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荒”的实质是什么?

2023-08-12陈惟杉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迎峰度夏尖峰

陈惟杉

7月底,受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防汛压力陡增的同时,人们也在盛夏迎来多日凉爽的天气。此时谈论“电荒”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迎峰度夏时的“电荒”往往与高温相伴。

去年夏天,川渝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水电装机占比八成的四川发电量大幅减少,直接冲击当地居民用电,并波及作为“西电东送”主要目的地的华东省份。“电荒”的直接原因是极端天气,背后则是“靠天吃饭”的水电并不稳定。

相比河流丰水期、枯水期引发的水电波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更加明显。有电力系统人士曾向我感慨,“恨不得几朵云飘过都会让光伏出力瞬间减少”。当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占到国内新增发电装机的76.2%之时,各类新能源电源的不稳定是必须要面对的事实。

這种不稳定性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负荷尖峰时段,成为电力供需紧张的根源,因为新能源无法像火电一样“按需发电”,导致尖峰时段面临“有装机、无电力”的尴尬。这样的尖峰时段可能一年之中只存在几十个小时,为满足尖峰时段的负荷建设电源并不经济,而是需要更高效地配置资源。

显然,从发电侧到用户侧,当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过去高度计划的配置资源方式已经无力应对。因此,“电荒”缺的不是装机,而是一套可以高效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其不仅涉及发电侧,也涉及用户侧,“省到就是赚到”,解决“电荒”并不是一味满足需求的增长。

这也是2015年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向,当年发布的“9号文”就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作用”作为电力行业亟须改革的问题。2021年三季度20余省份限电,便直接推动当年10月进一步放开煤电价格浮动上限,并顺势推动煤电与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交易,电价市场化更进一步。

“电荒”的出现无疑进一步刺激电改向纵深推进,比如储能被认为可以很好地与新能源配套,克服其不稳定的缺陷,今年已被决策层多次“点名”,但储能装机需要更完善的市场机制传导其成本,否则整个行业的发展无从谈起。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走向深入,7月11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相关指导意见,部分回应了外界的期盼。我们期待力度更大的电改到来。

封面反馈

28/2023 总第1102期

@廖文锋:节约用电,从小事做好,如下班关电脑、人不在家的话关空调等。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多措并举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

如果能实现真是太好了,农村养老的确是个棘手的大问题。(@未来)

猜你喜欢

迎峰度夏尖峰
全力迎峰度夏
天富发电产业公司:专技考试确保迎峰度夏
度夏
尖峰石阵
推进“党建+”工作决胜迎峰度夏
听名画里的人讲述度夏宝典
西澳大利亚——尖峰石阵
让玩具陪宝宝清凉度夏
尖峰之年:NASA地球科学探测进入高潮
每周自问让你有尖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