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丝路贯寰宇,万里山海入胸怀
2023-08-13牛瑞源冯超
牛瑞源 冯超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蒸蒸日上的时代语境与文化氛围中,李继凯、荀羽琨、王爱红等学人所著的《文化视域中的现代丝路文学》以前沿性的学术眼光对现当代中国丝路文学进行了一次深入而有系统的研究论述。著者以筚路蓝缕之精神、文化磨合之理论、丰厚翔实之史料文献从“古今中外化成”的大现代文化视域出发,对中国现代丝路文学进行了整体考察与个案分析,系统梳理丝路文化汇通千年、贯穿万里的发展脉络,于丝路文学深层挖掘其在严酷历史考验中顽强挺立、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与精神动力,意在推动当代丝路学建构的同时增强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与发展势头。
关键词:丝路文学;文化磨合;陆丝文学;海丝文学
开通于西汉王朝的丝绸之路迄今已延续了两千余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参与见证着华夏大地的四时轮转、繁衍生息、朝代盛衰与人事更替,这条古人用双脚踏出的谋生之路日后竟能以强悍的生命姿态横贯亚欧大陆,造就指向无穷远方的海陆通途。交流交通、贸易共生的客观地理属性使其成为了一个敞开的文化场域,在千年人类智慧与沿线民族文化的浇灌下凝聚积淀了厚重内敛的精神文化矿藏,看似静默无声却实实在在地撼动着沿线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整体走向。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积蓄千年文化、贯通万里山海的丝绸之路终于迎来了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如火如荼的“丝绸之路研究”热潮中,“丝路文学研究”作为一脉重要的分支力量有力地支撑了当代丝路学的建构与发展。李继凯、荀羽琨、王爱红等学人以筚路蓝缕之精神、文化磨合之理论、丰厚翔实之史料文献从“古今中外化成”的大现代文化视域出发,推出力作《文化视域中的现代丝路文学》(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李著”),对中国现代丝路文学进行了整体考察与个案分析,系统梳理丝路文学的发展脉络,于丝路文学深层挖掘其在严酷历史考验中顽强挺立、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与精神动力,意在推动当代丝路学建构的同时增强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与发展势头。
一 、古今中外汇通千年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因其跨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与通达开放的包容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空间,在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民族、地域的物质交换、精神互通、制度互鉴中动态磨合、汇聚生成了包涵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地理等多重因素的千年丝路文化,而丝路文学书写也参与了这项伟大的文化建构事业,于不断更新发展的历史时空与文化生态中捕捉留存珍贵的地域特色与人类精神光点。
在“一带一路”建设蒸蒸日上的时代语境与文化氛围中,李著以前沿性的学术眼光敏锐察觉到既往学界对于“丝路文学”关注研究的厚古薄今,且线性连贯的丝路文学在文学史中大多被片段截取纳入中国西部文学的统摄之下,“迄今尚未拥有‘合法的独立身份”1与较为清晰的梳理刻画,大众乃至学界对于“丝绸之路文学”的理解把握大多仍处于感性认知的模糊阶段,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当代丝路学的有序建构亟须一批对丝绸之路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要素了然于胸的优秀建设人才,这束时代使命的光影投射在文学领域首先表现为对“丝路文学”系统梳理与清晰表述的现实需要已经迫在眉睫。李继凯、荀羽琨、王爱红等学人以直面机遇与挑战的文化担当与开拓奋进的学术精神尝试对在复杂历史广域中交织而成的丝路文学进行学理性的宏观体系建构与文本性的精神内涵挖掘。
为了全面立体地呈现丝路文学,李著将其放置在一个更大的丝路文化磨合交流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定位,结合文学、历史学、传播学、地理学、人类学、比较学等学科文献资料与研究方法,以极负责任的学术耐心与细密严谨的史料文献分析呈现了丝绸之路從先秦至今得以不断发展的军事外交、商业诉求、文化交流等基本动力与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厘清丝绸之路客观具体的地理路线分为: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2三线,学界在研究中普遍将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大类,包括“草原之路”“绿洲之路”“海上之路”三大干线3。由于丝绸之路文学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李著在力图明确界定“丝路文学”概念及范畴的同时又留有余地,并未对丝路文学作一次性的封闭阐释,而是以动态吸纳的灵活手法在时间链条上将其分为“古代丝路文学”“现代丝路文学”“当代丝路文学”;在地域铺展中借鉴学界共识,将其分为“陆丝文学”与“海丝文学”。在古今打通的千年文化视域中对“丝路文学”做较为周全的阐释表述——“丝路文学是丝路开拓精神的衍生与升华”4,是“涉及丝路地带发生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以不同题材和形式存在着,其中既有上层社会的创作,也有出自普通百姓之手的作品;有汉族作家所写,亦有少数民族甚至域外作者所作;既有诗歌,又有散文、小说和戏剧,还有带有丰富地域文化色彩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其中也不乏民歌、说唱文学与英雄史诗等”5。
李著从文化磨合的理论高度与整合创新的文化哲学思维出发,在从事丝路文学研究时并不使视野只局限于现当代文学领域甚或丝路文学本体,而是从包含着历史地理、政治军事、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创作心态、精神血脉、传播媒介、商贸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大文化视野观照文学:打通“古代”“现代”“当代”丝路文学发展脉络,在比较中呈现“开放融合——冲击蜕变——磨合创新”的阶段状态与发展趋势,以积极开拓的创新思路从“中外文人走出去和走进来的双重视角进行拓展”1并能发掘关注以往现当代文学史中少有提及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学与民间文艺,在展现丝路之美的同时充实中国文学版图,深化和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二、万里山海造就多元丝路文学
丝绸之路贯通寰宇,横跨亚欧,在万里山海沿途诞生的丝路文学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人类精神共性。为了助力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丝路文化与丝路文学研究,李著志在通过学理性体系建构与文本性内核解读构建丝路文学现当代书写的谱系,而一个真正的文学谱系意味着一个灵活完备、运转自如的文学生命体,它必须拥有广博丰富的文学资源、合理有序的认识机制与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由此才能获得继往开来、自由发展的无限可能。李著的重要贡献即是较为圆满地呈现了由“陆丝文学”与“海丝文学”构成的“现当代丝路文学谱系”并发掘出我国丝路文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内核驱动力——以创业精神为核心的中华丝路精神。
通过对丝绸之路史料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中国丝路文学优秀创作的整体考量,李著在借鉴学界分类共识的基础上将丝路文学分为“陆丝文学”与“海丝文学”两大主要组成部分,结合历史文化背景从发生学意义上梳理“陆丝文学”与“海丝文学”从古至今的动态演变与丰硕成果,提取发展链条上的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攥住丝路文学书写中最为内核的主题与精神,使书写者的生命体验与心灵反思终于能穿透文学叙述的重重包裹,坦然陈于大众面前。
就陆丝文学而言,李著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指“西北丝绸之路中国段”,所谈论的“丝路文学”即先秦至今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西北五省”为核心地带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论述的重点放在现当代文学部分。2首先,李著从“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入手回顾丝绸之路从先秦至今各个历史朝代的发展状况,梳理当今丝绸之路的地理路线及其在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再从丝绸之路中的政治军事、贸易外交、民族迁徙、宗教传播、旅游探险等多重因素考量分析丝路文化文学诞生发展这一复杂交织的过程,举例介绍各历史阶段代表性的陆丝文学成就及演进——先秦的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的少数民族诗歌,汉唐时期的西游记、边塞诗、敦煌词及变文,宋代的《吴船录》,元朝的游记诗词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明朝陈诚的西行壮举及其创作的游记、诗歌、散文,清朝诗词纪行及关于西域的学术著作,现当代的丝路本土文学及西行文学。在充分铺展陆丝文学发展背景之后,李著展开了对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与西行文学的重点论述,认为相较于古代絲路文学因国力强盛而形成的自信开放、积极达观、主动输出的精神气质,现当代丝路文学产生于中国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文化交流的角色定位偏重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学习,表现出传统与现代、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如何将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资源适度调和、为我所用就成为文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此,西北大地上的文人学者与探险家通过书写和行动做出了自己的回应,这些此前少有人关注的努力与尝试在李著中得以郑重呈现。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如吴宓、于右任等办学校、印书报、作诗写文演新剧,在浓重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意识下在西北地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化运动先驱如鲁迅、茅盾等,在西北大地留下文化足迹的同时也留下了新文学传统“进步、批判、反思、建设”的精神火种;当代文人学者如陈忠实、路遥、红柯、冯玉雷等又从西北的关学文化、沙漠精神、新疆风情、敦煌意象中找到个体人格成长与精神境界升华的动力源,寻觅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与重建的希望。
就海丝文学而言,李著将目光集中在“具有海丝精神、体现海丝文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与海上丝路相关的海洋诗文、留学文学和海港城市文学”1。在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海丝文学进行通盘梳理后,李著发现多元文化合力即“文化磨合”对于海丝文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政治、宗教、民俗文化等角度阐释海丝文化的内在交流与互动,努力探寻海丝文学的超地域性与内在价值2。在具体的文学分析中,李著在“郭沫若的海洋狂歌、冰心的海洋书信,我国台湾作家覃子豪、余光中、郑愁予等的海洋乡愁,新时期舒婷、海子、王蒙、邓刚的海边畅想”3中感受创作者对海洋及自身理解的逐渐深入、在注入自我生命体验与理想价值追求的海丝文学书写中把握尊重自然、包容万物的海洋精神与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生命诗学;此外,李著充分调动了文化磨合的理论思维,全面审视影响海丝文学的多元因素,特别是关注到了书写者于特殊身份与独特境遇中造就的文学表达,如邓刚、卢万成、宗良煜等大海之子笔下的“海碰子”“赶海人”与海员水手既顽强征服又热烈拥抱着变幻莫测的海洋,奋斗谋生的同时磨练性情、净化心灵,海洋犹如生活的一道神启,身处其中者必须坚毅果敢、全力以赴才能悠游自如、乐在其中。除了对海滨作家书写的关注,李著还提及军队作家赛时礼、李云良等结合亲身军旅生涯创作的海战作品,学者型文人张炜“徐福东渡”叙事对于我国齐鲁文化的汲取、对胶东半岛的热爱投入、对历史人物的情感认同、生命共振、精神反思。这些不同时代、地域、身份的海丝文学作家作品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充分展现,体现出李著在统筹全局的视镜下对新视角的积极尝试、对新材料的驾驭功力。
在对海丝文学的研究阐释中,李著最具延展性的贡献就是对现代留学作家群的提取发现,因为“异域书写是最直接反映中西文化碰撞的生命体验”4,身具东方底蕴与文化修养的现代文人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许地山等在留学体验中将自我完全暴露于西方的新鲜文化氛围中,中西“文化磨合”的结果具体直接地呈现在这一类文人学者的人格气质与文学书写中,而个人的觉醒、成长又在“群”的合力下形成规模力量,继而撼动古旧社会中的落后思想窠臼,在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向现代精神文化转型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留学体验自晚清至今一直存续发展,中国学人不仅“拿来”西学,像王韬、辜鸿铭、林语堂等有骨气的中国人还积极办刊创报、在游学中译介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学西渐”,真正实现东西方异质文化间的双向互动,彼此成就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文化大观。
李著通过宏观梳理与微观分析,发掘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开拓者,其个体生命的所有光阴落幕之后所留存的爱国救民、积极进取、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热爱生命、包容万物的精神光点在极富闯劲的创业精神统领下形成了巨大恒久的内驱力,使丝路文学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富有深邃的精神内蕴与生命诗学价值,而李著更进一层,敏锐觉察到文本书写者坚硬外表下柔软待哺的纯净心灵,需要新疆的狂风、陕西的秦腔、胶东的怒潮等丝路沿途的多元精神文化因素的补给支撑。至此,李著对现当代丝路文学谱系的建构,对其发展线索的清晰梳理、对内核驱动力的苦苦找寻,既是对过往千年丝路文学的圆满总结,也为下一个“新千年”丝路文学的持续发展扫清迷雾,指引前途。
三、筚路蓝缕心系当代丝路学建构
无论是百年还是千年的辉煌历史文化长河,都必然从“当下”流过。我们所景仰的千年丝路文化,事实上正是每一动态时刻人类智慧具体表象的磨合汇聚。时间是一条绝无回转的奔流,处在“当下”的个体必须异常灵敏地觉察时代心跳,紧跟时代节奏,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在时间的激流中暂居潮头,推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现在我们身处丰富多元的全球化语境之中,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大势,学术研究者必须自觉承担起支撑建设中国文学的责任与使命,把握历史,感知当下,指引未来。正如李著在后记中所说,此书“从最初提出探索丝路文学的构想到实际写作的完成,确有‘筚路蓝缕之感”,“丝路文学的概念的提出在学界尚属少见,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借鉴”1,李继凯、荀羽琨、王爱红等学者面对海量的丝路文化文学资料尽力爬梳,从文化视域对中国现代丝路文学进行整体考察和个案分析,既注重丝路文学研究体系的建构,又通过作家作品及文本分析深入其多元共生的文学形态揭示丰富文化意涵。同时尝试界定了“丝路学”“丝路文学”等概念,“扩大了丝路文学研究的边界和范围”,“完善丝路文学研究体系”2,为当代丝路学的建构添砖加瓦,提供了优秀的开拓性范本。
初读李著,其体例与内容的新颖全面都为当下文学创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线索与思考契机,“有心者”可以借此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创作活力与文学研究灵感。就体例来说,李著分为“绪论”“上篇陆丝文化与海丝文学”“下篇海丝文化与海丝文学”“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后记”共八个部分,其中“附录”与“索引”部分为李著的重要贡献,体现出学术研究的规范独到。“附录”部分汇集罗列了现当代海丝文学与陆丝文学中包括小说诗词、散文游记、戏剧曲艺、传记故事等多种文体与题材的作家作品,为以后丝路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参阅资料,也为丝路文学书写者呈现了优秀的文本范例;“索引”部分以拼音字母为序将书中关键概念与重要作家等信息出现的页码详细标注,使读者能准确捕捉书中最为核心重要的主题与思想,加深对于丝路文学的理解。就内容来说,李著虽负筚路蓝缕开创之艰,却也披荆斩棘将现当代丝路文学的发展与精神文化魅力展现得尽善尽美。正如李继凯教授所言:“读书的终极价值是要进入文化创造、创新层面,而不是简单的重復或记忆”3。丝路文学创作研究如今蓬勃发展,已具相当规模,丝路文学书写者应从书中汲取中华丝路多元精神动力,努力从生命体验与地域本质出发,挖掘丝路沿途的鲜活生命强力、深度精神诉求与当代文明印记;丝路文学研究者则应具备更广阔的研究视野,进行跨学科、跨时代、跨地域、跨语言的知识积累与文献搜集,借鉴李著文化磨合的理论方法、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开拓创新的学术勇气,继续探索丝路文学研究新视角新方法,尽力完善丝路文学研究体系,推动当代丝路学建构。
重读乃至深读李著,才会发现《文化视域中的现代丝路文学》这本书从整体的框架布局到具体的文学表述所呈现的“古今中外化成大现代”的“文化磨合”理论境界与从容气度。李著跳出了狭隘的“文化等级意识”,不只关注眼前一时一地的“文化地位得失”,而是从人类历史的千年时段出发,悟出“文明或文化在流动融合中重构和发展,这是中华文明、文化史早在起源阶段便昭示出来的一个基本规律。”1李著意识到中国丝路文学穿梭千年,与其担忧其被外在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所裹挟,不如静观历史,审视她如何从容自信地包纳每一瞬时的社会精神文化因素以发展壮大。只有真正见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沉稳厚重的学者才能充分挖掘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历史的漫长考验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强悍生命力,这条蕴含着千年人类交流交往经验的大道必然拥有当今人类迫切寻求的生存智慧与精神动力之基,李著以“文化磨合”之开放视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审视丝路文学的文化态度,而无论从事何种文化事业,都需如此才能于天地之间踏出通向未来的“丝路”。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