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2023-08-13宋月红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华文明

宋月红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一重要论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观照时代发展、道路根基,深刻阐明“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明之基、真理之光,为党领导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些论述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科学回答了“结合”的客观依据、理论内涵及其必然性,深刻表明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是其“结合”的客观根据,有机结合是其高度的契合性的必然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则是其“结合”的必然产物和光明前景。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只有在历史与时代两个维度上、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丰厚基礎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揭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深刻阐明“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两个结合”历史地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思想引领、制度保障,集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点和优越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

“两个结合”巩固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领导人民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以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同时强调“第二个结合”在文化主体性上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指出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引领文化创新发展。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持“两个结合”,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