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持续追踪的意义
2023-08-13方力
文_方力
那是个明媚的5月。我收到一封漂亮的电子喜帖,“我女儿5月要结婚了,很开心。”老陈在电话里说一句就一串“哈哈哈”,并一再叮嘱我,要来喝杯喜酒。说实话,做记者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接到来自读者的“红色炸弹”,有点激动,也有点感慨。
作为老记者,青春不再,然而热血尚存。最近几年,我都在从事社会新闻的采写报道。日复一日面对一些“四季歌”式的选题,如何做出那么点激动和精彩?
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和课题。如何在互联网、移动端这个“主阵地”上,在媒体融合这个“大场景”中,顺势而为、应势而变,加快赛道切换、创新理念打法?
这些问题都是我在践行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一直思考、学习、复盘的问题。我尝试从这则喜帖出发谈点感想。
3个10万+,“扫街”与“未完待续”的惊喜
喜帖可以说是“扫街”来的。那时我所在的钱江晚报杭州新闻部,还叫都市新闻部。一个前辈跟我说,他们那个辰光,新进记者都要在办公室接热线,值班的晚上还要睡在办公室,如果一条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半夜可能要去“扫街”。其实“扫街”的含义就是“扎根基层,深入现场”八个字。事实上,这种实干的部门工作作风一直延续至今。
那个国庆假期值班,我的线口单位没亮点,于是我选择了不二法门——扫街。去哪里?万松书院!写相亲吗?别人没写过十回也有八回了,还能挖到什么宝?怎么在这些“习以为常”的现场进行突破?有资深记者总结过,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首先要尽可能去现场。而现场的核心是“人”,这是一把关键钥匙。只要接上地气,新闻就有天然的烟火气和生命力。
2019年国庆假期的万松书院,遍地是“寻缘”帖。朴素的老陈夫妇,在雨伞上贴了一张纸为女儿征婚。我和他们攀谈起来,一听有故事,我亮明了身份,老陈连连拜托“记者帮帮忙”。第一个鲜活的征婚故事呼之欲出《万松书院也挤爆了!杭州有10多套房的爸妈给独生女征婚:她30岁了,我们急啊》,钱江晚报官微阅读量马上10万+。
“家里有矿,还是逃不过相亲征婚?”“扫街”扫到了惊喜,稿子引发网友大量高质量的评论。于是从一个现场稿再向纵深延展开去——关注时代变迁之下,人们的婚恋观经历了什么?由此,我再一次找到老陈面对面采访。马上跟进的第二篇,充分展示争议和回应:《杭州有十多套房产的独生女万松书院征婚,网友吵翻了!父亲回应:我们要求并不高》。又是一个10万+。
报道到这里本可以画上句号。但我想,新闻事件是发展变化的,一段时间之后,说不定会长出新的枝叶。我与老陈一直保持联系。过了大半年,老陈来信,说女儿找到一个很谈得来的男孩。
时间来到2021 年4 月,我收到了开头说的喜帖。第三篇《有十几套房产的杭州独生女要嫁了!父母曾为她万松书院相亲,准女婿的条件很满意!》再次斩获一个10万+,并登上了第二天的钱江晚报头版。标题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记者与读者,可以这样亲近和愉悦。读者的这份信任和认可,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显得多么珍贵。可没过多久,老陈黯然告诉我,婚礼取消了。因为什么?我和他深谈了很久,很多话题其实可以进一步发酵做报道,出于尊重老陈的意愿,最后作罢。
这个例子充分印证了一个朴实的方法论:纵使还是那个熟悉的“现场”,沉浸式去观察和思考,自带鲜活和流量。重要的是,不要轻易结束。与事件主人公保持连接,可以持续拓展、丰富报道的意义。
融媒时代,持续追踪引燃的“爆款”
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流量说话。新闻报道求快之外,更强调专业与深度。持续追踪也是一种方法,因为一个“爆款”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
文三街小学是杭州市西湖区的热门公办小学。学校南面有一块闲置多年的空地,周边有学军小学、文三街小学、文一街小学等热门小学。多年来,家长们对这块土地的用途非常关注。
最早的一条新闻,来自2020 年6 月钱江晚报“帮帮团”的线索。有用户在后台留言问:“传了很久的杭州文三中学、文三小学(扩建)是不是要开始了?现在这块地方还是停满了共享单车。”
我们马上进行实地走访,并多方采访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并在客户端实时更新,回应读者关切。第一个稿件迅速出炉——《帮帮团|杭州城西这个最大单车场,要建文三中学文三小学了吗》。
杭城顶流学区的变动果然牵引众人目光。西湖区是我的条线范围,于是我一直留心事件发展变化。
终于机会来了。
2021 年3 月,西湖区委宣传部在群里通知,一季度重点项目将集中开工,请记者报道。传统模式,大家当天按部就班采访,走完一套议程设置般的枯燥流程,拿到通稿加工。为了抢到大流量,我提前接入开工项目,发现备受关注的文三街中学、小学、幼儿园项目果然在其中。通过前期采访、核实,我提前写好稿件,只等官宣时一键签发。
如此我才胸有成竹,第二天我提早到达现场,拍摄到现场地块介绍展板后,立即发送快讯《备受关注的杭州文三街中学、小学、幼儿园项目正式官宣开工》。当绝大多数媒体还在等待安排采访时,我已经抢占先机,并且“不按常理出牌。”
通过与读者互动,大家更关心学校地块当下的进展,对居民的影响,于是我马不停蹄,从官宣的工地转移到地块现场走访,并在客户端进行直播。无缝衔接的第二稿《现场:原本的共享单车已清空,居民:太赞了》,因为快速反应,阅读量瞬间暴涨。
收割第一波流量后,发现很多读者有一种“文三路情结”。曾经,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中间一条文三路。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2003年10月正式开街。这可能是杭州最神奇的一条路。
于是,我持续关注、持续报道——《没有一个杭州人不知道这里!最多时一天卖掉240台电脑,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未来要变数字街区!杭州文三路往事:一条街串起多少美好梦想,很多的人生走向新的飞跃》。最终,这一组由读者互动引发的追踪报道,不少平台都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成为一个厚积薄发的“爆款”。
宏大叙事下,持续追踪一家小店样本的意义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网友们打开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潮新闻”客户端时,会看到“领读人计划2023”的启动页,上面大咖如云,有灵魂画手蔡志忠先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还有“大刘”刘慈欣、“法医”秦明、八月长安等等。
18位作家,18个领读人,周昆是其中一个。
“一面慰风尘,红楼入梦来。”周昆最初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小店主的身份,却人称现实版“扫地僧”:资深红楼迷、浙大文学硕士,在杭州东山弄开了一家“刘姥姥十里香”牛肉面店。牛肉量大实惠,朴实的老板和员工处处向人展现着善良、真诚和爱。小小的店面里,充满了《红楼梦》元素。“双十二”的时候,周昆会出道考题“十二曲分别对应哪十二钗?”全答对的顾客牛肉面免费吃。
当时还是疫情的背景之下,2021 年3 月7 日起,钱江晚报推出“小时小店”系列报道,通过亲历报道、深度调查、社群服务、内参等多种形式,反映疫情下小店遭遇的种种,反映它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力。这组看见基层的报道得到了中宣部的点赞,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在这组报道中,我持续关注了周昆的小店。它藏在市井小巷已然10年,是一个理想的追踪样本。我多次在小店体验,当食客或当店长,最后可以熟络地和员工们一起吃饺子。
周遭的浙江学子,为何对这一碗面念念不忘?而曾经的出版社编辑开一家小面店,是屈才了吗?针对读者的评论,2021 年4 月开始,我陆续跟进了许多稿子:《钱江晚报记者当店长|浙大学长这碗牛肉面做了十年,是什么味道忘不了》《30多年前浙大硕士的含金量不该“浪费”在面馆?对于这个问题,有人专门@了我们》……
面对疫情,其实这家小店和大多数小店一样,正面临前路的抉择。2022年1月,钱江晚报小店年终账本最后一站,我报道了周昆的小店年终账本。彼时,他说最大的收获是出了一本书。如今,潮新闻视频里,他为读者们推荐的就是这本《红楼梦人物和艺术课堂》,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一个平民作家,写作是快乐的,出书是不易的。周昆这样推荐自己的书:“这本书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帮助。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第一积极进取,第二尽一切努力,第三坦然接受任何结果。”
作为跨越两年多的小店报道主要参与者,我全情投入,体现了作为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也为自身职业生涯添了浓厚一笔。在看似宏大的叙事中,我们找到小的切口,同样通过持续关注,做出了新意。
大疫三年,小店灯火不灭。从持续记录一家小店,读出中国小微经济的特质,比如勤劳、坚韧、温暖……周昆发过一条朋友圈:“真是莘莘学子之家啊,都是浙大学霸。”那不过是个很普通的傍晚,小店高朋满座,几乎全是浙大学生。大家热烈地说着实验、学业和生活,这热气腾腾的生活和希望,让人没来由地有些感动。
2022年入冬第一天早晨,一个杭州小店主冒雪送来一面锦旗:“心系小店似家人,真情帮扶暖民心”。这正是媒体情系于民最生动的写照,亦是对记者孜孜不倦、步履不停的褒奖。
虽然媒介和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记者二字的意义没有变,也许工作形态可以不停变化,但记者的工作精神不能变。这或许可以映照开头那几个问题,无论何时何地,努力精进,全情投入,都是最优选择。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事件性报道做完之后,不要轻易放掉,持续关注,可能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大流量的稿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积累和投入。
■“似曾相似”的现场不要嫌弃,可能再次深入后,仍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