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用“一秒率”测验你的肺年龄

2023-08-12王贞虎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呼吸肌肺脏肺活量

王贞虎

身边常常会发现很多人对肺功能的好坏有错误认知。例如,跟有吸烟习惯的朋友聊吸烟对肺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时,对方通常都会这么回答我:“我的肺功能还算正常,因为我的肺活量有4000毫升。”

没错,我发现许多朋友都认为肺活量越大就代表肺功能越正常。肺活量确实代表着从深呼吸开始到吐气后的空气总量,不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虽然身体的呼吸机能处于衰弱状态,但肺活量的数据高于平均值以上的案例并不少见。日本职业棒球选手大谷翔平先生,据说就拥有6000毫升的超大肺活量。但相反的,去年因患严重的慢阻肺而逝世的日本落语家桂歌丸先生,也有4000毫升的肺活量。

成年男性的平均肺活量为3500毫升,成年女性则为2500毫升。大谷翔平身为一名顶级的运动选手,肺活量的数据远超一般人,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但患有慢阻肺的桂歌丸先生,肺活量却也有4000毫升,各位会不会觉得讶异呢?所以,你想要诊断呼吸系统的机能是否正常,并不是将肺活量视为参考数据,而是以深呼吸状态下的“一秒内所吐出的空气”数据作为基准。

其实,运动员和慢阻肺患者在一秒内所吐出的空气百分比上有很大的差异。运动员在自己吸入6000毫升空气后,可以在一秒内全部呼出;而慢阻肺患者在吸入4000毫升空气后,一秒内大约只会呼出1500毫升空气,剩下来的2500毫升空气则会残留在肺部。这种残留肺部的空气则称为“残气量”,慢阻肺病人的病情随着残气量增多而加重。

即使有办法吸入4000毫升的空气,但只要没办法一口气呼出来,只要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出现喘不过气的状态。就像是一辆原本马力有4000的车,但经过长期使用后开始老化,驾驶时会有1500的马力无法发挥出来。这种状态下,再怎么驱动这辆车,都不能展现出新车时期的4000马力。

将一秒率的正确观念推广出去,是胸腔外科医师的责任。建议大家在肺部的照护常识上,请将关键字从肺活量改为“一秒率”,并将这视为“新常识”牢记在脑里。

下面我們要介绍另一种能检视肺年龄的方法。首先请准备一张面纸,再揉成圆球。请用单手将纸球捧在掌中,并且放到嘴边的高度,手掌和嘴巴的间距大约为20厘米。接着再一口气吹出去。经过这么一吹后,现在请检视这个纸球,大约飞了多少距离?

如果飞了2米以上,代表你的肺年龄为30岁到40岁;一米左右,是60岁。至于50厘米以内的人,建议前往医院检查肺功能。

这就是以“一秒率”诊断你的肺年龄。所谓的“一秒率”就是根据一秒量(呼吸时在一秒内可以吐出多少空气)作为判断标准。

相对于检测肺脏呼吸容量的“肺活量”,一秒率是检测“一秒内可以呼出多少百分比的空气”。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概略了解肺脏的弹性,以及气管的堵塞程度。越是健康的肺脏越有弹性,不会堵塞,而这个数据也就越大。

基本上,肺脏的机能只要丧失过一次,就无法完全复原。但只要能训练位于肺脏周围的呼吸肌,就有机会让呼吸功能获得提升。简单地说,虽然肺脏本身没有肌肉可以锻炼,但是人体从肩膀到腹部的位置却有20种以上的呼吸肌,只要善加利用,我们的呼吸就可以变得更加顺畅。不过,因为呼吸肌大多存在于人体的深处,所以要是平时没有善加使用,这些肌肉就容易陷入老化。也因此,我们才会思考如何以训练肌肉以提升呼吸机能,让身体状况更年轻。

只要能每天运动到呼吸肌,就能使肌肉变得柔软有弹性。而柔软有弹性的呼吸肌就能有力地进行运作,进而让呼吸变得更舒畅。另外,作为主要呼吸肌的横膈膜,也能通过这种呼吸训练获得强化。

猜你喜欢

呼吸肌肺脏肺活量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肺活量的故事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