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3-08-13邵继森

今天 2023年10期
关键词:目标作业语文

邵继森

(临夏州积石山县寨子沟乡善家小学 甘肃 临夏 731700)

引言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手段革新课堂教学,既能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带给小学生快乐,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又能传授他们文化知识及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对现状展开分析,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

1.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增添了不少负担,对学生而言,在校时间相较以往并未发生变化,课堂任务却加重许多,特别是在人才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的前提下,为了自身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不得不参加一些课后补习班,长远来看未必是一个好的现象,由于学习任务变得越来越多,学生养精蓄锐的时间就会变短,心理压力也随之加重,上课时很容易厌倦、疲惫,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对教师来说,考虑到升学率的重要性,教学任务就会增加,取而代之的就是对课本内容的缩减,同样一节课的时间,原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如今却不得不节省时间,一带而过。双减政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愈发关注人才培养的方向,全能型、综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因此国家积极倡导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减少课外培训,这种情况下,提高课堂的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既达到应试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需求,又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愉悦的课堂体验中感到轻松自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是所有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跟审视的。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重点学科,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摒弃掉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要只是将视线放在考试成绩上,利用生动有趣的讲课模式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掌握阅读理解、写作技能、口语表达的基础之上,锻炼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双减背景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显然是一大趋势[1]。

2.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

国内的很多学校一直沿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也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占用一大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课本上面的知识,学生根本没有闲暇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回顾,更没有空余时间产生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答,这显然不利于语文学习和思维发展。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在跟着读、跟着记忆,很难形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降低,再加上不断循环的听讲模式,严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语文的动力不足,对语文的兴趣也随之丧失。

2.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可以说,只有在明确的目标的指引下,各项教学工作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目标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跟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前提保障。而现阶段,不少语文教师看到教材有什么便讲什么,根本没有明确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什么知识跟技能。有的教师即便认识到了目标的重要性,也未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设置的目标空泛、形式化,忽略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想化,违背认识规律,很难在小学阶段真正实现,真正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2]。

2.3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上课听讲不认真,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很多语文教师在督促课堂纪律时没有注意方法中的技巧性,不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丰富课堂内容,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其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进行学习,而是大声呵斥溜号的学生,对他们严加看管,这样不仅不会起到作用,还会助长他们叛逆的情绪,出现厌学心理。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课堂内容单一,知识枯燥乏味,学生自然会感到十分无趣,课堂参与度也就相对有限。

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3.1 课前备课

3.1.1 实施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为高效课堂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策略,由各年级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集多名教师的智慧于一体,围绕教学内容集思广益,探讨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形成具有可操性的教学方案。在集体备课时,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把握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调取已有教学经验,共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探寻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可靠支撑。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这篇课文用旁批的方式示范了预测的过程,提示学生根据题目、插图及课文内容预测故事的走向。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及重点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集体研讨,认为本课教学须从以下方面切入:第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起点,不强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于事先读过课文的学生与未读课文的学生分别实施教学引导,激活学生的预测意识。第二,充分利用旁批,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插图与课文内容展开预测,联系生活经验和上下文语境说明预测依据。第三,指导学生对照旁批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是否一致,肯定学生的预测结果,使其感受阅读的乐趣。第四,注重阅读策略迁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自觉运用预测策略。通过集体备课,确定课堂教学的大致方向,形成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实现课时教学目标。

3.1.2 明确教学目标,发挥导向作用

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导向,相应的教学目标应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针对性设计,从语言运用、文化意识、审美创造与思维能力四个维度确定素养目标,根据目标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发挥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教师须深耕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客观分析真实学情,从核心素养视角提炼学习目标,确保目标的可操作性,为课堂教学指明正确方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依据课程标准与单元语文要素,从核心素养视角设置如下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感受丰富的人文底蕴,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学习并掌握文言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审美创造]:感悟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理解人们赞扬精卫填海精神的本质。

[思维能力]: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故事,并能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上述素养目标内容明确,指向性较强,从不同维度指明了教学方向。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时间、内容与方式,同时依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标准,建立课堂教学的核心纲领,这对于高效课堂构建十分重要。

3.2 课堂教学

3.2.1 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保证,在兴趣的带动下,学习的效率会变得更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很明显,一些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因此,要在平时多将语文的价值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语文的作用。其次,还要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有趣的课前导入,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唤醒求知欲和探索欲。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为例,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可以试着用音响先来播放一些大自然中出现的声音,比如鸟啼声,比如小溪潺潺流水声,比如响亮的雷鸣声,比如呼啸的风声等,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些美妙动人的音符,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举手回答这些声音都是什么,在声音的刺激下,听觉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一来,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就愈发强烈,课堂参与度就会得到提高,教师就可以不用再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用在督促课堂纪律上,给语文教学留出更多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结合大家的年龄特征,思考什么样的话题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营造一个生动的语文课堂,这样他们就能更加放松,更加自由自在,探究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3.2.2 优化课堂提问,培养探究意识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具体途径之一。以往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了解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案,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一时之间很难改变,不少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自行减少了课堂提问,如果不能意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提高,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途径之一,通过设置有趣的提问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调动,探究意识就会被挖掘,这样就会对问题进行分析,而且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拉近,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当对课堂提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难度要适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情况,最好还要带有启发性,让学生能够有思考的空间。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可以将课文编成舞台剧进行表演,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一边表演,一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顾客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学生通过对话很快给出答案,这样就会将上下文内容梳理通顺,明白课文讲了什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是顾客你有怎样的办法可以让裁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进度?”类似开放性问题,以引起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对他们思维的拓展有着很大帮助[3]。

3.2.3 加强师生互动,深化情感体验

双减政策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构建生态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空间。为此,语文课堂必须转变教师单向输出的形态,通过师生互动构建双向教学关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表达的机会,使其在对话交流或探究学习中获取别致的情感体验,最大化释放学习动力,积极参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启发学生多读、多思、多表达,打破师生之间形成的无形界限,凸显学生的主人地位,引领他们完成语文知识探索,营造积极向上的语文课堂形态。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导入环节以猜谜的形式展开师生互动,多媒体出示有关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组织学生开动脑筋猜测谜底,针对学生猜对的谜底,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针对猜错的谜底,利用启发和鼓励的方式促使学生继续猜测,由此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好奇心,调动其潜在情感。在品读课文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动学习,讨论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画面,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学生可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逐步推进阅读理解的深度,锻炼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获取深刻的情感体验。

3.3 课后作业

3.3.1 优化作业设计,加强实践应用

以往教师会在课上布置大量的作业,而这些作业通常会占用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小学正处于美好的童年时期,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份幸福的童年时光,而堆积如山的作业占用了本来需要玩耍的时间,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跟负担,严重违背了“双减”的要求。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加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教师就要转变传统观念,变重数量为重质量,杜绝题海战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优化作业设计,既达到检验学生课上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减少他们的课后负担。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不要局限在摘抄、背诵上。让学生以《春游去哪玩儿》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某个假期游玩的一次经历,见到哪些风景,交到哪些朋友,产生哪些感悟,将所见的人和事统统记在本子上,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表达能力和语文写作水平,还能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讲解《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之前,可以事先为大家布置一项任务:找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杯子,在里面放入一枚鸡蛋,挑战用盐使家里的鸡蛋浮起。这种动手操作的作业形式更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实验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并且体验到亲自动手完成实验的乐趣。通过完成实验,达到了预习的目的,这样在上课时,大家就能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作的素材也就更多。

3.3.2 注重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在学习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对于学习任务的接受程度并不一致,这便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前提下设计分层作业,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经验与学习能力,保证课后作业的质量。在分层作业设计时,教师须以学习目标为立足点,准确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个人能力,利用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与提高性作业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化缓解部分学生的畏惧心理,规避学生应付差事的现象。例如,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倾向于提高性作业,控制作业的数量,在作业中融入更全面的语文内容,让作业发挥拓展提升的目的;针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侧重于基础性作业,重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利用简单有趣的实践任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通过课后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获取快乐的学习体验。如此既能满足课后巩固需要,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适宜的引导。

结束语

综上,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减轻学生平时的学业压力,降低他们的心理负担,是十分必要的。小学正是身体与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本可以无忧无虑快乐玩耍的美好时期,一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保障他们学习与生活之前的平衡,为其创造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广大语文教师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深入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目标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