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

2023-08-13孔小艳

今天 2023年9期
关键词:德育家庭班级

孔小艳

(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甘肃 临夏 731600)

前言

班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集体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学生的身心都极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干扰,所处环境的特性往往会直接左右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初中班级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当综合考虑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此时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能力与心理发展上往往更容易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与此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萌发,渴望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在学习与生活中寻求自立。此时若不进行有效的德育引导,将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初中班级开展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自我的肯定和接纳是健康发展的前提。初中阶段学生身心面临巨大变化,他们往往会产生困惑和害怕,从而变得敏感,甚至自卑,由此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积极开展德育,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优秀的思想和个性,能帮助他们正确地审视自我,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建立良好的自信。

其次,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价值观念、积极态度。德育教育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他人,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行为、事物,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美,还能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梦想,学会追求梦想,由此就能推动他们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思想,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最后,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品德、行为能力。德育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班主任带领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真善美,感受良好的言行对人的影响,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学会创造美,由此就能发展良好的德行能力,使他们真正收获德育效果。

2.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优化路径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角色。班级管理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由此,初中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身心需求出发,合理地安排德育教育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健康发展。

2.1 从理解做起,尊重下敞开心扉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迅速,他们的人格、眼界和情感的形成已经进入最关键的时期。此时由于学生心理的变化,他们极度希望能被理解、被尊重,能在生活中实现独立自主。由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初中学生就很容易我行我素,不轻易接受他人的安排和指引,这也使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陷入困难境地。如果班主任不真正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让他们感受尊重和理解,而是依照传统方式,以命令、呵斥甚至强压的方式来管理,就很难使学生敞开心扉,接纳意见,德育教育的推进也会受到重重阻碍,最终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首先从理解做起,尊重学生的言行和情感,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思想,理解他们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惑,在尊重学生个性和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地指引学生,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与之相处,这样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更愿意与外界交流。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相互理解看似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班主任通常认为只要口头表示理解学生,及时表达关心,就能称之为理解。实则不然。初中心理变化迅速,他们对外界事物或敏感,或排斥,或接纳,或忽视,动态的变化让人不可捉摸。如果教师按照既往经验或者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应对的话,不仅起不到理解作用,反而会产生反作用,让学生更加排斥与外界交流。因此,班主任要想真正地理解学生,就要抱有变化和发展的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做起,用设身处地的行为和态度来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达到理解效果。例如有的学生课堂上表现为心不在焉,不愿意回答问题或者不好好作业,行为状态与之前相去甚远,如果班主任只从表面去“理解”学生,惯性地认为学生有意为之或者学习效率下降,则很难走进学生内心,在管理时往往收效甚微。此时班主任应当从学生长期以来的发展变化着手,尝试了解他最近的遭遇、困难,了解他内心的可能想法,找到行为或心理变化的症结所在,然后再设身处地地与之共情,从问题的根源出发,积极地鼓励学生、体谅他们的行为变化。由此,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由此就愿意敞开心扉,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接纳科学的引导。

2.2 从沟通入手,交流中摆正思想

沟通是班级管理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心理变化迅速,极易产生自卑、敏感等不良情绪,此时他们不仅需要外界的理解与尊重,在遇到困难、困惑、烦恼时,他们更希望有倾诉的对象,有倾诉的出口,能在倾诉中获得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有效排解成长的疑惑,促进心理的正向发展。而作为与学生最为亲近的班主任教师,正是学生倾诉和沟通的对象,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和生活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主任应当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最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只要班主任能积极正确地与学生交流,就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有效的沟通是班主任必须学会的技能。没有良好的沟通,班主任就无法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继而也无法向学生渗透正确的道德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因此班主任还要从沟通入手,注重日常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场合,用平等的态度与和善的言语与学生充分交流,以帮助学生摆脱思想困惑,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摆正思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学生需要他人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更需要有人能倾听自己的想法,他们能在倾诉中逐步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从而构建健康的内心。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学生想要表达或倾诉时,却不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对于学生错误的行为或不佳的情绪,往往直截了当地给予批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叛逆”更为明显。真正的沟通要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心灵着手,班主任应当去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与他们交流、沟通,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言行。对于班级优秀生如此,普通生亦应如此。即使对于班级的后进生,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其个性化的特点,而应当用平和、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们,与他们成为“朋友”,在生活中积极发现他们的特别之处,然后在恰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为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契机,使他们能获得被赏识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有被看到、被认可的感觉,才愿意与班主任积极交流,在积极的鼓励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这样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环境中,班主任不仅能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建立健康的思想,甚至还能在学习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3 从实践出发,行动中提升品德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集体,学生要在班集体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共情,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所必不可少的能力。班级是一个群体,是学生体验生活和交际的主要渠道,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班级活动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相处,让他们掌握了共情与互动,学生也正是在这样充满群体价值的班集体中逐渐成长和发展。所以在班级群体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学生能逐步地构建知识和能力,最终才能建立健全思想意识,发展健全的人格。由此,班主任就应当从有效的实践活动出发,引领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集体活动中去,让他们通过真实的生活行为,感受良好的思想,体会正确的社会道德,并且在相互协作中培养良好的交往与沟通能力。这样学生就能真切体会道德思想的重要性,感悟德育行为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提升思想品德。

初中学生喜爱集体活动,他们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索和交流,开展一系列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行为。由此,班主任就可以依托班级,积极地组织团队活动,通过学生间、师生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逐步推动学生的品德思想发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影片,让学生与同伴共同体验和感受,然后开展德育分享交流会,引导学生结合影片探讨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在此过程中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争辩,促进情感的融合与联结。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主题展”,鼓励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在书本中学到的优秀的德育思想、德育行为通过画报、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形式表现出来,班主任组织学生共同评选、打分,并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这样就能深化学生对优秀道德思想的理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区志愿活动中去,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一份道德力量,比如共同去慰问孤寡老人,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为老人服务,或者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出一份爱心,争做环保卫士,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一起用实际的行动积极保护环境卫生等。通过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而然能在行为中理解德育的意义,借助行动感受奉献、热爱的意义,由此就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品德思想,夯实德育行为能力。

2.4 从家庭切入,联合中保障德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人格、行为以及思想观念主要在家庭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主要环节,学校应当与家庭共同承担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标。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会获得一定的德育教育契机,学校与家庭两者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是学生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家庭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爱,继而学会爱,能用爱来温暖心灵,正确地接人待物。而学校是学生思想的孕育地,专业化的知识和理念往往能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让他们从德育角度更清晰地认识到德育地价值和意义,理解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构建价值观念。由此,在德育教育中,学校与家庭要共同携手教育,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和教育的同时,还应当从家庭切入,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联合推动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以此保障德育的顺利推进,使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充分关怀下构筑强大的内心,建立健全的人格。

例如班主任要积极搭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确保家校及时互通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响应。比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邮箱等网络通讯工具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平时班级管理中,如若发现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要积极向家长说明学生的状况,并主动与家长共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家长专业的教育指导建议,避免家长盲目地责骂学生,降低学生的幸福感。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了解各个家庭的亲子关系状况,然后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教育的困惑和对青春期孩子教育的理念、方法,然后从专业角度引导家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学生构筑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保障德育教育效果。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家长和班主任应当共同商讨教育策略,积极勉励、鼓励学生,而不能忽视职责,推卸责任,由此,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得到恰当的指引,产生积极健康的德育能力。

2.5 从评价着手,总结中综合发展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让教育者更清晰地了解被教育者的发展状况,也能为未来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改进提供核心参考依据。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希望能获得独立空间,能发挥自己所长,获得他人认可,由此他们就更愿意获得积极且正向的肯定,而非一味地批判或责备。正向的评价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自信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而负面的评价往往能放大他们内心不好的因素,使他们更自卑、更敏感、更叛逆。尤其是德育教育中,虽然德育主要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但也十分依赖评价的实施,学生只有在充满赞扬和鼓励的氛围中,才能不断地追求他们认为美好的事物,而摒弃那些他们认为丑恶的事物。由此可见,评价也关系着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班主任要从评价着手,开展综合的、全面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优势,鼓励他们的短板,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德育的意义,从而促使他们实现综合发展。

例如在开展班级德育活动时,班主任不能让德育活动一办了之,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并在结尾阶段组织学生依据德育活动过程,主动开展德育评价。比如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评价,相互评价德育作品、德育演讲等,可以从学生自身出发,也可以从德育的收获出发,评价他人和自己对德育的理解深度。还可以组织家长点评,将德育活动的全程制作成德育档案,让家长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德育能力变化,然后再让他们从家庭角度给予学生客观评价,以爱和鼓励催动学生的德育思想。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从教育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评价意见,而这样的意见必须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能从学生行为、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给予客观意见,学生由此就能看到自己更多的闪光点,看到他人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由此就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德育理念,形成符合自己个性化的德育能力。在这样综合性的评价和总结过程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生,抑或是家长,都能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德育,共同参与德育,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结语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班级管理的根本并不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标志着学生健康发展水平的德育教育。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建立健康的人格品质,才能为未来的长久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尤其重视德育教育的作用,从理解学生做起,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积极沟通,在实践活动中促进他们的德育能力,协助家庭的力量保障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效评价,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自我认知,驱动他们向更美、更好的方向迈进,由此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推动他们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家庭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恋练有词
不称心的新班级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