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安吉游戏”的幼儿园户外活动优化研究

2023-08-13杨朝霞

今天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安吉游戏游戏幼儿

杨朝霞

(庆阳市宁县宁江幼儿园 甘肃 庆阳 745200)

前言

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正处于启蒙阶段,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教育,更多采取的方式是结合他们的兴趣点来进行渗透。爱玩是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天性,游戏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安吉游戏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保持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致力于让幼儿在相对自由、充满安全感和自主性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活动,以此挖掘幼儿更多的可能性。

1.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幼儿视角

当前大多数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开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但由于部分老师并没有立足于整体来对游戏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忽视了幼儿这一阶段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使得幼儿的学习主体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较为缺乏。幼儿园教育课程中的游戏,往往是老师从成人视角提出并设计的,更能代表成人的审美情趣和认知习惯,而这与幼儿是不相匹配的。这种缺乏对幼儿视角关注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知半解的状态,不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1.2 资源开发不足

从当前阶段老师课堂所呈现的游戏内容和实践成果来看,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还存在对教育游戏认识较为表面的情况。园所尽管认识到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但却没有给老师的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环境和资源支持,也忽视了对老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系统化培训。这就导致游戏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实施,存在明显的单一性和随机性。从游戏开展的方式来看,老师对游戏育人内核的开发性较低,在鼓励幼儿参与游戏的时候,也仅仅使得游戏浮于表面,忽视了对幼儿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导致游戏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幼儿园户外安吉游戏活动开展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老师通过开展户外活动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并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对活动内容产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致之后,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后期的学习中去[1]。不少社会学家在充分调查研究幼儿成长特征之后,会发现幼儿对于一件事情的学习兴趣,更多是后天培养完善的。老师想要对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行锻炼,首先就要从幼儿的视角来把控户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幼儿时期,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智发育程度还存在明显不足,老师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让幼儿在游戏地玩耍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能够让幼儿的学习更具主动性,以此为幼儿后续的长期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2.2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游戏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快乐,同样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老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能够帮助幼儿释放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种贴合幼儿喜好的游戏教学模式,可以让幼儿主动融入并参加到户外活动中,并且在游戏环节与其他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同时也能发挥出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2.3 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认知思维

幼儿时期是个体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也是个体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师借助趣味游戏来开发幼儿的大脑,能够让他们更加直观且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让幼儿在肢体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身体机能的良好发育。户外游戏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层面都满足了幼儿发育阶段的各项需求。老师通过全程关注幼儿的个性和特点,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游戏,能够让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潜移默化的激发和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探索技巧和能力,从而为幼儿后续的深入学习提供思维支持。

3.幼儿园户外安吉游戏活动开展的策略

3.1 基于幼儿基础,分层活动内容

我国将幼儿的年龄范围划分为3—6 岁,在这一区间内的幼儿,也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而展示出不同的思想和认知。然而这正是大多幼儿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的内容,在设计趣味游戏的时候,也没有对游戏的受众群体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趣味游戏教育价值的发挥[2]。因此,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结合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分层教学的模式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比如,小班幼儿大都为3—4 岁的儿童,这一时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会展现出较为突出的模仿能力。基于此,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模仿活动,让幼儿的肢体动作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并在此基础上激活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中班幼儿大都为4—5 岁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和智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启蒙,这一时期是他们大脑发育相对快速的时期,其记忆力和表现力也处于丰富且活跃的状态。因此,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主题环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动物园”“超市”“家庭分工”等,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要求抓住角色的特点。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还能够得到观察能力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大班幼儿大都为5—6 岁的儿童,他们此时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因此老师可以适当予以幼儿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例如,老师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幼儿一起利用与中国元素有关的贴纸、书画作品等一起装饰教室,同时还可以开展剪纸活动,让幼儿尝试进行小动物、窗花等的剪裁,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意识,从而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和能力。

3.2 借助现代媒体,深化幼儿感知

老师在开展幼儿户外游戏的时候,要转变自身老师的身份,以平等的状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在加入的过程中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来的状态,并及时地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游戏,了解游戏的规则,通过合理化设置游戏环节的方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3]。新时期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使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支持。为了最大化激发出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探究欲望,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创设出灵动鲜活的游戏情景,以此对幼儿的素质和能力加以培养。比如,在进行拔河游戏之前,为了让幼儿能够对拔河游戏的规则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老师可以首先给大家播放拔河游戏的视频,并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对相关技巧进行讲解。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老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两个小组,并各自选派一位队长,对组内参加拔河游戏的人员进行选定,并将不参加拔河游戏的同学组建成一支啦啦队。老师可以让幼儿在组内讨论和方案制定之后,开始拔河游戏。再比如,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过马路的趣味游戏的时候,为了让幼儿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借助MG 动画,给幼儿播放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产生的危害,从反面引起幼儿的重视,让他们能够在参与过马路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专注力,以此学习并记住交通规则。这种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游戏活动开展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游戏规则、掌握游戏技巧,不仅深化了幼儿对游戏所蕴含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趣味游戏教学的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3.3 融合学科内容,组织多元游戏

当前大多数幼儿教育游戏存在形式固定、内容单一的问题,不仅使得游戏的教育功能无法发挥出来,而且还会逐渐消解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户外活动,其本质上还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并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老师在设计活动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挖掘更多的游戏元素,让户外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4]。比如,在教学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时候,为了让幼儿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情节和意境产生深刻的认知,老师可以开展情景剧表演的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洋娃娃和小熊,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绪,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歌曲的情感主旨,以便幼儿能够快速学会歌曲的演唱。再比如,老师可以将美术教学和趣味游戏进行融合,通过组织幼儿按照“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分别搭建出各个主题下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物体,并在完成积木的搭建之后,结合各个季节的主题颜色进行填色游戏。老师通过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能够让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让幼儿在动手实践和颜色认知的过程中,对“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有了一个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知。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思维和能力,还能够完善幼儿的认知体系,提升并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3.4 开展区域活动,营造良好环境

在幼儿园里创设学习性区域活动,既是新时期新生代培养的客观标准,又是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才发展的现实要求。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一般都是在有计划和目的性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在设计环节,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范围则非常重要。比如在角色扮演的环节,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图纸、蜡笔等;在音乐作品表演的环节,老师需要准备一些乐器、服装等。不过,尽管这些物品的准备和摆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但就创新的角度来看,这对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激发成效却不够明显。幼儿时期,孩子们对于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的方式获取的[5]。因此,老师可以结合幼儿这一阶段的特征,通过对材料选择和布局进行创新优化的方式,让幼儿的探索欲得到有效激发,从而让他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结合自己的喜好和活动的具体内容,对材料进行自主化的选择和使用,以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比如,老师可以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喜好类型、教育目标等,安排一些符合活动需求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让幼儿完成材料的选择和归类。这样能够让幼儿在材料选择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活动结束后养成整理和分类的良好习惯。在科学区域和结构区域中,对于材料的组合和材料的使用方式,老师可以不做出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而是给予幼儿一个更加自主的空间,来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地探索,对材料的组装和材料的使用进行自由地发挥。除此之外,老师需要在活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确保每一块区域活动的价值和作用都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3.5 组织劳动教育,进行自然体验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作为媒介的介入。幼儿参与劳动活动,不仅能够为他们认识世界、熟悉世界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可以为他们情感的形成和生活的体验奠定良好的基础。老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利用园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在活动设置的时候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性发挥空间,设置具有特色的、顺应当地文化环境的劳动活动。比如,老师可以在锻炼幼儿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之后,组织幼儿进行自然体验,让幼儿一起给学校的绿植大树浇水等等,在进行校园服务的过程中,让幼儿能够熟悉自身生活的环境,并对自然产生热爱。幼儿园劳动课程的设计要注重幼儿劳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幼儿能够快乐地劳动,在快乐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加倍的劳动体验。幼儿的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家园进行合作,需要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和劳动意识的形成进行强化和巩固。幼儿阶段,孩子们更多的是和家长相处,因此受家庭生活环境和父母生活习惯的影响较大,老师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就必须要引导家人参与进来。家园合作中,老师需要主动地承担劳动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做好幼儿和家长参与的工作。老师需要对幼儿培养的理念和方式及时地和家长进行沟通,要让家长明白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幼儿更多的家务实践机会和自我管理,从而让家庭教育和校园引导更具连贯性,更加系统化。

3.6 活动联系生活,助力持续发展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生活服务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趣味性的事物,这些事物既可以成为老师的教学材料,又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之余,保持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幼儿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以此在设计趣味游戏的时候能够将生活元素进行合理且适当地融入[6]。比如,为了响应国家对于垃圾分类的号召,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意识,老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垃圾分类。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两个垃圾桶,分别标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组织幼儿提供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然后组织开展投篮游戏,让幼儿在判断手中的垃圾属于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之后,进行对应的“投篮”。老师需要提前设置好游戏获胜者的奖励,提高幼儿对垃圾分类规则的重视程度,以此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能够仔细认真地识记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在完成课堂游戏之后,老师还可以将这一游戏延伸到幼儿学习的日常中去,每天放学前对幼儿的垃圾分类成果进行检查,并对坚持垃圾分类且分类正确的幼儿计上一朵小红花,每周评选一次“垃圾分类小能手”。这种游戏联合生活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让幼儿在了解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后续其他技能的学习和其他知识的应用奠定良好的素养和能力基础。

结语

在幼儿教育阶段,采取契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丰富户外活动的内容、拓展户外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为幼儿后续更加系统化的学习和更加生活化的实践奠定牢固的思维和能力基础。老师通过不断创新幼儿教育的方法,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进行提升,能够为幼儿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安吉游戏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安吉游戏”的材料投放及其启示
“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
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