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3-08-13陶小锋
陶小锋
(庆阳市宁县新庄镇中心小学 甘肃 庆阳 745200)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科学构建高效高质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亟待突破的首要研究课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以往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荼毒,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尚未得以革新,在日常教学中依然沿用陈旧、固化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模式,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去掌握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效十分低下,同时这也与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加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分析探讨极具现实意义。
1.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科学构建,不仅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自控能力差、好奇心旺盛等特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而通过构建高效高质的语文课堂,既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被动状态,又能够利用更加新颖、有趣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有效激活班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其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与基础技能,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同时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有利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同样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普遍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课程讲解层面,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心理和思维的培养,加之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文知识,直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会产生对该学科的排斥、抵触心理。而高效语文课堂的科学构建,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显著弊端,还更加强调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双向互动和相互理解,有利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现状不难发现,多数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日常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细节性疏漏。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浅尝辄止。如今,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教学目标依然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过分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与语文思维的培养。二是对“三维目标”的解读不够全面、深刻,教学目标设计不够清晰,只是一味带领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本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堂质效的稳步提升。
第二,教学内容不够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解,还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进行适当延伸与拓展。但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受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未对语文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而是依然将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中,对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罗列,更有甚者错误认为学生只需掌握教材中的字词句即可,加之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差强人意。
第三,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核心素养视域下,要想构建高效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需要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陈旧、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味地将教学重点集中在书本理论的讲解层面,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即使个别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要求常常选择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过分关注教学手段的外在变化,未能真正把握语文学科本质与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所选用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与探索欲望,加之对学生的管理指导不到位,最终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后续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从业者必须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基础能力,积极探索构建高效高质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
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3.1 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新时期,要想构建高效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现状,立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层面,科学设计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深度学习。与此同时,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材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载体,也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抓手。鉴于此,要想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挖掘课文内容蕴含的潜藏含义与价值底蕴,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此外,还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语文基础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充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需要,确保全体学生均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为例,在设计本章节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基础能力与学习现状,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一,认识“醒、雷、软、梳、澡”等八个生字,会写“话、说”等6 个汉字;第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能够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丽;第三,可以用自己去发现春天里万物的变化。通过设计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本篇文章内容进行深度学习和理解,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3.2 革新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于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仅靠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语文教师主动革新教学理念,并立足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与特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另外,在选择和拓展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还应立足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思考所选内容是否与学生周边生活有所关联,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所选内容明确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等,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需要相符合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得以稳步提升。
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该篇文章只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故乡》中的节选片段,若教师只局限于文章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很难了解到本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思维与方式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同时积极开发可供利用的课外资源,不断丰富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将课堂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如:同学们,我国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文豪,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灰色中式长衫,有着短短的头发和“一字型”胡须,你们能猜到谁吗?随后,引领学生自主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和解决生僻字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篇文章的大致脉络。其次,教师应基于课文内容继续提问: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呢?“我”和闰土初次见面时是什么场景?闰土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情呢?等等,让学生精读文章予以解决,由此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还应鼓励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短篇小说《故乡》的其他文章,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中“我”与闰土的成长环境有什么不同?闰土长大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使其能够切实感知和体会到文章内容背后潜藏的情感。
3.3 基于教学实际,选择多元教学模式
3.3.1 合理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国,小学是学生初步接触系统化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而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虽并不复杂,但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知识体量也十分庞大,加之一些文章内容多以文言文形式呈现,对于刚接触系统教育的小学生而言并不友好,尤其是个别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困生,很难快速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内容和知识。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微课视频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使其初步了解课本内容。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完结后,教师可以借助钉钉群、qq 群等平台将微课视频课件传送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复习和巩固任务,进一步强化对文章重要部分的深刻理解,从而构建高效高质的语文课堂。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总结归纳文章的重点内容与难点知识,并全面采集互联网平台中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如西沙群岛及其沿岸的风景图片、宣传视频、物产等,将其汇总编制成相对完整的微课视频。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播放所制作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直观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之处。同时,还应深度剖析文章的重点句型,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看到视频中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认为西沙群岛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等等,由此来深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不断提高其自主探究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
3.3.2 创设具体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核心素养视域下,要想更好地构建高效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在合理应用微课视频课件的基础上,全面整合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资源,并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具体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引导其积极主动地思考文章内容,真正实现高效优良的师生互动。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创设以“爱”为主题的多元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精读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随后,教师可基于课文内容创设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演绎出来。或者,也可设置以下两个场景:场景一:当你们想要某一件东西时,父母的所言所行;场景二:当你生病或身体不舒服时,父母通常会做什么,可联系自身实际与班级内其他同学分担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利用这种情境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理清本篇文章的脉络结构,并通过自由探索精准掌握本篇课文所蕴含的价值底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升华教学主题,同时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效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3.3 拓展多元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规范组织和拓展各种类型的训练活动。在实践中,重点关注训练活动对学生语文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启发功能,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与语文基础水平,对具体的训练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完善,以便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需要,促使全体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始终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根据新课改的相关标准和具体要求,将读写融合思想全面渗透到日常的训练活动中,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的过程中,依据自身对不同文章内容的综合理解与把握进行不同形式的再创作。比如,在讲解“观潮”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文章中所学到的修辞方式与写作技巧,基于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自主仿写,以便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又比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适当开展自主仿写或续写训练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本篇文章的理解进行自由创编,文章体裁不做要求。或者,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创编舞台剧,并与班级内其他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重新演绎。通过组织开展系统化、多元化的拓展训练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不同文章内容的深刻认识,努力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科学构建尤为重要,是核心素养视域下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从业者必须高度重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分析研究,正确审视日常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和语文知识掌握程度,通过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微课课件、创设多元教学情境、组织趣味游戏活动等措施,积极构建高效化、高效化的语文课堂,以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断陶冶学生性情,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及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