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3-08-12邱玲
邱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会计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旨在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中初级会计专业人才。但目前的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远远跟不上当代会计环境的变化速度。传统的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教学方法上,还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等方面都存在种种的问题,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当前社会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此,笔者现就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予以探讨。
一、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通用人才
据对有关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调查所知,对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除会计知识外,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依次为税收、金融、管理学、法律知识。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的知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等。基于此,必须调整现有的中职学校会计学科课程体系。一是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应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会计专业知识素质教育,以及社会公共关系素质教育,等等,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包括数学、外语、文学、经济法、计算机等,拓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税收、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统计、市场营销、金融等。二是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增加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比重,便于学生从源头上理解会计学,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探索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特点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情境教学。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学生的学习内容應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会所学内容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原始凭证的讲解中, 课前让学生收集如购货发票、学费的交款条等单据,并对单据进行分析,提出“怎样才算原始凭证”,“怎样的凭证才能入账”,“它们的共性是什么”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原始凭证的概念、填制要求和审核。(2)案例分析。在理论教学中插入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例如,某教师在涉及固定资产清理相关内容教学时,列举如下案例:某企业出售闲置房屋,而房屋账面价值为500000 元,已提折旧2300000 元,售出获得收入为350000 元,营业税是5%,而企业在出售时,其支付清理费用为1000 元。教师例举这样的企业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固定资产处理的整个过程,并且可以让学生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实践能力有所提升。除此之外,这样案例分析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解决问题能力。(3)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就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模拟实训与真帐实训相结合,由既有较强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老师担任,在理论测验的基础上,要将实训的关键环节纳入到考核中,这有利于我们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岗位技能
为实现中职校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会计教学中应以“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岗位技能”为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落实教学实践。一是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言传身教,以示范法逐步将会计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其逐渐积累,虽较分散,但便于认识和了解。二是专题实践。专题实践相对集中,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技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综合实践,采用校内综合模拟实习和校外专业实践并举的方式,从手工实习、电算化实习、专业实践、实结等四方面展开,突出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2)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机制。我校提出了“三职”理念,即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最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评价学生时,必须突出“道德是前提,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目标”的思想,进而建立评价机制,这是规范完善实践的重要环节。一是建立量化定等评价方案。教学中,学生实践渗透全程,评价不能只看结果,更要看过程,以动态方式来评价能力。例如,会计包括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环节,涉及面广,规范性和准确性是评价的主指标,出勤、思想表现则是评价的辅指标。因此,对实践能力的评价,可采取量化定等的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二是建立证书替代法。一些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等级制,以快速准确为尺度,简单易行,如珠算、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可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技能鉴定,若取得等级证书就免于考试,这有利于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三是建立学分制。学分制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通行做法,它便于将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三者进行综合性评价,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中,职业知识用学分量化评定,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用学分等级衡量,既考查学生的能力,又不过分关注分数,有利于学生开拓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然,会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研究、不断探索。我相信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职业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会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