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3-08-13陈玉清
陈玉清
(陇西县通安驿镇何世岔小学 甘肃 定西 748102)
1.借助多媒体手段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巧妙而新颖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多种趣味,意境,引导学生时时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其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相间,感染力强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需求,它对于学生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较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1]
例如《日月潭》这节课就是一篇地理知识说明文,它主要描写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美景。但文中提到的我国台湾省阿里山和日月潭等的同学们没有去过。那种美丽的景色,童话般的仙境,更让很多同学无法想象。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运用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以及强大的交互式等功能,将台湾省地理位置,名胜古迹以及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展现给同学们。带学生来到让人向往的台湾宝岛、欣赏无限风光的日月潭、激发视听神经、让人眼花缭乱,因而自然陶醉于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学习兴趣大增。
1.2 动态启发加强教学直观性
新课导入环节,经过使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多媒体使用不可能就这样戛然而止。那么怎样把文本中静态的画面以及较为抽象,与我们生活相去甚远的图像变成生动,形象,容易理解与想象的动态画面——图像,成为很多语文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多媒体的出现,给改变这一现象带来了良好途径。 多媒体技术对符号,语言,字,声,像的综合处理与控制有着精湛的技巧。利用这种特有功能可使抽象变为具体,动态变为静态,枯燥变为生动,使困难变为容易。
例如,教《爬山虎的脚》这节课。同学们对于爬山虎的脚并无感性的认识,尤其是爬山虎的脚爬墙的系列动作。所以,对于课文中与动作描写相关的话就很难理解与把握。此时适时展示教学录像,使学生一看就知道爬山虎脚形和满墙绿叶被风儿吹得动感十足的美感。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把爬山虎的脚“爬”起来后的形态和动作变化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胜于教师千言万语空洞无物地讲解,有利于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理解。
1.3 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使语文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
多媒体能使无声语言与有声口头语言以及字,图,声,动画,视频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而不受时空限制。把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者过程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重现出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多种感官,以拨动他们“趣”的心弦,让他们充满兴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2]
例如《月光曲》第9自然段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听懂。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声像结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投影片来重现皮鞋匠联想内容。声像同步让学生在“月光曲”意境中。分别放3个镜头,同时放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一些乐段。放课文配乐录音,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画面色彩鲜艳,蔚为壮观,将文本之美复现于有形感,色感和声感之立体想象之中。让崭新的多媒体教学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全部主渠道,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1 多元化课堂模式——整合教学资源等
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点都是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在进行学习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可以说他们对于语文知识有着无穷的求知欲。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多媒体发展最明显,这一切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良好教育条件。
例如:教《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通过看同名影视作品,能让学生体会到鲁滨逊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聪明乐观,依靠智慧解决难题的画面。二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丰富多彩,既包括过去的学习经历,也包括来自课外书和网络影视的情感。这些可供扩充专题内容和拓宽教学资源使用。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人和动物”模块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们分享他们养殖小动物的心得体会。结合中央电视台栏目《动物世界》中的场景,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的真情实感。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影视,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家庭生活,国内外大事等等,生动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为专题单元教学拓展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从而凸显教学资源整合优势。
2.2 教学引导方向多元化——论证牵引力
教师要在课堂中扮演引领者。缺乏教师牵引力的学生学习方向与目标都是模糊的。授课要有适时合理的导向,要兼顾学生思维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引导方式要尽量多元化。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课堂知识当中值得学生深思之处,把握好问题提出的时机,巧设适当的问题,并通过学习小组的划分来督促学生从相互讨论当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分工和协作中互相补充,积极发挥优势,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由于小学生缺乏经验与能力,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与能力相对薄弱,这主要表现为缺少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以帮助并指导他们掌握预习的有效方法。课前可以以预习案或者导学案等形式安排预习任务,以便在课堂学习中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可以在课前动情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对贝多芬《月光曲》写作的过程及其思想感情上的转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上课时再以个别读,分角色读和齐读的形式来品味人物的对白,感受感情。适时提出:盲姑娘猜中贝多芬身份后,为何不直接答复盲姑娘询问呢?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之后反馈出了各自的观点。在沟通过程当中,种种新颖的思想便展现在大家面前,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对于穷苦人民所给予的怜悯与爱戴。从而发展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一举多得。
3.趣味性教学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3.1 课堂提问提高趣味性
课堂提问既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又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提问既可以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又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发表某些看法,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运用趣味性提问技巧,可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与愿望,积极参与与教师互动环节。例如学了《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后,教师就可由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来引出课堂内容。“学生看过虎、狐吗?他们中谁更强?答案自然是狐狸怕虎,若二者遇上一定是老虎吃了狐狸。但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讲述的并不是狐狸害怕老虎,而是恰恰相反,老虎害怕狐狸,认为狐狸很威武,这究竟是为什么?接下来就来研究一下《狐假虎威》好吗?”这时教师已成功激发出学生多学到底,并成功把学生导入到多学知识之中。此外对学生答案的评定,教师不应拘泥于一个答案,而要仔细听答,并从中找出可能牵涉到的问题,并向同学们讲几句鼓励性的话,以维持同学们课堂上的热情。
3.2 布置趣味性课堂作业
布置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能获得新的理解。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输入与输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搞好课堂布置作业这一环节相信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做作业不应墨守成规,要注意内容创新。语文作业不是只会写,也可以是阅读,观察,游戏,操作等,寓教学目标于作业之中,也就是提高了每份作业的目的性才能提高学生不愿做作业的心理状态。为此所设计作业内容力求覆盖听说读写演,唱歌跳舞,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思维,使其兴趣盎然。例如,学《白鹅》这篇课文时,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把心目中的鹅形象描绘下来;每天观看一集动物世界并把所见到的小动物习性或生活状态用书面或影印版形式写出来,带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互相分享;选取自然界的某种植物或生物,记录下人们感到惊讶的现象,并在教室里和大家共同探讨。
3.3 创设趣味性情境环境
教师要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语文课堂所带来的乐趣,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情节环境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创设,语文课堂中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比如学《江南》时,语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放些关于江南山水的照片和录像,再配以较动听的背景音乐,首先请学生读一段描写江南山水特有秀丽景色的诗,使他们一字不差地欣赏,把想象发挥到极致,再把所思所感写到纸面。教师在做完这几件事后,可把备好的录像放上去,使学生感到好像自己已沉浸在其中,在录像中缓缓地欣赏江南水乡的景色,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宁静。在这之后教师也能给学生扩充些课外知识,千万不要怕耽误了课堂进度,而这些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需要的,学生只有真真切切地倾听和观察,才能激发他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地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氛围后,他们就能快速完成对文本的研究,并对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疑难问题产生再认识,而且无需教师多次讲解题目,大大简化了课堂内容,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已势在必行,它能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有效地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学习效率。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用综合的视角去看待学生这一群体。通过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学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