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热点分布与前沿演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023-08-11李吉桢刘冰洁焦爱英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领域

李吉桢,刘冰洁,焦爱英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0 引言

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高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高校教学工作起到促进、管理、服务、监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教学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式缺乏多样化、管理团队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前沿演进情况,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及相关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数据样本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确保所选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仅选取北大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高校教学管理”为关键词,时间设置为2002—2022年,共检索到754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得到662篇有效文献作为样本数据。采用CiteSpace软件作为主要研究工具,Excel为辅助工具,对高校教学管理的研究热点、年度发文量、重点发文期刊等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图谱及表格,揭示高校教学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

1 研究现状

1.1 发文量变化趋势

发文量能够反映学者对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的关注度。由图1可知,对高校教学管理领域开展研究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2009年前后,2009年达到顶峰,2012—2015年是该领域研究的又一波小高潮,2016—2022年为该领域研究的低谷期,据此可将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激增阶段(2002—2009年)。此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主要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管理体制建设、高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等展开。②波浪式增长阶段(2010—2015年)。此阶段研究主题转向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③逐渐成熟阶段(2016—2022年)。此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相关研究已趋于成熟,发文量增长缓慢。受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研究主题主要围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开展。

图1 2002—2022年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发文量分布情况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n teaching management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from 2002 to 2022

1.2 发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如图2所示,搜集的662篇高校教学管理相关领域文献发表在152种期刊上,其中,《中国成人教育》上发文113篇高居榜首,《教育与职业》发文53篇,位居第二。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教育与职业》等133种职业教育期刊上的文献共有422篇,说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关注度较高,该领域仍需继续深入研究。发表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高校学报上的文献有79篇,表明各大高校对相关领域研究较为丰富。余下161篇文献分布于《兰台世界》《实验技术与管理》等非教育、学报类期刊中,可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散布于各个领域的期刊中,研究趋于多元化、丰富化。

图2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发文期刊分布情况Fig.2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1.3 发文作者、机构及其合作情况

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以圆环和字体的大小体现要素的共现频次水平,以连线的粗细代表共现情况或合作关联的密切程度。由图3、图4可知,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有刘根厚(5篇),潘唯真(4篇),刘吟、卢宏伟、曾小彬(3篇)等。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较大的合作网络集中于刘艳等人,少数存在小范围的合作关系,如卢宏伟、孔乐佳等。

图3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作者合作网络Fig.3 Network of author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research

图4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发文量前5名的作者Fig.4 Top 5 authors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由图5、表1可知,高校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发文量较多的有温州大学教务处、扬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等,机构间的合作关系不强,唐山学院与河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与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同地区机构有合作关系。可见,该领域研究的合作特点为:①跨地区合作基础薄弱,没有建立相互合作的平台。②研究主体比较分散,研究人员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仅有个别的二者合作或多方合作关系,未能形成研究团队。③缺乏跨领域、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内容较单一,研究成果的持续性不足[1]。

表1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发文量前14名的研究机构Tab.1 Top 14 institutions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research

图5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机构合作网络Fig.5 Network of institution cooperation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research

2 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能够反映文献研究的主题,研究领域内多次出现的关键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一定时间内的热点研究主题[2]。将662篇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绘制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由图6可知,关键词共现图谱由468个节点、701条连线构成,节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连线越粗代表关键词在多篇论文中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

图6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Fig.6 Keyword co-occurrence atla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由上表2可知,教学管理、高校、学分制、创新、信息化等是节点较多的关键词,反映了新世纪以来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其中,“高校教学管理”既是研究领域又是核心内容,“学分制”是实施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创新”“信息化”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另外,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还有“大数据”“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教学”“教材管理”等,可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不局限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而是体现在追求多方位、全面发展上。结合图6、图7及相关文献内容综合分析可知,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高校教学管理学分制、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高校档案管理研究、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展开。

表2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前9位高频核心关键词Tab.2 Top 9 high-frequency core keyword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2.1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聚焦教育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信息化不仅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信息技术,更全方位提升了教学质量,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与教学、社会的有机结合。

我国学者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多分析当下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构建完善的高校教育教学信息系统,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等。陈雄辉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实现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评价管理同步发展的情况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3]。余泰等的研究表明,高校应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重构智慧教学环境,提升高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高校办学方式转变,全面提升高校教书育人的能力[4]。丛亮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影响教学模式的六大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结论[5]。

2.2 高校教学管理学分制

我国高校实施的学分制包括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2020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到要拓宽国家开放大学办学范围,实行注册入学及完全学分制制度。随着教育改革及社会进步,许多高校开始探索由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转变路径[6]。完全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尝试,其核心是选课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

针对课程设置这一问题,唐邦勤、张亚文认为,可利用图书馆藏资源及网络资源搭建课程宣讲平台,解决学生选课困难的问题[7]。于翊平提出,要合理设置高校课程结构,充分配备教师资源,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学校、专业及所在区域相吻合,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要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倡多学科融合,开拓学生的眼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8]。

2.3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王巍等以西部科技创新港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联合体的建设框架和模式,发现创新联合体可破解产学协同创新的难题,整合式创新是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有效理论牵引[9]。王若斯等指出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历史成就的具体体现,得出高校应肩负历史责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科技人才的创新思维和理念,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营建高水平科技创新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10]。冯多、李大棚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现高校在推动教育大数据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需持续推进构建数据化思维,培养人才,强化教育内容,整合资源,使大数据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11]。胡海山等从国际、国内形势及高校自身建设视角全面分析了创新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理念、机制、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应从国家、高校两个层面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将创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12]。

2.4 高校档案管理研究

高校档案记载着高校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高校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志伟等人认为,高校学生档案可具体细分为高校学生人事档案和学籍档案,二者的组成内容、产生时间、流转方式有所区别,人事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学籍档案仅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情况[13]。别红桂在探索高校学籍管理水平时提出,要加快构建高校学籍管理平台,方便查询学生的各类学籍信息,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做好校内学籍管理平台与教育部学籍信息管理平台的对接工作,保障人才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高校学籍管理的能力[14]。

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仍处于探索前进阶段,缺乏有效的工作标准,育人理念及管理体系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来金晶认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要紧跟时代步伐,搭建发挥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最大潜力的发展平台,遵守档案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好档案文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德育作用,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5]。仲英涛认为,高校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组建档案管理工作委员会,保证充足的档案管理工作经费,完善高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16]。

2.5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高质量教育以高质量课程为依托,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热点,高校应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全面培养高质量人才。

洪早清等认为,高校课程改革应围绕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补齐制度短板,在深化课程认知、遵循教学规律、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17]。吴立全、刘灵芝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载体,认为在课程构建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18]。李爽、刘紫荆、郑勤华对智能时代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平台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框架与指标构想,提出支持该框架在多场景应用的人机协同智能化指标构建方法[19]。赵巍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下高校教学模式新常态,提出高校应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升教学质量[20]。彭华安、刘自团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构建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发现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明显高于学生,提出应继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教学奖励激励政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21]。

3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的演进规律

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时区图,选取频率最高的前9个关键词,根据突现时间的前后顺序将相关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详见图8、图9。

图8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领域前9个突现关键词Fig.8 Top 9 burst keyword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图9 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研究演进时间域视图Fig.9 Time domain of 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research

1)鼎盛阶段。2002—2008年,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研究处于鼎盛阶段,研究工作主要围绕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理论展开,包括教学管理模式、高校档案管理、高校课程管理、高校教学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在相关领域出版著作、发表期刊文章的数量都达到峰值,充分完善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将教学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由于此阶段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对高校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

2)平稳发展阶段。2009—2016年,随着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一时期该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包括大数据、云储存、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导师制等教学新动向对高校教学管理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问题导向,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

3)精细化发展阶段。2017—2022年,高校教学管理研究趋于成熟。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促使高校研究重点转向高校思政教育、高校素质教育、高校管理理念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者持续展开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探索,将思想教育与教学管理相融合,更新高校的管理理念,改进高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技能,达到高校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目标。

4 结论及建议

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高校教学管理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与时代政策背景密切相关。研究高校教学管理的机构主要为各大高校,但各大高校间联系不多,合作分散,未能形成专门的研究团队。受大数据技术的影响,研究主要围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信息化展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以下研究及发展建议。

1)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管理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政策,为高校教学管理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22]。高校应充分理解宏观政策与高校教学管理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培养人才、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要做好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教学管理与时代发展的特点,探索高校教学管理的新思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拓宽视野,注重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性,可融合心理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倡导多领域、多学科共同参与,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向多元化、高质量迈进。

2)高校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聚合力,推动教学管理融合发展。各大高校应将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作为提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综合实力的主要任务,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以核心研究人员为纽带的学术合作体系,提高学者间的交流效率,推动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化,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以推动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实践。

3)高校应继续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应重视信息化发展,不断推动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切实完备现代化教学体系,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适合院校文化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可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教职工对信息系统的熟练程度,以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提高教职工的综合能力。要完善保障机制,使大数据信息化覆盖校园每个角落,定期进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评估,比对分析评估数据,采取针对性改革措施。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质量领域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领域·对峙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