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向天地试锋芒
2023-08-14徐鲁
徐鲁
亲爱的少年:
一提到马克思,你也许立刻会想到他在17岁时所写的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的思考》,想到他在文章里抒写的远大抱负和崇高情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这里,我想跟你谈谈马克思的“自白”。有一天,马克思的两个女儿燕妮和劳拉带回一张“自白书”让他填写,马克思随手作了笔答,后人称之为“马克思的自白”或“马克思答女儿问”。其中主要的回答是:
您最珍重的品德:朴素;您的主要特点:目标始终如一;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厌恶的缺点:逢迎;您最不能容忍的缺点:奴颜婢膝;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克、刻卜勒;您喜爱的诗人: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您喜爱做的事:啃书本;您喜愛的颜色:红色;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您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
马克思是一位毕生为人类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而奋斗的战士,所以他喜欢“红色”,信仰坚定,“目标始终如一”,并且把“斗争”视为人生的幸福。在我看来,马克思的这些精神与思想境界,还要加上他喜欢“啃书本”、博览群书的精神,还有他的“怀疑一切”、惯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都是今天的少年们应该崇敬和追慕的。当然,马克思的“怀疑一切”,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不盲从,不迷信,对任何事物要重新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正如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早就告诉过我们的:“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亲爱的少年,我想你一定看到过网络上披露的一件事情:2023年2月18日,一个“知名教授”受邀到某中学做“感恩和励志”的主题演讲。这个演讲者的一些说法,实在让人听不下去。说得严重一点,他的价值观是非常扭曲的。比如他说,“年轻人读书,不要谈什么理想抱负,金钱就是力量,有钱就有一切”;还有更离谱的,他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外国的优良基因相结合,和外国人生了孩子后能够产生更加强大有力的基因”,云云。
如此大放厥词,如此荒唐的言论和扭曲的价值观,焉能蛊惑和蒙蔽今天的少年们?果然,不等演讲人讲完,就有一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高中生,大步登上讲台,直接把话筒拿了过来,义正词严地指出:“他的眼里只有钱,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位高中生的举动和言辞,迎来了台下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事后,我注意到了网友们对这位少年的评价。有的网友说:“我们的学生表现了‘百毒不侵的体质,他们年龄虽小,但志向远大,他们早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无独有偶。在浙江临海,有一位名叫陈一逸的四年级小学生,和妈妈发现了语文教材上的一处配图错误,立刻给出版社写了信,指出了这处错误。
原来,陈一逸同学平时很喜欢阅读自然科普知识类图书,是个小小的动物迷。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时,看到第二单元第七课是一篇伊索寓言《鹿角和鹿腿》,讲的是一只鹿遇到了一只狮子的故事。陈一逸发现,这篇课文里的鹿,插图画的竟然是一只梅花鹿。他想,梅花鹿怎么可能遇上狮子呢?因为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与印度,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日本,两种动物没有任何交叉,不会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
他把疑惑告诉了妈妈,妈妈首先肯定了陈一逸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鼓励他再去查对一些资料,看看真相到底如何。陈一逸同学于是又搜索了许多自然科普信息,还在线请教了熟悉野生动物的专业人员,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课文里写到的鹿,可能是印度的豚鹿,而不会是梅花鹿。
在妈妈的帮助下,这个四年级小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质疑。没想到,没过多久,他们就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感谢他发现了这个差错。果然,新学期的语文书中,这一课的配图有了改正,插画里小鹿身上的斑点没有了。
在生活中,在许多阅读推广人的言论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为了激发想象力,小读者们应该多读童话,要相信童话。这样的说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在引导孩子们相信童话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孩子们一种敢于质疑童话的精神。这件事,就是陈一逸同学在“质疑童话”这方面的牛刀初试。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欣赏他的好奇心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他说:“希望同学们能多多发现问题,在阅读中保持好奇的心,储备更丰富的知识,这样才有底气敢于怀疑、敢于发现问题。”
2018年,我写过一本散文集《果园里的小鸟》,是一本专门写我观察和发现的一些乡间小鸟生活的书。记得当年我从《儿童时代》上读到,啄木鸟平均每天要对着坚硬的树木,“笃笃笃”地快速敲上500至600次。所以我在《啄木鸟的秘密》这篇小散文里,写到了这个小细节。这是童年时代通过阅读积累下来的知识。
《果园里的小鸟》出版后,南京市的一个小学生读到了这本书,就给出版社写信说:他从另一本书上看到,啄木鸟每天“笃笃笃”地要敲几十万次,所以就对我写的每天500至600次提出了质疑。
毫无疑问,这种阅读习惯非常好,说明他在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在阅读中有所思考和思辨。这也正是我所提倡的敢于质疑的精神。当然,他的来信也吓了我一跳,万一真是我传递的知识出现了错误,那就是误人子弟了。于是,我赶紧重新查对啄木鸟平均每天到底能敲多少次。我还采用一个“笨”办法计算了一下:一天24小时,共有86400秒,就算啄木鸟不吃东西、不睡觉,一直不停地“敲鼓”,每秒1次,最多也只有8万多次,不可能几十万次的,何况啄木鸟也要睡觉和休息的,对吧?这样一计算,我就稍微放心了。然后又查对了大百科全书等文献资料,最终证实我写的这个细节没错。
于是,我给这位热心和认真的小读者写了一封信,感谢他这种认真的、敢于质疑的阅读态度,鼓励他继续保持这个好习惯。自然,这位小读者的信也很好地提醒了我,无论在什么时候、写什么东西,都应该做到准确无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不然真的可能出现什么差错,误人子弟。
2021年,我出版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远山灯火》。这年秋天,我收到来自深圳市的一位六年级同学的来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比如他说:“这本书我认为非常好看,有几个情节让我潸然泪下。这本书上部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部讲的是加强教育和抗美援朝,下部主要讲的是现在的脱贫攻坚,基本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现在的历史,所以您肯定是做了很多的功课。”接着,这位小读者也提出了自己很想知道的两个创作问题和一处疑问:“《远山灯火》的下部,第二十九章‘藏过火种的山洞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梁爷爷还清晰地记得,他的爷爷入党的那天夜里,在宣誓书上方还挂着一面红色的旗子,旗子上面画着镰刀和锤子。其实,在满仓爷爷入党的三十年代,共产党党旗上的图案是镰刀和斧头。毛主席在1927年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中也写了:‘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显然,这也是一位喜欢阅读、肯动脑筋思考的小读者,因为读书认真、肯动脑思考,所以就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我也赶紧给他回了一封信,仔细地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回答他发现的“旗子上画着镰刀和锤子”的疑问。我在信中这样回答道:“你看到这里,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为毛泽东主席在1927年写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一首词中,写的是‘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你這个疑问提得很好,说明你的阅读面很广,而且记住了阅读到的一些细节。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我写的‘镰刀和锤子是对的,当时和现在,党旗上的图案都是镰刀和锤子,不是斧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里,给《西江月·秋收起义》中的‘斧头做的注释是这样说的:‘党旗上的锤头当时常被认为斧头。可见,这种误认很早就存在了。我想,毛主席在词中把锤子写成斧头,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词句的押韵:‘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押的都是chou韵。”这是亲身经历的又一个小读者敢于质疑的事例。
亲爱的少年,你一定听过歌手张杰演唱的那首《少年中国说》,歌曲的合唱部分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那一段,接下来独唱的几句歌词,也充满了乳虎啸谷般的少年豪气:“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我在这里把“敢问天地试锋芒”改一个字,改为“敢向天地试锋芒”,作为这封书信的标题,也是我对你们的寄语。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第五、第六届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