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藏品 传统文化对接元宇宙

2023-08-14喻欣彤高瑗力

东方收藏 2023年6期
关键词:元宇宙博物馆

喻欣彤 高瑗力

摘要:在科技奔跑速度加快的年代,“元宇宙”要虚拟化,藏品也要数字化。文章选取博物馆数字藏品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独特性、发展前景、现存挑战等方面,进而探讨博物馆利用数字藏品激发活力这一新时代举措对博物馆行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藏品;博物馆;元宇宙;IP

近年来,激发博物馆活力、让文物“活”起来逐渐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博物馆人秉承“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博物馆资源公共化的新途径。

一、万物皆可NFT

数字藏品是指以特定物品为基础,采用区块链技术形成专属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地发售、购买、收藏和使用。在数字藏品快速兴起的过程中,其品类也愈加丰富,包括图片、视频、3D模型、数字纪念品、电子票证等多种形式。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数字加密货币)区别于比特币等同质代币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独一无二且不可分割性,这恰好也是传统艺术品的特点之一,由此NFT和艺术品产生了共通点,并开始应用于艺术品领域。

国内博物馆有关于数字藏品的首次尝试是在2021年6月,支付宝与敦煌艺术研究院联名发布“九色鹿”“敦煌飞天”两款主题的支付宝付款码皮肤(图1左),并在“蚂蚁链粉丝群”平台限量发售。以此为起点,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相继开始尝试将文物制作成NFT藏品。2021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限量发售其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10000件(图1中),彼时创下“60万人在线抢购、3秒售罄”的惊人壮举。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内外十大博物馆、图书馆旗舰店联合推出20款文物数字藏品(图1右),发行量达2.5万余件。2022年9月1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河南郑州开幕,当天,郑州文博数字藏品同步上线发售于百度“D+数字藏品”平台。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数字藏品的热潮已经席卷国内各大博物馆,各类精品文物相继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出现于大众视野之中。

博物馆拥有海量的文化遗产资源,NFT仅是作为载体,其背后的历史、艺术价值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数字藏品通过更年轻的形式表达博物馆藏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使得藏品信息的传播效率成倍提高,这正是传统的文创产品难以达到的。博物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陈列展览宣传形式,“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创新模式让“共享收藏”得以实现,数字藏品独具的内生力、亲和力、生命力、行动力赋予了博物馆全新的活力与发展前景。

二、数字藏品让博物馆活起来

博物馆作为承载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博物馆与数字藏品的合作激发了人们对于文物藏品的无限想象力,据“博物馆头条”统计,2022年全国博物馆发行的数字藏品及文博NFT(文创)总数近1000款(图2)。

(一)时代环境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生活以及人员流动,民众的工作、文化、娱乐等各方面均受到影响。出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当时各地区众多博物馆临时闭馆,人流量骤减,原本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受到阻隔,困于发展停滞阶段。

不过,在面临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国务院于2021年11月发布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文件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改善文物科技创新生态”。发行数字藏品因此成为国内博物馆推动发展、拓宽文化传播途径的一次时代性尝试,并迅速得到良好的反响。

目前国内的文物藏品多由博物馆精心保存和展示,但在进行数字设计后便有机会成为收藏者的私人财产。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定价大多位于几十至几百元的区间内,相较于身价不可估量的真品,显得更为平易近人,同时满足了文物爱好者进行收藏的愿望。此外,由于数字藏品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所有者在获得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看,这不仅于无形中拉近了公众和博物馆的距离,而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艺术意识,对社会的文化和艺术知识的弘扬、审美敏感性的提升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出发点研发数字藏品,不失为一条拓宽博物馆文创产业链的新途径。2022年8月5日,上海博物馆“海上博物”数字藏品平台上线,这是目前国内博物馆自行研发、自主拥有知识产权的首个数字藏品平台,是国内博物馆数字藏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二)IP塑造

相较于国内,欧美各大博物馆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IP开发的尝试。1871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开设博物馆商店,1973年大英博物馆创建文创公司,并都在文创销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国内最早进行“IP塑造”的博物馆当属北京故宫博物院,早在200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成立文化创意中心,专注文创方面的工作,开始尝试打造独属该院的IP形象:2016年,推出文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总播放量位列当时国内纪录片播放榜第一;2018年,《上新了故宫》一经播出反响热烈,承载故宫故事的文创产品至此达到一个顶峰。

在 IP开发方面,博物馆先天便比其他机构更具优势,馆内的每一件藏品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生动而独特的故事。在博物馆传统文化IP的加持下,数字藏品愈加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喜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敦煌博物馆的3D“飞天”系列、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等一系列的数字藏品,几乎每一款都是“爆款”,反响热烈,一经发布便售罄。

开始走向社会的Z世代年轻人是“互联网原住民”,对数字化藏品和国潮国风的文化藏品接受度更高,愿意花錢购买“专属的内容”。博物馆以IP为核心,开发数字藏品以满足Z世代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购物标准和艺术审美。数字藏品一经推出便“秒光”成为一种常态,为博物馆IP数字化探索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根据“鲸探”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发行的数字藏品中有超过一半的元素与传统文化有关:一方面是各大博物馆以文物为原型推出的数字藏品;另一方面是故宫、敦煌、三星堆等国潮IP不断联动各大平台,热度长期高居不下。数字藏品以传统 IP故事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改编和创新,通过更易于民众接受的方式来展示传统文化 IP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兼顾年轻人的兴趣偏好,使文化传播更新颖、更有趣。

(三)元宇宙加持

数字藏品横空出世便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离不开元宇宙的助力。在元宇宙这一独立于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中,现实世界的资产会转化为数字形式,进而映射至数字空间。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世界中实现转化,进行交换、分享、收藏等一系列供人使用的操作,体现博物馆藏品的核心价值。元宇宙与数字藏品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没有数字藏品,元宇宙空间将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反之,如果没有元宇宙,数字藏品则会失去载体,无法再将元宇宙的居民会聚在一起欣赏这些富有意义的数字藏品。

如今,年轻人已经正式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数字藏品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到传统文化,还可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进一步激发文创市场的创新活力。从元宇宙的提出到游戏内的初步呈现,元宇宙逐渐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可行方式,使以往严肃、“高冷”的博物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博物馆借助元宇宙发布数字藏品行为的背后,更是传统文化力图借助数字技术“破圈”。

在元宇宙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相关机构、专家不断推出行业规范倡议。2021年12月底,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发布国内首个元宇宙团体标准——《元宇宙术语与传播规范》;2022年3月26日,来自全国的文博工作者们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共同号召博物馆要紧跟时代潮流,“让自己和藏品在元宇宙里活起来”。

三、博物馆数字藏品面临的挑战

2021—2022年間,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博物馆这一基于“物质”“实体空间”的文化机构进入一个发展低迷期,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也骤然下降。数字藏品作为博物馆一种崭新的文化创意形式,为博物馆的古老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在不同时空中实现了“共享收藏”。然而,数字藏品交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挑战。

一是数字藏品的知识产权问题。数字藏品的设计、制作、发售一般都是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在此过程中,其知识产权无法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此外,收藏者部分针对文物样式、花纹、图案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可能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

二是交易过程中潜藏的违法问题。目前多数平台明确规定顾客在购买数字藏品后不能对其进行二次交易,但由于法律法规及监管力度等多层面的不足,仍存在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转赠功能进行地下交易牟取利益,尤其是某些数字藏品被炒作后,其价格相较于首发价格成倍飙升。数字藏品的二次转售、高价炒作等非法金融活动对数字藏品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更对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三是缺乏统一的数字藏品平台规范标准问题。当前国内数字藏品相关平台数量众多、良莠不齐,部分平台在建设、管理、运营、技术与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更甚者以数字藏品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数字藏品行业急需实施和完善相应的标准和监管机制。

四是缺乏数字藏品价值的系统评估问题。目前我国数字藏品的具体发售价格主要由博物馆与数字藏品平台多方共同商定,仍未形成严格的价值评估标准体系,这对数字藏品的长远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且数字藏品发售后的炒作行为也对数字藏品的价值评估形成持续的冲击。

为了应对数字藏品界各项风险挑战,国内正积极制定各项规范制度,力求维持数字藏品行业的安全及稳定。诸如《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数字藏品技术与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对数字藏品的定性发展提出规定,确保平台具有相应的法律资质,坚持正确的命名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建设,坚决反对金融化和恶意炒作,促进理性消费等,这对数字藏品的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大程度的规范作用。

四、结语

目前,我国数字藏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体系不完整、发展不完善等各项问题,但整体而言,博物馆数字化还是呈现整体上升发展的趋势。博物馆在积极拥抱数字化的过程中,也要更加谨慎而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博物馆数字藏品会大放异彩。正如卢浮宫博物馆旗舰店负责人王晞茹所言,要让文物走近年轻人,助力新一代的“数字收藏家”成为世界文化的传递者。“藏品”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使得数字藏品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真正实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2021.国办发〔2021〕43号.

[2]中国经济网.博物馆+元宇宙:文化数字化转型孕育新业态[EB/OL].[2022-08-08].http://m.ce.cn/lc/gd/202208/08/t20220808_37943200.shtml.

[3]谢宾顺.基于数字藏品探析博物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N].中国文物,2022-06-28(003).

[4]车智斌.“元宇宙”视角下数字藏品发展的思考[J].客家文博,2022(03):17-22.

[5]施其明,郭雪吟.文化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数字藏品发展路径探究[J].出版广角,2022(11):42-46.

[6]曹月娟,王珍珍.“元宇宙”对新闻传播影响的研究扫描[J].中国传媒科技,2022(02):15-18.

作者简介:

喻欣彤(1998—),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高瑗力(2001—),女,汉族,甘肃崇信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元宇宙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元宇宙”:正在数字化的宇宙观
“元宇宙”距离我们有多远?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