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3-08-10张建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上臂肋间腋窝

李 聪 张建华 王 静 王 丽

早期乳腺癌患者可存在乳头溢液、乳房肿块及乳晕异常等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患者忽视,伴随病情进展,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2]。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情况关联密切,且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医学在不断探索乳腺癌治疗方案的新方法同时,也逐渐发现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关注同样重要。临床针对该病治疗难度较高,单纯的运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会给患者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造成损害,使得胸肌丧失神经支配进而萎缩,导致术后产生腋窝疼痛综合征,增加患者心理、社会意识损伤[3]。本研究选取我院早期乳腺癌患者82例,总结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早期乳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B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肿瘤位置:左侧18例,右侧23例;年龄28~69(39.54±0.57)岁;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25例;肿瘤直径0.7~2.9(1.75±0.18)cm。A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肿瘤位置:左侧17例,右侧24例;年龄29~68(39.49±0.56)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23例;肿瘤直径0.7~2.8(1.73±0.17)cm。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及体格检查等确诊为乳腺癌;②存在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及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③单侧乳腺发病者;④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排除标准:①肿瘤病灶存在转移者;②认知与神经功能异常者;③胸肌受侵、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者;④存在造血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B组 采用切断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暴露并切除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清除完腋静脉淋巴结、脂肪组织后,切除胸小肌、肌群筋膜,清洗创面,腋下置胶管引流,连结负压吸引。

1.3.2 A组 采用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参照肿瘤组织位置、乳房形态与大小,对手术切口进行设计,在距离肿瘤边缘3 cm位置开展手术,游离皮瓣,将皮肤切开,乳腺从下内自上外连同乳腺深面胸大肌筋膜全部分离,直到胸大肌外缘。清扫胸大肌间淋巴结,顺胸大肌外缘、乳腺组织分界线切开分离,清除胸大小肌淋巴组织、脂肪。分离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对腋淋巴结进行清扫,从内向上将胸小肌提起,对骨下血管、腋血管进行全程显露。清除处理腋静脉附近淋巴脂肪组织、肩胛下肌群筋膜。保护好胸神经外侧支,对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进行保留。完成后进行术后引流,清洗创面,腋下置胶管引流,连结负压吸引。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量。②对比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总引流量。③对比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水平。④记录对比两组胸肌萎缩情况:采用B超对健侧胸肌外缘厚度作为对照,当患侧术后胸肌厚度较健侧胸肌厚度缩小程度小于1/3时则为轻度萎缩,处于1/3~2/3时则为中度萎缩,超过2/3则为重度。中度、重度计入胸肌萎缩发生率。⑤记录对比两组上臂疼痛、腋窝区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状况:询问患者术后患侧腋部、上臂内侧是否存在麻木、感觉迟钝、蚁行感、疼痛等状况,使用棉签进行划过上臂内侧皮肤,询问患者感觉。⑥记录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P<0.05),见表1。

表1 术中情况

2.2 术后情况

A组术后引流时间较B组短,术后总引流量较少(P<0.05),见表2。

表2 术后情况

2.3 免疫功能

与B组比较,术后1 W A组IgG、CD3+水平较高(P<0.05),见表3。

表3 免疫功能

2.4 胸肌萎缩情况

A组胸肌萎缩发生率(9.76%)较B组(26.83%)低(P<0.05),见表4。

表4 胸肌萎缩情况(例,%)

2.5 上臂与腋窝区感觉功能障碍状况

A组上臂疼痛、腋窝区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较B组低(P<0.05),见表5。

表5 上臂与腋窝区感觉功能障碍状况(例,%)

2.6 并发症发生状况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6。

表6 并发症发生状况(例,%)

3 讨论

乳腺癌属乳腺组织异常增生,伴随社会生活压力增加、生活习惯及工作的不健康等影响,乳腺癌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且呈普遍化、年轻化趋势。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常见治疗方式,对患者胸前、肋间臂神经并不保留,会导致其胸大肌萎缩、肋间臂神经损失,容易产生感觉功能障碍等多种不良反应,易给患者社会意识、心理带去损伤[4-5]。同时该类手术操作时间长、手术难度大,也会给临床医护人员带去较大的挑战,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内受神经组织阻挡会给部分深层淋巴结清扫形成阻碍,清扫不彻底,会引起肿瘤复发,对乳腺癌患者易造成不利影响[6]。同时如果在手术过程内对胸前臂神经进行完全离断,则会让患者术后产生胸大肌、胸小肌和胸前壁感觉障碍。肋间臂神经较为复杂,受到损害后会令患者上肢感觉性异常,也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存在疼痛、上臂水肿等状况[7]。

本研究针对我院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治疗,结果显示,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P<0.05),提示采用该方式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考虑原因在于,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治疗中并不完全离断胸内侧神经,且肋间臂神经起源、走行都极为复杂,通过淋巴结清扫难以察觉,容易在术中被损伤,通过保留这两类神经组织会减小术中机体损伤,减少出血量[8]。本研究数据显示,A组术后引流时间较B组短,术后总引流量较少(P<0.05),提示采用该方式能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减少术后总引流量。考虑原因在于,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进一步缩小了手术范围,将手术方式从根治手术转变为微创化、合理化等,促进创伤愈合,微创性更强,能促患者康复,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减少术后总引流量[9-10]。本实验结果表明,与B组比较,术后1 W,A组IgG、CD3+水平较高(P<0.05),提示采用该治疗方式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考虑原因在于,该术式并未切除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不会令患者受手术操作影响增加对机体的刺激,预防受神经切除影响,导致局部软组织损害过多,使得多类免疫细胞、液体介质参加炎症反应,减少机体损伤,增强免疫功能[11]。本研究数据显示,A组胸肌萎缩发生率9.76%较B组26.83%低(P<0.05),提示采用该方式能降低胸肌萎缩发生率。考虑原因在于,并未切除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不会令患者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减退或完全丧失,对胸大小肌都无影响,不会增加上肢肌肉费用性萎缩风险,降低胸肌萎缩发生率[12]。本研究数据显示,A组上臂疼痛、腋窝区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4.88%、7.32%较B组19.51%、24.39%低(P<0.05),提示采用该方式能降低上臂疼痛、腋窝区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考虑原因在于,肋间臂神经作为感觉神经,在其受到离断或损伤后,会导致患者上臂内侧发生感觉障碍,增加其疼痛综合征,胸前神经受损会令患者产生胸大小肌肌肉萎缩,改变胸廓外形,也会影响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增加腋窝区皮肤感觉异常[13-14]。实验数据认为,A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与B组(9.76%)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考虑原因在于,切除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会改善患者乳房状况,也会增加胸肌萎缩可能性,而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则有利于降低该类状况发生,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15]。

综上所述,采用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根治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可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胸肌萎缩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上臂疼痛、腋窝区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状况,促进术后恢复,存在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上臂肋间腋窝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