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游戏,快乐成长
——幼儿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
2023-08-13张晓燕
张晓燕
(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新丰小学 甘肃 张掖 734500)
前言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作为培养祖国人才的基础行业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产生了较大的提升。随着群众思想的转变,除了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幼儿教育也逐渐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幼儿时期正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良好的教育对幼儿思维模式也会较大的促进作用,为幼儿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幼儿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常规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必须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幼儿教学游戏化实践的必要性
加强幼儿教育、大力发展游戏化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系统化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幼儿心智启蒙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加强自制力、提升幼儿的发现精神和探索意识[1]。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知识理论的教学,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时期游戏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种能力都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游戏也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建立起更加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品质。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形成责任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幼儿的探索欲望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分歧和矛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养成宽容之心,积极地寻找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幼儿针对游戏中的矛盾为其提供帮助,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此外幼儿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培养个人责任感,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重要助力。
2.幼儿教学游戏化实践的具体措施
2.1 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幼儿教育的实施和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游戏会浪费幼儿学习的时间,耽误整体的学习进度,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和深入,为幼儿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全新要求。教师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重新对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产生认识,要建立在保证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让幼儿可以从有些话教学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的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探索,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
例如,教师在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后,应该积极主动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参与培训或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保证自身可以顺利的策划和组织课堂游戏。接下来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相应的课程安排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与教学内容联系较为紧密的游戏环节。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课程内容自身就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环节巧妙的结合。除了将基础课程与游戏环节结合以外,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生活技能以及各项兴趣爱好的才艺,课程还包括节日中所举办的亲子或实践活动等,整体可以选择的课程种类是较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师也要将游戏化教学与这些内容结合起来,为幼儿教学课堂添加趣味性。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与游戏进行巧妙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趣味性,保证了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
2.2 创设游戏情境
想要有效的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氛围和环境的烘托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自制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是较弱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这也导致了幼儿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大概降低。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时,要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长时间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具体的实施角度来说,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可以在游戏中设计一些幼儿可以参与的角色和形象,让幼儿通过扮演的形式自己主动的构建起良好的游戏氛围,加强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参与度[3]。同时,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游戏工具以及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为学生布置更加良好的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元素的组合,让幼儿更加具有代入感和沉浸感,从而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欲望。
例如,教师在开展探究性主题游戏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大的活动背景,如城堡,寻宝等,并且合理的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教师可以借助园内具有的器械和设施,为学生创建一个城堡的环境,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教师可以设计出多条线路,并且在不同的路线上设置不同的障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自己突破障碍物才能达到终点。教师完成初步的背景环境设置后,还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条件设计中,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游戏增加趣味性和探索难度。通过这样的设置,幼儿会更加具有挑战欲望,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从而提升幼儿教学的实际效果。
2.3 重视游戏内容的设计
游戏化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游戏只是承载教学功能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时必须要保证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教师不能保证游戏内容的针对性,那么游戏教学的实施是失败的,难以起到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必须要将游戏重点放在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时刻将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到一起,把握好二者的比重,从而真正使游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工具和途径,加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选择幼儿教学的游戏内容时,也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发展状况,根据幼儿的实际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游戏[4]。最后,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也要适当的结合竞争手段,加强游戏的竞争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的游戏参与欲望,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竞争的强度,避免幼儿由于过度竞争产生不良的发展趋向,注意适度原则。
例如,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考虑到幼儿的身体发育还不是十分健全,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应的教学材料来提升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如棉签、纸团等。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为了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进行印画或者刷画等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和绘画的快乐。例如在《美丽的手帕》这一节内容中,教师除了给幼儿准备彩色铅笔和水彩笔之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带有图案的印章,让学生利用印泥和印章在手帕上印上不同的图案,这样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块与众不同的手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内容,同时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4 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空间
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的主动性,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意愿强行要求幼儿参加。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意愿[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预留充分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游戏的主题和伙伴,也可以自己去布置游戏场地,这样幼儿才能真正的投入到游戏氛围中去,拥有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态。
例如,教师在进行《多米诺骨牌》这一科学活动时,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合作安排,尝试如何让多米诺骨牌成功被推倒。教师可以让幼儿自行安排小组成员,选择合适的玩伴,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来选择相应的游戏规则和玩法,接下来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也应该让幼儿自己将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整理起来,抛弃家长性的心理。这样可以充分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加强幼儿的探索欲望,最终实现游戏化教学的实际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教学特征是相符合的。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氛围,并且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由,保证游戏化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为幼儿的健全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