究的相关制度,引进国外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临床护理创造安全有序的研究环境。
3.3 国内机构松散且缺乏国际交流
科研机构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通过对科研机构的合作分析,可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分布情况。本研究显示,质性研究在国外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基金资助项目较多(24.86%),有较强的支持系统,而我国基金资助项目仅占7.6%;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质性研究起源于美国芝加哥,且2004年和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举办两次研讨会,探讨质性研究的科学基础,包括改进定性研究的战略和制定质性研究的评估标准,为质性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评估标准[5]。由合作图谱可看出各国机构之间已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国内高质量的文献研究机构主要来自于武汉、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虽已逐渐形成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苏州大学护理学院等为首的合作群,但仍缺乏国际间合作,未形成国际影响力。
3.4 国内质性研究的启示
3.4.1 完善质性研究的法规与制度 国内研究显示,质性研究在护患实践中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如服务范围与内容不完善、上门服务安全隐患、医院制度不明确等[6]。Phoo等[7]研究显示22.3%的护理人员在家庭护理时被暴力袭击,33%~87%的家庭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实地工作时曾遭受患者的言语虐待。因此,护士期望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让质性研究做到有法可依。另外,医院相关部门应制订合理的服务内容与流程,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服务时间保障,在参考国外做法的基础上,完善护士职责,使质性研究过程更加安全、有效[8]。
3.4.2 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 陈灵熙等[9]研究表明,我国质性研究多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资料收集主要使用访谈法,其他方式较少。朱丹玲等[10]则提出我国质性研究还存在很多误区,包括概念混淆、操作步骤不明确、分析法与方法论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应加强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我国护理学者对质性研究的正确认识。在理论方面,除现象学研究方法外,还包括扎根理论、生活史、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1]。其中“扎根理论”自2011年开始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Lassig[11]提出扎根理论研究的六个方法论属性:发展理论、从非现有理论的数据中生成概念、运用恒定比较法、同时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理论抽样和饱和、撰写备忘录。Cooper等[12]则在文章中描述扎根理论和现象学的具体设计,指出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混合使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在实践方面,Benito等[13]运用随机对照实验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次访谈,改善沟通渠道,提高信息准确性。Houghton等[14]在对研究对象的分析中,确定影响研究的四个因素:沟通方式、研究对象的兴趣、研究对象对项目的信任及研究对象的有效性。Alsawas等[15]指出可通过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进行研究,达到减少时间、降低成本的效果。以上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式均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因为CiteSpace软件无法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库,本研究仅选取WoS和中国知网为检索源,希望将来通过结合更多的中英文数据库,获得更加全面的结果。②本研究仅纳入中英文文献,存在语种偏倚现象。③对部分早期文献,由于关键词不足、不准确等原因,影响软件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综上所述,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但研究内容的质量有待提高,且地区分布与合作存在局限性。从护理风险与护理实践来看,提示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管理,科研部门应加大资源投入,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促进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蓬勃发展。
[1] 陈婷婷, 周云仙. 护理领域描述性质性研究的现状与建议[J]. 护理与康复, 2020, 19(1): 22–24.
[2] 韩世范, 孟伊霏, 曹妍. 质性研究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进展[J]. 全科护理, 2019, 17(30): 3748–3751.
[3] 瞿佳, 翁雪玲, 高玲玲. 护理质性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 护理研究, 2018, 32(10): 1637–1639.
[4] MCGRATH C, PALMGREN P J, LILJEDAHL M. Twelve tips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s[J]. Med Teach, 2019, 41(9): 1002–1006.
[5] ASPERS P, CORTE U. What is qualitativ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J]. Qual Sociol, 2019, 42(2): 139–160.
[6] 高雨濛, 赵红, 李星, 等. 我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杂志, 2022, 37(11): 87–91.
[7] PHOO N N N, REID A. Determinants of violence towards care workers working in the home sett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Am J Ind Med, 2022, 65(6): 447–467.
[8] JORDAL K, SALTVEIT V, TØNNESSEN S. Nursing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home care: A qualitative scoping review[J]. J Nurs Manag, 2022, 30(8): 4212–4220.
[9] 陈灵熙, 周云仙. 我国护理领域纵向质性研究文献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 2022, 19(2): 113–118.
[10] 朱丹玲, 周云仙. 护理文献中质性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误区探讨[J]. 护理学杂志, 2018, 33(21): 97–99.
[11] LASSIG C. Attributes of rigorous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and reporting: Illustrations from a grounded theory of adolescent creativity [J]. Edu Researcher, 2022, 51(2): 98–108.
[12] COOPER S, ENDACOTT R, CHAPMAN Y. Qualitative research: Specific design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mergency care?[J]. Emerg Med J, 2009, 26(11): 773–776.
[13] BENITO L, FARRE A, BINEFA G, et al. Factors related to longitudinal adhere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findings[J].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8, 29(1): 103–114.
[14] HOUGHTON C, DOWLING M, MESKELL P, et al. Factors that impact on recruitment to randomised trials in health care: A qualitative evidence synthesi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0, 10(10): MR000045.
[15] ALSAWAS M, ALAHDAB F, ASI N, et 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Use in EBM and a guide for appraisal[J]. Evid Based Med, 2016, 21(4): 136–138.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ursing field
WANG Zhi, YOU Guomei, LYU Zhanyang
1.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310022, Zhejiang, China; 2.Hangzhou Institute of Medicine (HI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ursing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vide mor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method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hina.The Chinese and English journal literatur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ursing published in the core database of Web of Science and the database of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 from 2002 to 2021 were retrieved. 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for visual analysi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A total of 3620 English literatures and 3047 Chinese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The annual number of English literatur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literatures, showing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Foreign institutions were relatively closely connected, while Chinese institutions were relatively loose and lack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research hotspots included think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social media, etc. While domestic research hotspots include extended care, carers, COVID-19,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etc.Domestic qualitative research starts late, develops slowly, and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method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We can learn from foreign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in China.
Qualitative research; Nursing; Visual analysis
R471
A
10.3969/j.issn.1673-9701.2023.22.027
尤国美,电子信箱:youguomei528@163.com
(2023–02–08)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