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MPAcc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2023-08-12张靖李昕赵永

科技风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文科

张靖 李昕 赵永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为了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所提出的方针战略。本文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与要求出发,结合目前高校MPAcc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资源构建、评价方式改革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力求通过MPAcc课程体系优化,为国家培养一批满足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课程体系优化;MPAcc

2018年,中央发文呼吁: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性发展,在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要全面推进“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十三部委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会,至此新文科建设拉开序幕。“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高等教育学科创新开辟了新路径。如何把握过去文科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未来经济社会的新需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课程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以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如何完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MPAcc课程体系,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新文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根据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特征,MPAcc课程体系优化应该遵从以下两个原则:

(一)学科交融性

学科交融是助推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新文科建设所要求的学科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人文社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交叉融合。前者各个学科虽同属一类,但其之间仍有学科壁垒,因此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后者是指将传统文科与医科、工科、农科等融合,改变传统文科思维,打破学科界限构建文理交融的新文科课程体系,扩展学生知识范围,转变学生思维观念。

(二)时代性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冲击传统文科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实现路径,因此在新文科建设和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对传统文科课程体系改革是必然趋势。将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融合,打造紧跟时代发展的数智化新课程是当前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目前MPAcc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尽管近些年各高校针对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许多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针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理想

目前,很多地方性高校的MPAcc培養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是财会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课程科目、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学科间交叉融合体现不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占比不合理。

首先,近年来国家为顺应时代发展大力提倡新文科建设,其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即开设数智化等与会计相结合课程是新文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仍旧按照传统培养方案开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大数据、计算机、智能财务等交叉型学科课程,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这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比较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这类课程通常设置在选修课中,未能保证学生的选修比例。其次,大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因而二者课程数量比例严重不协调,实践课程较理论课程占比较低。MPAcc旨在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课程的不足会导致学生培养脱离社会需求,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线上资源不足

目前MPAcc课程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线上教学资源不足。MPAcc线上教学资源稀缺,高质量的线上课程数量相对于本科财会专业课程较少,因此,增设优质的线上MPAcc课程资源是提高相关课程建设的迫切需要。第二,各高校课程资源之间仍存在壁垒。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重点高校无论在教学资源、师资水平、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其接收信息能力、学校经费等水平也远高于其他高校,因此课程建设紧跟时代发展。但是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课程建设仍因经费受限、师资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因此急需打破学校之间信息壁垒,共享教学资源,共同推进我国高校MPAcc课程建设。

(三)课程考评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课程考评体系是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许多高校MPAcc课程考评体系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首先,评价主体单一。目前大多MPAcc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授课模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课程考评结果最终是由任课教师决定,因此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其次,评价内容不全面。目前大多院校MPAcc课程评价内容缺乏多元化和个性化,一味以知识理论考评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及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评价不足,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从而与实践脱节。最后,评价反馈不及时。大多高校课程考核评价安排在学期末,对于学习过程中的考核不够及时,不能做到以及时的考核评价结果完善教学过程,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提出,MPAcc课程体系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MPAcc课程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不仅需要设置传统的会计课程,更需设置大数据、智能化等相关课程,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地方高校MPAcc相关课程授课老师的师资水平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大多教师毕业之后就立刻进入高校工作,在会计实践方面经验欠缺,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学科背景单一。会计硕士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财会专业,但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会计硕士专业课程要求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向智能化会计发展。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会计专业知识,也需要有一定的大数据、计算机等学科背景,提高自身的知识宽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文科背景下MPAcc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一)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根据新文科建设对MPAcc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MPAcc课程体系可包括如下四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创新实践模块、学科融合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思政课程模块。以MPAcc相关专业课程为课程思政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使思政教学系统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的道德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研究的道德观、价值观,重视科学研究中的人文关怀,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专业理论模块:将所有的专业理论课程归入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课程。创新实践模块:构建线上线下复合式虚拟教学场景和线下真实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结合产学研融合而展开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创新创业思维等多项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创业就业急需的与项目委托方、相关企业及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学科融合模块:将“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全面融入MPAcc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智能共享实训”“大数据分析”等课程,提升学生跨技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能力。同时开设契合学校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如航空类院校开设具有航天航空特色的课程模块,实现学科间交融贯通。

(二)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深化课程资源开发,构建共享资源库

新文科建设推动了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目前大多高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仍以理论学习为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因此,要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同时与企业以及开发课程的平台合作,建立课程资源库、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打造校、企多方面协同育人机制。此外,高校也可通过产教融合建设对现有课程不断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例如:可在会计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与线上课程开发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专业课程。采用创新型剧本式教材,还原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同时结合“云财务”时代背景下企业岗位变迁和对应岗位能力需求,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课程进行模拟训练,打造全方位场景化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各個高校建立的产教融合的新课程,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通过互联网分享其他高校供学生学习,从而促进整体教育发展。同时建设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心,构建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此平台中学生可跨校选课以及学分互认等。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课程考评体系

随着线上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很多高校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参与方式及考评方法的不同。因此,加强课程评价机制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考评体系,是保障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要颠覆传统课程评价理念,将课程评价设置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对于课程的线上过程性学习和作业,学生之间可互相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使学生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其次,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法。将课程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考评方式一一对应,增加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线上学习等不同的考核方法,用主观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评价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最后,建立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课程考评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老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建立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可使授课老师根据课程考评结果,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手段

新文科背景下MPAcc课程设置逐渐转向学科交融和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因此需对高校师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以适应当前的教学目标。

首先,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会计行业领域前沿讲座、组织学习智能财务等新知识,从而不断更新教师现有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定期进入企业挂职或实践,近距离感受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智能财务的发展现状。其次,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引进“双师型”教师,对于会计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双师型教师的加入可以为学生学习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供师资保障;另一方面,引进具有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文科发展中所要求的复合型背景教师,促使教师队伍多元化。再次,建设新文科的教师教学示范中心。例如,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新文科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并从设立虚拟教研室、规范新文科教师教学、用人工智能监测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展开建设,致力于建设优质教师教学平台。最后,丰富教师教学手段。教师需打破传统课程中以教师在教室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入新媒体、智能化教学工具,采用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形式加大学生参与程度,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结语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作为一个与时代共进的实践型专业,MPAcc课程设置需与时俱进。如何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是今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1(05):7276.

[2]董红杰,谢香兵.数智化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22(15):171176.

[3]蔡显军,陈清蓉,温素彬,等.新文科背景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会计之友,2022(03):135140.

[4]王勇.“大智移云”时代会计专业硕士智能财务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商业会计,2022(14):119122.

[5]袁禹惠,陈再忠,李松林.“双一流”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学科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27):8588.

[6]彭冲,沈凡凡.“新文科”下大数据审计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2(05):102104.

[7]姚丛笑.基于新文科建设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01):235238.

[8]马永军.基于新文科理念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6):6061.

[9]刘玎琳,孟玲玲.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21(21):120122.

[10]马亚红.业财融合背景下的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师资建设[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21(04):2830.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号:2021SJGLX245Y)“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郑州航院研究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专项“新文科背景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YJSXK23)

作者简介:张靖(1989— ),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企业投融资;李昕(1998— ),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企业投融资;赵永(1988— ),男,回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