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视域下贵州竹文学艺术与制作技术研究
2023-08-10曹尊夏
摘要:在贵州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贵州竹文学艺术和制作技术的记载。贵州的竹文化既有中华竹文化的普遍性,又有贵州区域文化的独特性,贵州竹文化在与阳明文化、移民文化、黔北诗学的交融下,展现出贵州独有的文学艺术特征,阳明心学使贵州的诗词具备深刻的哲思,贵州诗人对竹的深层思考有心学的意味;源源不断进入贵州的移民使贵州出现了更多的外来竹类,这些竹子承载着移民的乡思,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表达了中华民族移民浪潮中的乡土情怀;闲适安逸的贵州人赋予了贵州竹子浓郁的民间情调,由此诞生的咏竹诗歌读起来平易近人,具有鲜明的贵州本土风韵;贵州竹还与竹王文化息息相关。贵州竹的制作技术包括竹笋的制作和竹编的制作,贵州竹笋的制作方法和种类都具有地方特色,因此贵州竹笋的销量一直不错。贵州竹编技术的发展使贵州竹产业越发繁荣,其制作技术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认可度。贵州竹类的制作技术可以转变为品牌效应,贵州现代竹产业应加强与知识考古的联结,贵州竹类文化和产业需要深度融合。文章研究贵州地方志中记载的贵州竹文学艺术和制作技术,挖掘其中的优秀内容,以实现古为今用。
关键词:竹;贵州;地方志;文学艺术;移民文化;黔北诗学;制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G127;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3
0 引言
在长期制作和加工竹类的过程中,贵州人不仅受益于竹类种植,还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竹文化。
1 贵州竹的文学艺术
1.1 贵州竹文化与阳明心学
在谪居龙场期间,王阳明修造了君子亭,并“环植以竹”,而后自撰了《君子亭记》[1],他认为竹子兼具虚怀若谷、宁静致远的君子之德,坚强耿直、不被外物改变的君子之操,能忍受低谷的君子之明,礼让恭谨、不屈不挠的君子之容。他的君子亭“环植以竹”,不愧“君子”之名。
此時此地的王阳明遭逢劫难,困顿不已,生活异常艰苦,他看到贵州的竹子“中虚而静”“外坚而直”“应蛰而出,遇伏而隐”“挺然特立,不挠不屈”,从中获得了疗愈和鼓舞。王阳明之所以能在龙场一朝悟道,离不开他从竹子身上体悟到的性命之理。
君子亭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不仅给予了王阳明心灵的伟力,还感化着追慕阳明心学的后世贵州学人,一名游历君子亭的贵州诗人就曾为君子亭作诗一首。
这名诗人在竹影斑驳里,思索着《君子亭记》的妙语箴言,他苦心钻研阳明心学,希望从君子亭和周围的竹子中获得灵感,他认为自己的操持德行应该多元兼备,仪态上应该勤勉努力避免犯错,哪怕不能成为和阳明先生一样的天纵之才,也要足以继承往圣的学说。他在君子亭里无语踱步,以求“思义悟真诠”。心学的强大魅力,使他和王阳明在不同的时空产生了思想上的辉映,君子亭的竹子因为王阳明和其仰慕者的到来,愈发富有哲学气息。贵州的竹子不仅是文人墨客排遣幽怨的寄托,还是求道者们参悟天地的导引,王阳明和君子亭拓展了贵州竹文化的内涵和层次。
1.2 贵州竹文化与移民文化
贵州是一个移民省份,当地很多人是由外省迁移而来,随着外来人口的迁入,外地的植物也被引进贵州,其中就有福建的楠竹。乾隆三十四年,福建上杭县人黎理泰因在黔置业安家,想接老母及兄弟一家人来享福,可惜老母年迈多病,不能远行,只能留下三弟在家照顾母亲,临别之际,黎理泰挖取四根楠竹母带回贵州,象征黎氏兄弟在异乡安家。从上杭至后槽,行程八千余里,历时两个多月,一路艰苦非常。运来竹母后,好客的黎氏兄弟频频将竹母赠予乡民,不少人依靠楠竹种植维持生计。道光年间,时任仁怀同知的陈熙晋在知晓黎理泰的故事后,备受感动,于是赋诗一首:“前身莫作竹王看,千尺梢云又一般。记否无诸台上客,八千里外报平安。”[2]
黎理泰在种植楠竹的过程中,勾连起他乡与故乡的羁绊,哪知最初为了排解乡愁的楠竹,到后来竟然为当地百姓造福良多,越来越多贵州人参与到楠竹的种植中,之后楠竹母又被四川的商人们带回家中种植,本属于福建的楠竹随着中国人来往交流的步伐播散到了我国西南地区,如今川黔地区处处可见楠竹的身影。楠竹不仅反映了移民们离乡万里奔赴异乡的壮阔历史,还展现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乡土情结和开拓精神。作为新加入“贵州竹大家庭”的成员,楠竹赋予了贵州竹文化别样的意义。
1.3 贵州竹文化与黔北诗学
竹有“有节”“中空”“坚韧”等特点,竹的文学内涵被历代文人墨客极尽挖掘,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晚清遵义文化名人萧光远曾就苦笋赋诗一首:
种竹及夏五,五猫头齐出。
人爱其品清,我食其味苦。
十字中城街,担负常佝偻。
间有长盈迟,亦有肥似肚。
紫包信手携,青钱随意数。
成竹足干霄,微利竟何补。
闻自卖菜佣,此物多窃取。
偷儿入篁中,狼藉不问主。
是以贩之市,贱值同野苣。
嗟嗟此奇品,岂与凡蔌伍。
佐食可清心,点酒更涤暑。
常买付中馈,沸汤合壳煮。
煨剥尤绝佳,屡戒近羞脯。
南园味胜肉,黄酒非浪语。
老夫亦有得,间咏入笋谱。
这首诗前半部分描绘了一个佝偻着身子挑着竹笋贩卖的底层百姓,他虽然辛苦,但对赚到手的钱财似乎不屑一顾,他明知卖竹利润微薄却淡然处之,在诗人的询问下,他告知所卖竹笋是被“偷儿”在人家竹林捣乱一番后窃取的。后半部分,诗人详细讲述了苦笋佐食清心、下酒解暑的妙用。这首诗读起来诙谐可乐,平易近人,展现了黔北“风物诗”富有生活气息和现实关怀、“既咏风物亦记史”的创作风格。贵州诗人在认知竹笋、描写竹笋时所展现的独有风格,使贵州咏竹文学区别于其他省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从中可以窥见贵州人随遇而安、淡泊闲适的生活追求。
1.4 竹的仪式
竹王是创建夜郎古国的一代贤王,他的出生与竹子有密切关联,因此贵州的竹子与竹王一起,享有崇高的祭祀地位。竹王的诞生和竹子扯上关系,一方面说明古夜郎国的先民们依竹而居,竹是追溯其文明发源绕不开的重要植物,贵州有非常悠久的竹类种植历史。另一方面说明贵州少数民族竹文化的象征意义不同于汉族竹文化,汉文化中的竹多以“有节”“虚怀”等清贫君子的面目示人,而少数民族提到竹,心里会产生敬畏感、神秘感、安全感,会不由自主联想到征战四方、武功显赫的古夜郎王。因此,竹与很多庄重的信仰仪式相互绑定。
2 贵州竹的制作技术
2.1 竹笋制作技术
竹笋风味鲜美,甘脆可口,自古就被誉为“天下第一素食”。自周代起竹笋就被端上了国人餐桌,北宋僧人赞宁在《笋谱》(中国第一部关于笋的专著)中[3],记载了90多个竹笋种类以及保存竹笋的9种方法。
贵州土产的竹笋风味独特。光绪《仁怀直隶厅志》记载:“茅台村酒合江柑,小阁疏帘兴易酣。独有葫芦溪上笋,一冬风味舌头甘。……芦市一带多南竹,冬笋味甘。”贵州的竹笋风味鲜美,与茅台的美酒、合江的佛手柑都是贵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民国《桐梓县志》记载,“县属娄里,盛产方竹笋,生于秋,肥嫩而鲜,财货大宗”“方竹笋若干,大利行商”“地近娄山,多金竹,村人无不获笋利者,干储四售,人争购取”。贵州桐梓的方竹笋肥嫩鲜美,质地优良,慕名而来的购买者很多,当地人通过贩卖方竹获得大量收益,而桐梓也因为方竹笋的畅销被称为“中国方竹笋之乡”。
民国《岑巩县志》记载:“春季地下茎发芽曰笋,未出土即掘取,蔬味甘脆,冬间亦生,笋味尤佳。玉兰片即此制成。”贵州人民不仅会烹饪竹笋,还会加工竹笋,经过烦琐工序制作而成的“贵州玉兰片”素有“玉兰王”的称号,此菜鲜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贵州名小吃,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2.2 竹编制作产业
竹子很早以前就是我国劳动人民编制器皿的主要材料。先秦时期出土的竹编文物,纹样丰富,品类繁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贵州的竹编工艺是中华竹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岑巩县志》载:“兰竹:……箨脱成竹,大者供建筑用,小者可作帆杆、船篙、楼梯或劈篾,编晒簟及各种器具,新竹为制纸原料,其枝可作竹帚;金竹:……茎性坚韧,可制晒簟、筛、簸箕、篓筐、箱之属,并供造纸用;苦竹:……作晒衣杆,棚架或劈作香烛心;水竹:……制箫笛及各种器具,编卧席尤宜,供农家造田车、编筐、夹壁之用,野生之细茎可作园篱及竹帚;紫竹:……性韧,用作杖竿或几案,诸具颇雅观,刻字以作竹杖更佳,持之可避疯犬;慈竹:……绳制缆用,织卧席尤佳,新竹可造纸,箨为鞋底用料;箬竹:……叶可制箬笠,俗称叶为斗篷,县属多以纸制,用箬叶者少见,又可编篾二层,铺叶其中以为篷,伺鸭田野者用此住宿,谓之鸭篷。”
位于黔东南的岑巩县因竹编工艺而闻名,从其县志可以看出,竹的用途几乎覆盖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住宿用的竹篷、歇凉用的竹簟、储物用的竹箱、扫地用的竹帚,还是写字用的竹纸、奏乐用的箫笛、遮阳用的箬笠,种类各异的竹子经由当地人民制成了不同的器物,拥有不同的功用。高大的慈竹,人们往往制成大件;低矮的箬竹,人们更倾向于精细打磨。贵州人对不同种类的竹做到了因材制物,物尽其用。时至今日,黔东南的竹编工艺因种类繁多、美观耐用等特点,屡获好评,远销海外,已被列为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记载:
一是竹织业。“除编织篾篮、篾箩、篾筐、篾篓、竹筛、簸箕、撮箕等家常日用器具与各处略同外,其较为精致而突出者,当推细篾斗笠一项,匀巧轻便,光泽经久,盛销本省及云南。于云南省会设有斗笠专行,年中销出甚多,为安顺工业品出口之大宗。”
原编者按:“据最近调查,安顺城乡合计有竹织业十五家,工人三十八人,年出斗笠约十万枚,总值约四万元。”
二是竹器业。“专以竹子制成各种竹椅、茶几及小儿坐卧用器具(俗称椅子匠)。此等竹器系穿斗而成,不用编织,与普通竹织业不同。”
原编者按:“据最近调查:旧州有竹器业六家,椅子匠约十余人。”
三是竹扣业。“竹扣为织布之重要工具。每架织布机必用细致竹扣一张,方能经纬合度。以县城廖姓所出者为最著名。”
原编者按:“安顺竹扣,以廖源发家所出者为最优。据最近调查:每扣售洋约二元左右。”
四是磨砻业。“以竹、术、士、石等材料打成磨砻等。”
原编者按:“据最近调查:城乡合计有磨砻业约五十家,工人约一百人。”
五是梳篦业。“以木、竹等材料制成梳、篦,设肆于城内顾府街。”
原编者按:“据最近调查:城内有梳篦业二家,工人六人。”
六是纸扎业。“以竹、线、色纸等材料扎成各种冥器房屋以及花草人物等。”
原编者按:“民国以来,纸扎工艺较前更为进步。除扎各种冥器外,又能制花圈,以及各种风筝。据最近调查:城内有纸扎业五家,工人一十五人。”
由此可見,在民国时期,安顺竹产业就十分发达,竹子从自产自足的农家所需,转变成了带动众多安顺民众就业创收的畅销产品,尤其是竹织业,“盛销本省及云南”“为安顺工业品出口之大宗”且“年出斗笠十万枚,总值约四万元”,在当时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商品经济欠发达的时代,安顺竹织业仅凭十五家工厂、三十八个工人实现如此规模的产量、如此可观的效益、如此广泛的销路,实属不易。民国时期贵州竹制产品的优良品质和不俗口碑,昭示着其所具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必将在合适的时机迸发而出。
3 结语
如今,如何发掘、应用这些历史知识,以促进贵州乡村振兴、黔货出山大背景下的竹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对此,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将贵州竹类的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品牌效应。贵州竹产业当前的发展可谓欣欣向荣,但美中不足的是,卖出产品,吸引游客,不仅要有好的质量和景色,还要有好的品牌,如何向外地消费者推销贵州竹,如何向外地游客介绍贵州竹,如何让本地竹产业从业者提高对贵州竹的信任度,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撑,应当着力将贵州竹的深厚文化底蕴转变为品牌效应,强化贵州竹产业的人文色彩和历史质感。
第二,加强竹产业的知识考古与现代经营联结。历史的前进总是伴随着遗忘和新知,二者相互印证,也相互排斥,贵州竹类种植的发展也不例外,很多有关食用竹笋、编制竹子、加工竹子等经验和成就,都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弘扬传统文化,通常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就是知识考古,文物所的考古学者们考的是有形之古,他们让沉睡的墓坑重见天日,而历史学者们考的是无形之古,他们让被遗忘的知识重获新生。历史工作者应该唤醒被人们遗忘的历史知识,将之重新整理,并助力当今竹产业发展,为竹产业的现代经营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历史知识,让贵州竹产业在先辈智慧的加持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982.
[2] 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50-51.
[3] 赞宁.笋谱[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2.
作者简介:曹尊夏(1999—),男,四川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贵州区域文化史。