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初中英语,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始

2023-08-13张玲丽

今天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情习惯初中英语

张玲丽

(平凉市泾川县合道初级中学 甘肃 平凉 744315)

我国的教育始终以“因材施教”作为核心层面的指导理论和综合策略之一,同时基本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也都深度认同“习惯决定成败”这一句话所具有的巨大指导价值。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们基本上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快速的主客观变化,这些在他们的学习方面都会有着突出的表现;与此同时,在各个方面的先天、后天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初中生个体之间的社会认知储备、思维逻辑模式、智力活动水平以及更为感性化的趣味取向、脾气秉性等都会存在鲜明的差异,而这一系列的差异也一定会体现在他们的课程学习上来。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事实,在塑造、调整学生们的课程学习习惯的过程当中进一步落实分层教学的主张,为不同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习惯培养计划,在工作的主题、策略和要求上做到“因人而异”,如此方可实现最为理想的工作目标。

1.完善对学情档案的构建工作,确定习惯培养工作的执行方向

“习惯”是一个个体属性非常强的概念,只有准确落足于学生个体,习惯的培养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效——这也正是笔者主张在习惯养成工作中践行分层理念的主要原因。分层教学理念若要在实质上得到有效落实,最为关键一个条件便是要对不同学生的综合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而这也恰恰是相应教育引导工作得以实现质量提升的核心所在。基于这些认识,初中英语教师务必要把对英语学情档案的设计和完善工作作为开展生本英语学习习惯塑造、优化环节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对标于扩大搜集信息获取范围、路径以及保持资料的动态更新等方向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以便于为之后学生习惯的良好塑造提供丰富、准确的参考资讯。

1.1 扩大英语学情档案的搜集范围

如果从真正的理论角度来看的话,“学情”是一个有着多元内容的定义,任何足以对学生学习意识、能力、心态和习惯带来定向影响的项目都应当被归入到“学情”的范畴之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中,有为数不少的初中英语教师只习惯于片面地将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之前所形成的知识积累状况作为“学情调查”的保留项目来看待,更有甚者还会把“分数高低”当作唯一的标准,这自然是十分片面的。为了真正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务必要对学情信息的调查、搜集范围做出进一步的扩大,有意识地将学生们的思维习惯、不同项目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的个人兴趣、性格等也设置为重要的信息调查、整理目标,如此方可刻画出最为清晰、直接的学生“肖像”,让之后的学习习惯塑造、优化工作得以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教师不妨把学生们在最近几次测试当中的答卷整理到一起,结合他们在具有不同难度、题型和考查方向的题目当中的作答表现来推断出他们的整体学习情况以及具体的长短板分布情况;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意和更多的学生做一些问答交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做思维、认知层面的互动,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他们的作答质量和精神状态去反映出他们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本阶段课程主题的消化水平;等等。

如此一来,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时,就可以摆脱过去“一刀切”的尴尬局面,能够大幅度提高有关工作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时所要付出的精力成本。

1.2 增加英语学情档案的搜集渠道

具体到学情调查工作来说,对于这一领域的信息搜集和解读、整理工作要保持着对“质”和“量”双追求的工作理念,而这一系列丰富、详实的内容当然是无法借助于常规的路径来“悉数捕获”的。立足于这一基本认识,初中英语教师不光应当在意识层面拓展自身对于学情的认知,也需要颠覆对过去学情获取策略的心理拘泥,构建起“课堂+课外”的双元性调查路径,立足于更多的视角去跟学生开展有机沟通,借助于直接、间接的渠道去获取、整理、总结学生的学情资讯,为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优质塑造的持续完善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体系。

例如,教师不妨在教学活动中观察、整理每一个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者解答问题的次数、正确率,而后就其在课后作业当中具体的作答表现给出立体的评价,以直接的方式去摸清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意识水平;同时在下课之后,教师也应该和不同的学生进行更多频率的常态化沟通,聊一聊他们和英语学习相关的个人体会以及日常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获悉他们在英语学习层面所积累起的经验以及个性化的性格、表达能力;等等。

借助于这样的策略,教师就可以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工作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学生的习惯体系形成立体型的认知框架,以此来强化有关方案的完善力度和综合执行效力。

1.3 保证英语学情档案的动态更新

初中生在青春期的作用下会时常表现出更新、更多的综合发展状态,因此他们必然会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与之前相比大为不同的学科学习情况。基于这样的客观事实,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结束了对学生们英语学情档案的起始构建工作之后继续保持“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意识,对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训练方面的阶段性情况做好动态调查,对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新进步、暴露的新问题等开展及时的调查、整合、归纳,而后把这些资讯统统纳入到既有的学情档案之中,并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塑造计划做出与之相关的优化整理,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个性化学习习惯塑造工作的作用续航力。

比如结束了本阶段的课程知识内容的主体教学工作后,教师便可安排学生们进行一次主题内容的小测试;而在下一个单元或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毕之后,教师还可在一次综合性考查当中适当地融入一定比例的体现上一单元、阶段主题的考查成分,把学生在两次测试当中的表现放到一起做比照,用这种方法来推断出他们的英语学习发展方向和进度。

如此一来,教师的生本学习习惯塑造工作就实现了“三维”化的发展,同时对学生们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的多元信息做到持续吸收,如此则可让他们在后续的习惯发展当中得到动态化的优化校准。

2.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践行分层理念,丰富习惯培养工作的执行基点

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课堂知识的方法、意识和思路,而课堂知识的学习工作又必然要以相应的内容当作主体目标,所以对标于科目教学而开展的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塑造工作的执行务必要着重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设计方面上来。据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工作时,一方面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度——也就是他们的学习档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彰显出对不同学生英语长短板的能动展示和精准补齐,如此方可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以更为理想的态势而有机形成。

2.1 保证教学内容体现“档位相符”属性

一如笔者前文所言,每一个初中生在英语学习领域都一定会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能力、意识以及习惯框架,所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学习习惯的综合影响也会有显著不同。立足于这样的科学认识,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方案设计时,首先对学生个体之间在档位上的差异做出能动考量,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整理在维度和难度方面有所不同的学习材料,并在讲解载体——即题目或语篇材料的筛选乃至具体教学用语的使用上也要做出同样的选择。在这里应当引起格外关注的是,这种对学生英语学习档位的考虑应当是灵活的,初中英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成分,使学生们能够实现个人英语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优化发展,引导他们完成英语学习习惯的持续性建设,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工作指导成果。

例如对于《Good morning》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或者认知习惯不甚理想的“学困生”,教师应当把教学方案的重点规划为对基础性问候用语的使用及有关词汇、语法的掌握上来;而对于那些总体表现较好、学习习惯不错的学生,教师则可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一些更为丰富的应答课内问候语的答语成分的教学内容;等等。

依托于这样的工作思路,学生得以在课堂学习中从最为基础的层面出发对英语形成良好的认知耐受意识、能力,并在这种意识、能力的引导下实现个人英语学习习惯的能动形成和正向发展。

2.2 保证教学内容体现“扬长补短”作用

每一个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不同的子项目中存在个性化的长短板,这和他们在宏观层面的英语学习档位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并会对他们的科目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立足于这一客观事实,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理当遵守“扬长补短”的准则,一方面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彰显其个人长处的平台,另一方面则需要对标于学生们在目标项目中所存在的不足做定点强化,使学生们能够形成强大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能让他们的英语学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扩大。

比如在引导学生开展书面表达专题训练时,对于那些比较擅长设计、把握材料整体结构的学生,教师不妨通过一些应用性文体的训练材料作为“引子”来开展训练,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写作长处快速进入状态;而在后续的主体练习当中,教师则要有意识地提升记叙性、对话型材料的书面表达任务比重,并引导学生着重练习表述性词汇、词组和短语的使用方法;等等。

借助这些方法,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在更富有能动效力和良性主观认知的状态下得到很好的塑造、优化,同时也能够在客观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框架,可谓是“一举两得”。

2.3 注重对不同档位学生的趋同引导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习惯”固然是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档位的,但是在整体上来说,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塑造无疑是一项“总体向好”的引导工作;此外,在习惯塑造的视域下,分层教学理念的落实绝非要把学生们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在这个背景下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正向趋同引导,以此来实现塑造学生共性的科目学习习惯的高维目标。立足于这两点认识,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要遵循“和而不同”这一主要原则,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们现阶段所存在的综合差异,另一方面也应尽可能地彰显出教学主题、目标的共性存在价值,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保持科目学习效果、素养和意识优化的动态平衡,从而让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优化工作真正达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理想格局。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听力专题的学习和练习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充分照顾不同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方面的参差性表现去制定更具差异特色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则更要保持对类似于近音词汇辨析、语篇关键信息提炼、单词口语化发音辨析、对话材料要素整合以及长语篇框架提炼等听说层面核心能力的同步塑造,同时还应筛选各不相同的听力训练材料和讲解用语来帮助学生对以上内容做到实质性的理解和内化处理。

这种工作方法的有效应用让学习习惯的塑造工作有了更强的过程性属性,能够在高维层面实现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积极牵引和综合交互,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档位持续提升之目标的进一步达成。

3.教学形式的选择中践行分层理念,拓宽习惯培养工作的执行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习惯”并不一定是“学习的习惯”,换而言之,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绝非只能通过“正襟危坐”的狭义学习活动来开展,这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所理解的一大思路。绝大多数的初中生仍旧保留着孩子们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同时也经常会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之中焕发出更为良好的思维悟性和行动能力。出于对这两方面客观事实的认识和尊重,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培养、完善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习惯过程当中进一步重视起对游戏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综合特点来构建出比较完备的游戏引导方案,准确地把握游戏教育活动的生本趣味性和习惯塑造性这两种属性之间的有机平衡,以此来让学生在纵享乐趣的同时得到自身英语学习习惯的正向发展驱动,从而进一步促进理想工作目标的早日达成。

比如为了塑造学生口语表达和英语词汇认知方面的良好习惯,教师不妨将“I get it”这个游戏来设计为活动载体:遵循“高低结合”的原则将学生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每次要按照“抓阄”的顺序依次派出两名代表参赛;各组代表一人背对黑板,一人面对黑板;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个课内学过的英语单词,面对黑板者要在不做动作且不提及黑板内容的情况下,单靠英语表述的方式引导搭档猜出单词的内容;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最多单词的代表可为本组积相应的分数,最后得分最高的一组便为优胜者;等等。

这种工作方法的有效应用让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有了更强的生本吸引力,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自主认知、行动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并实现了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有机改善,为其他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做好上述几方面工作的同时,初中英语教师还要注重“寓教于常”理念的落实,在班级里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读物并发动他们定期借阅,还可在学生条件、意愿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完成诸如“Reading title”撰写等工作,让英语学习习惯的塑造工作得到来自学生自身的有效“加持”。

结束语

真正有质量的教育绝对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机械灌输,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开展和优化,而这一目标的有机达成是离不开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帮助和促动的。初中英语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日常教学中大力践行之,进一步完善对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以及分层教学理念在这一工作中的落实情况,积极带领学生借助于更加自主、有趣、自然、常态的方式来实现自身英语学习习惯的正向培养和有力巩固,最终为他们将来更高层级的英语学习以及良好学习素质的形成提供最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学情习惯初中英语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上课好习惯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