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观清:笔墨线条绘出中国军魂
2023-08-11
他是经典连环画《红日》的作者,他画笔下的雷锋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他曾三下“好八连”,创作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系列连环画。他就是在军事题材连环画领域70余载深耕不辍,现年92岁的画家——汪观清。
生命属于军事题材
时光回溯到70多年前。1952年夏初的一天早晨,正为连环画创作找不到出路而彷徨无计的青年画家汪观清,在出版社同事那里偶然看到一份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的文稿。同事对这类题材非常陌生,根本无处落笔。“我帮你试试看!”一周后,汪观清将那叠文稿变成了86页的连环画初稿。
經过出版社筛选,连环画《扫雷英雄姚显儒》迅速付印出版。这部反映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作品,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总编辑把汪观清叫到办公室,详细询问了他创作过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看来你还真有点搞军事题材的天分。”
汪观清是皖南歙县人,11岁时被在上海做工的父亲接到身边读书。从偏僻山村进入大都市,满眼都是新鲜神奇,可汪观清却对弄堂里的小书摊情有独钟。说来也怪,别的孩子看连环画都是着迷于故事情节,可他却沉浸在那些或粗犷或柔美的线条中,兜里还总装着一两截粉笔头,时常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在地上描摹起来。
此时,面对总编辑的夸赞,汪观清不置可否地以笑作答。因为创作过程中遭遇的艰辛,唯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当初,在审阅初稿时,有同事说他画的地雷爆炸就像花朵,碉堡就像水桶。汪观清也不恼,他打听到沪西有个采石场,便蹬了40公里脚踏车赶去,悄悄潜到距炸点30多米外的石料堆里,透过缝隙观察爆炸的瞬间。碎石如冰雹般砸落,他也全然不顾,直到完成写生才起身。
紧接着他又赶到浦东,观察那些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碉堡群,完成了30多幅写生图稿。
70载笔耕不辍,汪观清先后参与创作了《上甘岭》《消息树》《虎穴歼敌》《敌后武工队》《放牛娃智捉敌人》等一批军事题材连环画,总量多达50余册,构筑起新中国美术读物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用军人的视角去审视战场、感悟士兵
1960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讨论连环画《红日》选题,明确这项年度重点任务由汪观清承担。
孟良崮战役属于大兵团作战,构图布局必须以大视野、大场景为基调,可这些在他脑海里几乎都是空白。
没有捷径好走,汪观清捧着原著慢啃细嚼,又找到小说作者、时任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的吴强求助。吴强给他出了个主意:“去上海警备区找王必成司令员。他就是小说中沈振新军长的原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作为沙场骁将,王必成司令员并没有给汪观清说得太多,但那几句干净利索的点拨之言,却犹如子弹字字击中靶心——“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加小米帮我们打出来的,你到孟良崮跑上一趟,准能找到答案!”
汪观清赶到孟良崮。很快就有当年的支前骨干找上门来,给汪观清讲述支前参战的经历,还带着他爬上孟良崮,讲解当时的阵地构成和战斗情形。恰是这份独辟蹊径的战地采风,让汪观清在战场遗址勘察中,收获了大量小说之外的鲜活素材,从而完成草图构思。
缺乏战斗经历是汪观清的短板,他主动申请到上海警备区某部体验生活,经过这轮“熔炉淬火”,汪观清绘出的战斗场景硝烟味更加浓烈,战士们奋勇搏杀的动作更显得干脆利落。
然而,又一个新的难题横亘眼前。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歼灭的国民党军第74师,配备有大炮、坦克等辎重装备,而这些装备汪观清一件也没见过。为此,他径直赶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仔细观察当年战场缴获的卡宾枪、坦克、榴弹炮等装备。
艰苦铺垫带来了厚积薄发,汪观清很快完成了《红日》连环画前两册的创作,之后又用两年时间完成第三、四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大兵团作战的多集连环画,很多画面采取俯瞰的视角表现宏大场面,又以局部刻画体现战争的残酷激烈,后来电影《红日》拍摄时,也参考了不少连环画中的画面。
(摘自《解放军报》章熙建 郑茂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